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罗庚一生都是在磨难中挣扎。他常说他的一生中曾遭遇三大劫难。首先是在他童年时,家贫,失学,患重病,腿残废。第二次劫难是抗日战争期间,孤立闭塞,资料图书缺乏。第三次劫难是“文化大革命”,家被查抄,手稿散失,禁止他去图书馆,将他的助手与学生分配到外地等。在这等恶劣的环境下,要坚持工作,做出成就,需付出何等努力,需怎样坚强的毅力是可想而知的。
早在40年代,华罗庚已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数学家之一。但他不满足,不停步,宁肯另起炉灶,离开数论,去研究他不熟悉的代数与复分析,这又需要何等的毅力与勇气!
华罗庚善于用几句形象化的语言将深刻的道理说出来,这些话言简意深,富于哲理,令人难忘。早在50年代,他就提出“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华罗庚虽然聪明过人,但从不提及自己的天分,而把比聪明重要得多的“勤奋”与“积累”作为成功的钥匙,反复教育年青人,要他们学数学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经常锻炼自己。5 0年代中期,针对当时数学研究所有些青年,做出一些成果后,产生自满情绪,或在同一水平上不断写论文的倾向,华罗庚及时提出:“要有速度,还要有加速度。”所谓“速度”就是要出成果,所谓“加速度”就是成果的质量要不断提高。“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时,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某些部门,急于求成,频繁地要求报成绩、评奖金等不符合科学规律的做法,导致了学风败坏。表现在粗制滥造,争名夺利,任意吹嘘。1978年他在中国数学会成都会议上语重心长地提出:“早发表,晚评价。”后来又进一步提出;“努力在我,评价在人。”这实际上提出了科学发展及评价科学工作的客观规律,即科学上作要经过历史检验才能逐步确定其真实价值,这是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华罗庚从不隐讳自己的弱点,只要能求得学问,他宁肯暴露弱点。在他古稀之年去英国访问时,他把成语“不要班门弄斧”改成“弄斧必到班门”来鼓励自己。实际上,前一句话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华罗庚每到一个大学,是讲别人专长的东西,从而得到帮助呢,还是讲别人不专长的,把讲学变成形式主义走过场?华罗庚选择前者,也就是“弄斧必到班门”。早在50年代,华罗庚在代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就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较量。中国象棋有个规则,那就是“观棋不语真君子,举手无悔大丈夫”。1981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指出:“观棋不语非君子,互相帮助。落子有悔大丈夫, 改正缺点。”意思是当你见到别人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说。另一方面,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修正。这才是“君子”与“丈夫”。针对一些人遇到困难就退缩,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华罗庚在给金坛中学写的条幅中写道:“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说到了黄河心更坚。”
人老了,精力要衰退,这是自然规律。华罗庚深知年龄是不饶人的。1979年在英国时,他指出:“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这也可以说是他以最大的决心向自己的衰老作抗衡的“决心书”,以此鞭策他自己。在华罗庚第二次心肌梗塞发病时,在医院中仍坚持工作,他指出:“我的哲学不是生命尽量延长,而是尽量多做工作。”生病就该听医生的话,好好休息。但他这种顽强的精神还是可贵的。
总之,华罗庚的一切论述都贯穿一个总的精神,就是不断拼搏,不断奋进。
华罗庚,数学家。先从事指数和的估计及其应用的研究,并完成重要专著《堆垒素数论》;后转向有限群、典型群,自守函数、矩阵几何、多复变函数论与数值计算等领域的研究,均取得卓越成就。60年代中期之后,在我国工业部门从事数学普及工作。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和中国数学会的领导工作,为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主要学术成就
1.指数和估计及堆垒素数论
2.体论
3.矩阵几何、自守函数、典型群论与多复变函数论
4.应用数学
主要论著
1. 华罗庚. 堆垒素数轮.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7.
2. 华罗庚. 数论导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7
3. 华罗庚. 多复变数函数论中的典型域的调和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4. 华罗庚,万哲先. 典型群.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3
5. 华罗庚, 王元. 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8
6. Hua Loo-Keng. Selected papers.Springer-Verlag, 1983
7. 华罗庚. 华罗庚科普著作选.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
本文摘编自王元主编《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数学卷 第一分册)》,本系列学术成就概览总主编钱伟长,图片来自网络。
一起阅读科学!
敬请关注科学出版社,搜索微信ID:sciencepress-cspm或“科学出版社”
更多精彩请关注:
科学出版社官网:http://www.sciencep.com
新浪微博:@科学出版社官方微博
腾讯微博:@科学出版社
豆瓣小站:@科学出版社
科学网科学出版社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30 10: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