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末至今,西非4国暴发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埃博拉病毒病疫情。最近的一篇综述概述了埃博拉病毒的病原学特征、致病机制、治疗和疫苗研究进展,为科学认识该疾病并做好应对准备提供了依据。
这篇名为“埃博拉病毒病:病原学、致病机制、治疗与疫苗研究进展”的综述在线刊发于《科学通报》,通讯作者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余宏杰主任医师。
2013年12月始,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出现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的暴发流行。该疾病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引起的一种烈性急性传染病,病死率可高达90%。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疾病多次在非洲国家流行,但我国从未出现过人间病例,公众对该疾病并无深刻全面的认识,我国也缺乏应对该疾病的经验准备。因我国与西非国家交往密切,增加了该病输入我国的风险。埃博拉病毒究竟是什么?为何有如此高的致死率?目前有何预防或治疗手段?加强我国公众对该疾病的科学认识,理解其病原学特征、致病机制、治疗药物和疫苗研究进展非常重要。
该综述在科学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上述4个方面对埃博拉病毒病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叙述,相较于其他已刊发的科普材料,具备更强的系统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作者在基因层面简析了埃博拉病毒的分型、构成、进化和变异;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层面阐述了埃博拉病毒病的致病机理;并概括介绍了目前该疾病的药物和疫苗研发情况。
埃博拉病毒属属于丝状病毒科,为单股负链、不分节段、有囊膜的RNA病毒。成熟的病毒体由位于中心的核衣壳(Nucleocapsid)和外面的囊膜(Envelope)构成,其基因组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2个非结构蛋白,这些蛋白与病毒的增殖、入侵及细胞毒性有关。该病毒可感染人、果蝠及其他灵长类动物,目前已确认5个种,其中4种可令人类致病。埃博拉病毒的进化速率约为7×10-4突变/位点/年,每年积累少量变异,目前已发现的毒株均由1976年的毒株突变而来。
埃博拉病毒的主要靶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肝细胞、巨噬细胞等,通过影响细胞因子释放、抑制细胞成熟等多种途径抑制抗原呈递细胞成熟,诱发T细胞等免疫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天然和获得性免疫应答,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肝脏为代表的多脏器损伤,引发严重的发热、出血、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症状。
埃博拉病毒致病机制图
迄今为止,埃博拉病毒病尚无针对性疫苗和特效疗法。目前有望取得成功的疫苗主要有复制缺陷型疫苗和减毒复制型疫苗。治疗方面主要是基于混合多种抗体的优化的鸡尾酒疗法等生物治疗和支持治疗。
未来,针对疾病的病原学、免疫病理和致病机制开展深入研究,将有利于对疾病产生清晰深入认识,全面做好防控准备,对现有的临床支持治疗措施加以选择和优化,加强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并对疫苗和特效药物的研发有所裨益。
更多详情请见原文:
程颖,刘军,李昱,刘翟,任翔,施一,高福,余宏杰. 埃博拉病毒病:病原学、致病机制、治疗与疫苗研究进展. 科学通报, 2014,59:2889-289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