||
梅,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还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梅花属蔷薇科Rosaceae李亚科Prunoideae李属Prunus。落叶观赏花木,又名春梅、干枝梅等。学名:Prunus mume (Siebold) Siebold et Zucc.(异名Armeniaca mume Siebold)。
梅花是原产中国的独特花卉,以开花奇早而领百花之先。小乔木,稀灌木,现各地均有栽培而以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最为普遍,花期冬春之交,果期5~6月,花有香,果实味酸,肉与内核粘连,表面具蜂窝状点穴。品种多、变异大且用途广泛。日本、朝鲜、新西兰、美国、法国等也有栽培。
北京原无梅,今所见梅花均由引种栽培而来。其自然渊源与地史变迁和气候变化相关联,其社会渊源与北京建都历史相关联。迄今发现的记载始于元代,此后历代虽各有累进并绵延不绝,但直至20世纪50年代以前鲜见规模成功的报道。凡645年(1368~2014年),两条脉络表现了北京梅花的肇始与发展:梅花的物质实有,当由盆栽——保护性地栽——露地栽植而衍发;梅花文化与欣赏,是由皇家——文人——小众——大众而繁荣。
目前北京梅花的品种已经超过125个,约占中国梅花品种登录总数[根据国际登录年报统计(383个)对比]的32.64%。
梅花文化之源流
中国梅花文化,发源于历史悠久的中华农耕文明,是世界花卉文化最为绮丽多姿的篇章之一,也是巍巍中华众多花卉文化最有特征的代表之一。
中华,世界中心之土地、中心土地之花也。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在这个令世界瞠目的大百花园中,能够冰中孕蕾、雪里开花、别具神韵的东风第一枝——就是梅花!
梅花文化中的两条主线,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从古至今一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与时俱进而不断发展。这一点,正是梅花文化最具优势的魅力——历久弥新。
根据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梅花文化起源于7400年至7500多年前的中原地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自东晋以来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317~1957年)大约在1640年前后的时间里,梅花文化的生发与成长,转为以长江流域的江南广大地区为主。始自50年代,陈俊愉先生开始在北京引领中国梅花事业的发展,他以科学研究为先导,提出并实践了55年(1957~2012年)的“南梅北移”理论,极大地拓展了梅花在全国的栽培分布。始自2005年北京植物园的赏梅会和2008年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冬春之交(2008年3月15日)群众性梅花文化节成功举办,结束了北京无梅、少梅的历史。开始促进梅花文化由江南至北国,向着更加普及和更加大众的方向发展,向着促进中国现代精神文明和重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方向发展。
对于中国梅花7000多年的源远流长,大略可以概括出梅花文化发展的三个中心:中原、江南和北京。
以中原为代表的实用文化
从裴李岗文化(距今7000多年)—西周至春秋(前11世纪至前6世纪)。从迄今发现的记载看,中原地区当是梅花文化的最早发生地之一。这段时期的梅花文化,以中原地区为代表,以简单的生活实用和朴实的精神浪漫为特点。主要用于我们祖先的食用和祭祀,后逐渐又成为人们传情达意时的媒介,如祭祖时的贡品、饮食的调味剂和青年男女自主的媒妁之约。“那时人们栽培梅树多是为了实用,尚未用于观花”(张艳芳,2003)。
以江南为代表的文人文化
从魏晋南北朝(220年)至20世纪50年代。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期间所经历的朝代更迭、政治变革和文化演进,是在以前基础上的几何增长与魔幻变化,从封建社会一直到现今时代,国运的跌宕起伏,文化的兼收并蓄,中国梅花文化经过了漫长时间的历练而发育几近成熟,为今天呈现出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
以北京为代表的大众文化
历史的创造者是劳动人民,但在中国辛亥革命以前,文化的更多享用,还是比较集中地被文人所掌握。新中国的建立,最大限度地扫除了文盲,这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变革之一,也是梅花文化可以走向大众最重要的社会基础。在2006~2008年北京尚未形成群众性赏梅活动之前,我国梅花欣赏一直以长江流域的江南地区为中心。要看梅开花如海,不到江南枉费心!江南的自然气候条件和人文基础,是梅花自然和栽培生长的最佳土壤,经过了千百年的积累,文化底蕴之深厚,梅花规模之宏阔,至今无任何地方可与之比拟。江南拥有南京中山陵的梅花山、武汉东湖磨山梅园、无锡百年梅园、苏州邓尉观梅、杭州灵峰探梅等诸多一流赏梅名胜。早春江南赏梅花,一直是这些地方根深蒂固的民俗,是从古至今一桩深入人心的文化盛事。
虽然北京梅花文化的发展从时间上较为浅近,但由于全面接受了此前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科学技术成就,又幸临21世纪东方“文化自觉”(费孝通,1997)之风蓬勃兴起,北京作为“世界园林之母”之首都的特殊地位,以及所秉赋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之精神,深厚的文化底蕴、必然的人文荟萃、发达的科学技术,这些都为北京梅花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正确的导引、深厚的背景和肥沃的土壤。自古以来,梅花的栽培分布及其文化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更迭有着必然的联系。
陈俊愉先生毕生研究梅花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梅花之父——陈俊愉先生在北京成功地领导了中国梅花事业的发展,在北京树立了“南梅北移”的目标,创立花卉研究的“中华学派”,一直到1998年成为中国第一位在世界的国际花卉品种登录权威,实现了“南梅北移”之宏愿。陈俊愉先生对于中国梅花文化乃至对于世界花卉文化做出贡献,其功莫大焉!以2006年北京植物园第一次赏梅会和2008年3月15日(北京冬春之交)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群众性的梅花文化节为发轫,梅花的生产、栽植、观赏和应用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北京人的生活之中了。由于物质实有的不断丰富与活跃,以绘画、摄影、诗词等为主的艺术文化创作,也开始了更多的生发与积淀。
此前,北京的梅花文化主要表现在对梅花的憧憬与想象的层面上,王成喜先生是我国最著名的梅花书画名家,一直生活居住在北京,其成名也在北京,但是他真正以北京梅花为题材的创作,却是在2010年春为明城墙遗址公园所画墨梅图——《古城新春》,时年王成喜先生70岁。
古城新春(2012年4月 原作规格:200cm*200cm)
北京植物园从2006年开始举办群众性的赏梅花会,吸引了台湾的连战夫妇参观,并提写“永平梅园”。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的梅花文化节从2008年开始,每年都举办大型群众性赏梅文化活动。年盛一年的早春赏梅,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和深入人心的影响,吸引了从市长到市民的普遍参与。2010年我国著名画家王成喜为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创作《古城新春》墨梅图并用浅浮雕镌刻在天然巨石之上,成为北京的梅石大观。北京明城墙厚重的历史沧桑与中国梅花文化在多角度与多层面得到完美融合,使北京城区的赏梅中心具有鲜明而独有的风格:历史厚重、生态良好、文化隽永、时代分明。创造了北京长久而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2009年、2012年和2013年北京3次实现踏雪寻梅。今天的北京人“足不出城”就可以领略“美景直教胜江南”的京华绝胜了。
不仅北京植物园、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龙潭公园等地现在已经植梅成林,而且中山公园、紫竹院公园、前门箭楼绿地、北京大观园、龙潭西湖公园,在西北郊区的香山公园、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城区内外诸多居住区、庭院等,甚至钓鱼台国宾馆和中南海,共有40多处都有梅花可以欣赏了。应该看到,是历史的机遇和发展的必然,注定了北京梅花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广泛的大众基础和较高的文化起点。面向大众,为了时代,是现代梅花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向。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梅花文化一定能为中国梅花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时代做出贡献。
梅兰芳与梅花
梅兰芳(1894~1961年)是中国戏剧艺术大师,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他继承传统,勇于革新,创造了众多令人难忘优美的舞台艺术形象,他的戏曲表演艺术成为中华表演艺术的象征,梅兰芳体系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布莱希特体系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表演体系。梅兰芳不但是一位天才的戏曲表演家,也是一位颇有造诣的画家,更是一位有民族气节的人。而这些都与他喜爱梅花有关,他是一位具有梅花精神的艺术巨匠。
他的绘画兴趣来自于1914年第2次去上海演出时,第1次得到吴昌硕送给他的着色红梅图。1920年4月,梅兰芳第4次到上海演出时,又求到吴昌硕的梅兰花草图,这让他十分欣喜和感激。他一生写梅无数,爱画红梅、尤喜墨梅。
1930年前后,梅兰芳喜得扬州八怪金农遗世手书“梅花诗屋”斋额,不胜欢欣,视作称心珍宝。不久,移居上海,便将此额悬于斋壁,而后即把自己的书斋称为“梅花诗屋”。金农擅画梅,用笔简朴,造型古拙,富有浓厚的金石之气,很为梅兰芳所爱。在梅兰芳的墨梅画作中常可见仿金农之笔。有人评价梅兰芳:“尤其是他擅长画的梅花,无论是墨梅,还是红梅,疏影挺拔,韵味独特,仿佛梅派唱腔,既清越洗练,醇厚明亮,又神形兼备,摇曳生动。”
据说他在北京育梅而未成,曾惋惜地说过:“北京水土不宜种梅。否则我将栽竹育梅,自植雪后园林。”1922年春,梅兰芳住香山雨香馆期间,一日,他与几位好友游至蛤蟆峰。这里山高峰险,游人罕至,梅先生发现童石(静宜园内凡有石宜刻处,大多被乾隆题刻诗字殆遍),一时兴起,即在巨石上写下一“梅”字,此字高1.95m,宽1.9m,笔势潇洒清劲,下方署名“兰芳”,右下方刻有李释戡的题记,全文为:“壬戌三月二十有四日,肃紫亭、齐如山、梅兰芳、王幼卿、李释戡同来,兰芳写梅,释戡题记。香山游者虽多,未必遂登此石,亦足以自豪矣”。题记下方有“齐如山监制”5个小字。人称“五君子刻石”,也称“梅石”。 梅字石色青质坚,整个石高约4.5m,镌刻面宽4m。整幅刻字犹如一幅布局严谨的画卷,掩映在青山红叶之间,至今保存甚好,是来香山的游人乐于寻觅的胜迹。1961年,梅兰芳死后归葬在这里,墓园的设计也是随处可以见到梅花图案。1935年4月,梅兰芳应邀去苏联演出,在圣彼得堡结识了苏联科学院院士、汉学家阿列克谢夫。二人一见如故,梅赠小照一帧,阿回报《梅德颂》一首,辞中有“梅者何?花中之美春也”。“梅者亦媚者之称。夫春光明媚,非梅而何哉。孟冬始至,春风如剪,而梅偏开矣”。以梅喻人颂德,一时传为美谈。最能表现梅兰芳民族尊严与爱国情怀的是,在“9.18”事变后,编演了“生死恨”、“抗金兵”等抗战京剧,而且在“7.7”事变后,在敌伪占领区蓄须明志,拒绝登台演出。这一时期,他依靠卖画维持生计。1945年初的一个晚上,梅兰芳从广播里得到日寇又打了败仗的好消息。他当夜即创作了题为《春消息》梅花图。
有人曾这样评价梅兰芳的绘画风格:“用笔自然舒展,境界清新高雅,文人情怀、壮士意气、典雅格调融而为一”。实际上,这也是他表演艺术风格、做人风格和梅花精神的体现。
本文由赵静荣摘编自科学出版社出版,许联瑛主编《北京梅花》。
《北京梅花》是历史上第一本记述北京梅花科学种植、品种分类以及梅花文化的专著。本书围绕北京梅花这一主题,对栽培历史及相关文化源流,引种栽培和品种选育,栽植技术、园林应用以及养护管理方法,还有相关科学技术成果、梅花文化发展及其历史成就等方面进行了尽可能详细的记录与阐释。本书记载北京梅花品种125个。
许联瑛,祖籍山西大同,1955年12月生于北京。北京市东城区园林管理中心(原崇文区园林绿化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腊梅分会理事,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公司总工。多年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管理和园林科研工作。2003年,追随陈俊愉先生进行梅花引种栽培应用及植物引种驯化理论研究,多次获省部、地市级政府和园林行业市级科学进步奖,2次获中国花卉博览会科学技术成果奖,2009年获得全国绿色奖章。发表专业论文和文章50多篇,著作有专业论文集《园林求索》。
敬请关注科学出版社,搜索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或“科学出版社”公众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3: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