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ng-term cycles in thecarbon reservoir of the Quaternary ocean: a perspective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http://nsr.oxfordjournals.org/content/1/1/119.abstract Hot!
由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撰写的综述文章 Long-termcycles in the carbon reservoir of the Quaternary ocean: a perspective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译名:从南海看第四纪大洋碳循环的长周期)已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NSR)2014年3月份的创刊号上发表。
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的重点在于冰期旋回,地球轨道的周期性变化引起了4万年到10万年的冰期/间冰期的交替。近年来随着深海和冰芯等研究的进展,第四纪高分辨率的记录延伸到了百万年的尺度,结果发现在冰期旋回之上叠加着更长的周期,因而即使在轨道参数相似的条件下,各个间冰期也可以有显著的不同。本篇综述,是在南海大洋钻探184航次发现碳同位素(d13C)长周期(>105年)的基础上,论证在地球系统的水循环(冰盖变化)和碳循环(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变化)中,普遍存在这类长周期,而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导致了第四纪气候环境变化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1999年南海大洋钻探184航次,发现最近百万年来的深海沉积有d13C的50万年左右的长周期,并且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大洋(图1),属于大洋碳储库的长期变化的反映。其实在早于160万年的大洋地层中,广泛存在着d 13C的40万年长偏心率周期,同时也呈现于碳酸盐保存和多种生物地球化学的记录之中,推测是偏心率调控下全球季风演变的反映。具体说,低纬轨道驱动的全球季风,控制着陆地向海洋输送营养物质的数量,改变了海洋中颗粒有机碳与溶解有机碳的比例(POC/DOC),进而引起d 13C的40万年周期变化。
图1: 160万年以来大洋碳储库变化的三大阶段。(A) 南海大洋钻探ODP 1143井碳同位素重值(δ13Cmax)事件划分的三大阶段;(B) 亚热带南大西洋磁化率数据划分的三大阶段:10万年周期阶段、过渡期和4万年周期阶段;(c)地球轨道偏心率。
到了距今160万年前,大洋环流发生重大改组,南大洋由于深层水与上层水体隔离,形成全球最大的海洋碳储库。从此以后,大洋碳储库不但受到低纬季风演变的影响,还要受到两极冰盖消长的控制,使得海洋d 13C记录中的40万年长周期“延长”到~50万年(图1);反之,大洋碳储库的变化又会促使冰期旋回转型。近百万年来,地球气候冰期旋回经历了两次转型: 9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转型”(MPT),和40万年前的“中布容”事件(MBE),结果都是北极冰盖的变幅增大。而两次转型之前都是先有南极融冰事件,再有大洋碳储库的碳同位素重值期(d 13Cmax-III和d 13Cmax-II),然后才是北极冰盖变幅剧增,实现冰期旋回的转型(图2)。由此推测:第四纪以来北极冰盖消长转型的根源,或许还在于南大洋海流改组造成的大洋碳循环长周期变化(附表)。
图2:南海大洋钻探ODP 1143井记录的晚更新世重大事件。(A)底栖有孔虫氧同位素;(B)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C)小型颗石藻Gephyrocapsa丰度;(D)表层海水温度。红色方框指示两组事件: I为碳同位素重值期δ13CmaxIII与中更新世转型MPT,II为碳同位素重值期δ13CmaxII与“中布容”事件MBE。碳同位素重值期用黄色阴影标出,MPT和MBE用蓝色阴影标出。
附表: 第四纪气候转型过程中的两组重要事件,发生顺序用深海氧同位素期次进行编号
事件 | MPT | MBE | 表层海水温度 |
西南极冰盖融化 | 31 | 15-13 | 南半球变暖 |
碳同位素重值期 | 29-25 | 13 | 保持相对温暖 |
北极冰盖扩张 | 22 | 12 | 急剧变冷 |
北极冰盖融化 | 21 | 11 | 急剧变暖 |
原文详见National Science Review网站:
PinXian Wang, QianYu Li, Jun Tian, ZhiMin Jian, ChuanLian Liu, Li Li and WenTao Ma
Natl Sci Rev first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31, 2013
doi:10.1093/nsr/nwt028
(25 pages)
o Abstract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