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论我们是否理解了科学研究的本质,当你踏入信息领域(信息可能来自各个口径),想要探讨信息中知识的来源和可信度,甚至探讨贡献知识的可能性时,你就已经和科学研究分不开了。
有关科学和科学研究的探讨,无论在公众领域,还是在学术领域,都有必要和需求:在公众领域,如果人们不知道信息的分类、知识的定义、知识的诞生过程,想要实现精神自由和思想独立,就显得没有基础。而在学术领域,几乎人人都在开展科学研究,大家都是搞科学研究的熟手和能手,但难免会间歇性地困惑于三个问题:①我要不要继续搞科研?或者为什么我还在搞科研?②我到底做什么?或者我做的这个方向别人到底怎么看?或者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应该如何让他们怎么看?③别的学科或者和我邻近的学科在做什么?科学研究的领域里,大家有没有一个共同的话语体系可以高效专业地交流并取长补短和携手共进?即从事科学研究的同行们,能否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建立一个更系统更深入的认知便于自身定位和自我诊断,以及,建立一套更通用更具体的话语体系便于不同学科间、不同代际间的同行交流和互动?
要回答以上问题,还需要大量的科学科普读本和工具书出现,来剖析科学以及解读科学研究,更需要被广泛地传播和阅读以及理解和应用:
《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工具》是其中的一个阵列,它尝试完成上述面向学术领域的两个建立的任务。
需要强调的是,《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工具》只是初步地尝试,或者属于总要有人来做这件事时,第一个举手去做的小方阵。因此,在学术造诣上和对所承诺要回答问题的实际回答上,实际价值有待读者评议和反馈,而未来发展更有待更多的专业同行共同参与和加入以指正和优化及改进。
也因此,三本书的基本态度和定位是:It’s about being better. Let’s do it together.
同时,没有或不会从事科研工作的读者如果有足够的兴趣和耐心阅读,也能从书中找到前述有关信息和知识的部分答案,但主要是了解科学研究这项工作是如何发源以及如何开展的。
关于尝试建立关于科学研究的统一认知
关于“科学研究是什么”的探讨源远流长,它和关于“这个世界是什么”的发问一样古老并与之互相交织。后者是问题,前者是方法,后者没有解决,则前者永远更迭。迄今,大家能在“科学研究”的内涵上形成共识,但在定义上各具特色。关于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建立则始于亚里士多德,具体化于伽利略,接地气于培根和穆勒,最后由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处理了归纳如何形成研究假设的问题和如何对假设进行样本上的检验问题。
那么,抛开历史时间轴,科学研究及其内涵和方法,迄今,能否有一种外部的形态?供大家能够对科学研究的各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探讨,特别是自我定位和自我诊断?
在《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工具》的逻辑篇中,编者结合国内外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的观点及一线科技咨询观察实践和逻辑推理,勾画出了科学研究的解剖学结构(如图1)。
图1 科学研究的解剖学结构
围绕这一解剖学结构,进一步重点探讨了,“我要不要搞科研”的“科研实践观”问题,和“我应该搞什么科研”的“如何提出一个研究问题”的问题。特别是“如何从一线实践中提出一个研究问题”,编者们想尽办法地在科学哲学的发展沿革和较为系统的学术结论中,以及编者们的一线实践中,寻找线索以求旁征博引而又结合实践地来回答这一问题,最终绘出了如下图2的历史探索沿革图。而其中最关键的、处理认知冲突的时刻,除了文字外,则由如下图3来表现:
图2 人类科学思维的进化示意图
图3 为什么抓不住现象和问题
整体的如何建立关于科学研究的统一认知,在三本书的内容设置上也可窥见一斑(如图4)。
图4 科学研究三部曲的内容设置
关于尝试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对话机制
曾经,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分类,人们将被人类改造前便客观存在的世界(包括人类自身)和被人类改造后所形成的世界,称之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由此而产生了自然科学及学科和社会科学及学科,迄今,其一,我们所面对的这个世界已经是被人类全面改造了的世界,其二,当人们从第一轮的唯物和唯心的分界中脱离出来,藉由科学研究逐步清晰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进而完成了第一轮的工业技术革命和生物技术革命及全面改造后,如今,我们似乎又到了新一轮的将矛头指向自身、对自我进行发问的关键时刻,起因来自于对资源的节约、对误差的缩小、对人类的解放、对人类的治愈、对人类行为的预测和控制,结果是对人类自身的思维和决策及行为进行全面地解构和模拟。尤其是政治、经济金融领域,人们对未来的猜测如何决定当下的行为?以及如何干扰对未来的猜测来影响当下群体的行为?而原本象牙塔中不涉及人的意识和决策的纯粹科学研究,将不得不走下圣坛,让人们对其开展科研之初的计划买单,更为未来科研成果的消费买单。在这样的背景下,仅仅用区分来划清界限以维护自己的旧地盘,就显得不可取,毕竟现象的分解、学科的分界也是人类的一种行为和选择,当材料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技术发展到新的阶段时,更换思维、调整视角将是自然的、且不得不做的事情。
如何在变化的外部环境中,依然气定神闲地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如何形成融贯的思维和更深的洞察,来驾驭甚至领航科学研究的巨轮和方向盘?
在《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工具》的方法篇中,则顺着逻辑篇所建立的科学研究的解剖学框架,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一种挤压式的探索和回答。
上层选择了5个社会科学领域和5个自然科学领域(主要是临床医学)的经典案例(如下图5),按照科学研究的8个基本要素进行解构,并在研究对象和研究阶段两点上,进行两个学科之间的衔接,以构成融贯的局面。
图5 经典研究案例12个
底层则回归到人类如何认知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基本程序上(如下图6),进行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纳。
图6 跨越学科的研究方法
以期通过上层和底层的挤压,形成读者对科学研究本质和具体实施方法更深刻和更统一的认知,以灵活驾驭不同的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学科中自由穿梭。
在《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工具》的工具篇中,则进一步打破学科边界,上篇从形态学上更细致地分析研究问题的构成和研究问题的提出过程,并力求画图呈现内在逻辑关系(如下图7,8)。下篇则把科学研究按照问题提出的归纳阶段和问题解决的演绎阶段,进行全程的绘图描述,以整体凸显科学研究的结构和程序(如下图9)。供读者从科学研究的操作上理解可跨越学科的科学研究的内涵和作用。
图7 研究问题的形态学结构
图8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的提出过程
图9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验证
最后,《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工具》三本书,期待带领读者从不同角度观赏、理解和洞察科学研究,最终,把它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来理解真实世界,探索科学问题,改造和改善我们所处的世界。
张勘,沈福来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8.4
ISBN 978-7-03-056661-4
张勘,沈福来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8.4
ISBN 978-7-03-056560-0
张勘,沈福来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8.4
ISBN 978-7-03-056559-4
《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工具》适合的阅读对象是临床医学从业者,包括在校医学生,临床医学从业者的科研服务者,从事科技咨询与科技管理工作的从业者,以及广泛学科背景下的科学研究爱好者。
该三部曲试图将“科学研究”还原本质,化繁为简,使“科学研究”的定义与操作定义变得清晰、具体、可操作、易实践,以便于刚踏入科研的临床工作者能更好地认识和驾驭“科学研究”这件法宝与工具。
这一套教材和配套的课堂教程及教学图谱,有望帮助临床医生更快、更精确、更透彻地理解和反思科研活动,以提高日常思考质量与产出,进而提升临床实践向科学探索的转化效率。
(本期编辑:小文)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点击文中书名、作者、封面可购买本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