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蜂巢,一座建筑学典范,既是一座生物化工厂,又是一个丰富的医药宝库。在这里,蜜蜂将花蜜酿成蜂蜜,用蜂蜜和花粉制造蜂粮,年轻的工蜂分泌出营养丰富的蜂王浆。蜂蜜、蜂花粉和蜂王浆是完美的天然营养保健食品;蜂胶为具有多种疗效的药物,对免疫力低下、糖尿病并发症等有良好效果;蜂毒则是治疗关节炎和高血压的良药;蜜蜂的幼虫和蛹也是美味佳肴。养蜂人与蜂为伍,以场为家,风餐露宿,反而少生病又多长寿。正是这些“礼物”,带给了人们甜蜜与健康。
蜜蜂很聪明,它们过着群居生活,具有严密的社会组织,彼此之间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修筑巢穴、采集食物、酿造蜂粮、守卫家园和繁衍后代等工作。它们依靠集体抵御严寒、挑战炎夏,它们甚至会采取“计划生育”减少虫口来度过饥荒。它们能歌善舞,热爱生活,为自己、为人类默默地做贡献……我们感谢蜜蜂带来的甜蜜和果实……
蜜蜂有哪些贡献?
蜜蜂是人类的朋友、植物的红娘。它不但给人类酿造甜蜜、贡献琼浆玉液,而且还为植物传授花粉、繁衍后代, 使植物长得快、长得大、结实多、品质好、产量高。
1只蜜蜂一生能为人类生产0.6克蜂蜜(图1),1群蜂每年能为人类贡献100千克蜂蜜、10千克王浆、10千克花粉、1千克蜂蜡和0.25千克蜂胶。当前全国近40万人饲养1000多万群蜜蜂,以转地放蜂为主,定地饲养为辅。每年生产蜂蜜40多万吨、蜂王浆4000多吨、蜂花粉10000多吨、蜂蜡8000多吨、蜂胶400多吨、蜂毒约80千克,以及蜂王幼虫600多吨、雄蜂蛹60多吨,总产值达80亿元以上。
图1 采蜜
使用蜜蜂授粉,易得、易养、易用,成本低,效果好,安全、可靠,全年都可实施。由于蜜蜂体态轻盈、浑身长满绒毛,可黏附4万~5万粒植物的花粉,在采蜜时帮助雌蕊找到合适的“对象”而授粉(图2)。我国规模化集约化梨树种植, 以及大棚草莓都需蜜蜂授粉才能结出上等品质的果实。蜜蜂授粉是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措施,此价值比蜂产品的总和高10倍以上,据统计我国蜜蜂为作物授粉增产3041亿元/ 年。
图2 采粉
蜜蜂有哪些欢乐与辛苦?
蜜蜂的一生从小到大历经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卵、幼虫和蛹生活在蜂巢中,温度、湿度恒定舒适,吃蜂蜜喝王浆,受到工蜂的百般呵护,幼虫长得又白又胖,肢体发育丰盈结实。蜂儿在蜂巢中成长,无疑是甜蜜而幸福的,成虫期的生活,则充满着艰辛与风险。
蜂王虽然是蜂群的统治者,吃得最好,寿命最长,王权至上, 一呼百应,但它同时又是最累的一只蜜蜂。试想,在花花世界里, 意蜂蜂王每天产卵1800粒,中蜂蜂王每天产卵900粒,这些卵重超过其本身的体重。也就是说,蜂王每天不停地吃喝味道不佳的蜂王浆,将自身上下代谢一遍,而且每天如此,活似一台产卵机器,同时,它还需要产生足够多的蜂王物质分享给每一只工蜂,安抚它的臣民,防备儿女造反。未到衰老但过青春,它就需要带领部分跟随者离开老巢穴,重建家园;再过两年,体衰气短,王位被新王取代,不久死去。
工蜂是蜂群的劳动者,一生勤劳、奉献。工蜂随着日龄的增长、蜂群的需要,以及环境的变化从事着各自的工作。它们个个忠于职守,勤劳尽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据统计,每只工蜂每次可携带40~70毫克花蜜,终生可为人类提供0.6克蜂蜜;收获1千克蜂蜜, 需要12万~15万只蜜蜂各采1次花蜜,共访花500万朵;来回飞行36万~45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8.5~11周。蜜蜂出勤,不一定都是好天气,若遇狂风暴雨,更是艰辛,有很多蜜蜂遇难是常有的事。
蜂蜜为蜂群提供能量,是人类天然食糖来源之一。目前,我国每年生产蜂蜜约40万吨,内销和外贸大致相当,各占50% 左右, 国内人均消费蜂蜜100克上下,主要用于食用、美容、养生和治病。
如何生产蜂蜜?
蜂蜜是指蜜蜂采集植物花蜜或分泌物(图3),与蜜蜂自身特殊物质结合后酿造,并在蜂巢中贮存至成熟的天然甜物质。
图3 蜜蜂采集山茱萸花蜜和荔枝花蜜
采蜜蜂使用喙将花蜜吸入蜜囊中,然后分给酿蜜蜂,经过蔗糖转化和水分蒸发,蜂蜜才成熟。人们将贮藏蜂蜜的巢穴(脾)从蜂箱中提取出来,送入分蜜机中,开动马达,使巢脾在分蜜机中旋转起来,利用离心力将蜂蜜甩出来,过滤后即可包装上市。蜂蜜的生产工序如图4所示。
图4 蜂蜜生产工序示意图
花粉是植物生命的源泉,为天然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宝库,而且高度浓缩。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生产蜂花粉约10000吨,其中油菜蜂花粉约1000吨,基本用于制药,茶花、五味子、荷花等蜂花粉被直接食用,约5000吨作为蜜蜂饲料,近2000吨用于出口贸易。
什么是蜂花粉?
蜂花粉是蜜蜂采集被子植物雄蕊花药或裸子植物小孢子囊内的花粉细胞形成的团粒状物。
当植物开花花粉粒成熟时,花药裂开,散出花粉。蜜蜂飞向盛开的鲜花,拥抱花蕊,在花丛中“跌打滚爬”, 用全身的绒毛黏附花粉,然后飞起来用3 对足将花粉粒收集并混合花蜜和唾液,堆积在后足花粉篮中,形成球状物(图5)。
图5 蜜蜂采集植物花粉
蜂花粉有哪些用途?
蜂花粉能补充营养,增强脑力、体力,消除疲劳,提高免疫功能,延缓衰老,预防感冒和阿尔兹海默症;调节内分泌功能,美容和减轻更年期症状;治疗贫血、便秘和营养不良、智力低下,抵御辐射,预防肿瘤等疾病。
花粉是植物生命的源泉,携带着生命的遗传信息,包含着孕育新生命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植物生长发育各个阶段所需要的酶和激素(图6)。特点是:营养全面,高度浓缩,特殊专一。
图6 五颜六色的蜂花粉
蜂胶主要作为药用,具有广谱抗菌和抗氧化作用,对免疫力低下、高血脂等有确切的疗效;作为功能因子,少部分用于饮料、化妆品添加剂。蜂胶是黄酮类化合物的宝库,因其产量低价值高,被称之为“紫色金子”“人类健康的保护神”。
什么是蜂胶?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幼芽上采集的树脂(图7),并混入蜜蜂上颚腺的分泌物、少量花粉和蜂蜡等所形成的具有芳香气味和黏性的胶状固体物质。
图7 杨树芽分泌的胶液
我国常见的胶源植物有杨柳科、松科、桦木科、柏科和漆树科中的多数树种,以及桃、李、杏、栗、橡胶、桉树和向日葵等。蜜蜂还采集荆条上的胶粒,色灰暗,香气淡,成分不明,品质较差, 也叫地胶。
我国有650多万群西方蜜蜂,每年可收获蜂毒10000千克, 相当于增产18 万吨蜂蜜的产值。如将这些蜂毒制成药剂,能供给5000万患者使用1年。实际上,我国目前蜂毒年产量仅60千克左右,约40千克用于出口。在蜂毒的应用中,除了针剂外,多数患者直接用蜂蜇治疗。
什么是蜂毒?
蜂毒是工蜂毒腺及其副腺分泌出来的具有芳香气味的一种透明毒液,平常贮存在毒囊中,蜜蜂受到刺激时才由螫针排出(图8)。
图8 蜜蜂螫针排出的毒液
1只工蜂1次排毒量约含干蜂毒0.085毫克,毒液排出后不再补充。目前,利用电取蜂毒的方法,每群每次约有2000~2500只蜜蜂排毒,可得到干蜂毒0.15~0.22克, 即采集100群蜂才可得到干蜂毒15~22克。
蜂毒有哪些用途?
科学研究和医学临床表明,蜂毒是优良的天然药材宝库,具有降血压、抗凝血、抗炎症、抗病毒、调节免疫、防护辐射、抑制肿瘤等用途,对十大类百余种疾病都有较好的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目前主要应用于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运动系统、神经炎和神经痛等神经系统、高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
蜂蜡是养蜂的传统产品,我国每年生产蜂蜡约8000吨,主要用于养蜂、医药、化工、机械等行业,也用于制造蜡烛等。蜂巢是生产蜂蜡的原料,具有多种医疗保健价值。
什么是蜂蜡?
蜂蜡又叫黄蜡,是蜂群中工蜂腹4对蜡腺分泌出来的一种脂肪性物质,蜜蜂用它来修筑蜂巢。蜜蜂分泌的新蜡是纯蜂蜡,修筑成巢脾育虫后则使其成分复杂化;利用人工巢础建造蜂巢所生产的蜂蜡,一般含有矿蜡。
A bee's gift
自3000年前甲骨文中有蜜和蜂的文字记载以来,蜜蜂及其产品就与人类生产和健康密切相关,并因此走进千家万户。然而,目前蜂产品市场存在鱼目混珠、残毒超标、虚假宣传和肆意掺杂等问题,扭曲了蜂产品价值和形象。为明确蜂产品的保健、医疗价值,恢复其价值真谛,以正视听,并响应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科技部等六部委《“十三五”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实施,编者总结了“国家现代农业(蜂)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优质蜂产品安全生产加工及质量控制技术”和“蜜蜂健康高效养殖与蜂产品深加工技术创新与应用”等研究成果,结合二十余年来蜂产品推广应用和科普培训实际,参考古今中外权威书刊和专业网站的资料,经过仔细遴选和认真归纳,用精练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将蜂产品的来源、成分、性质、用途、工艺流程、选购方法和质量安全等人们关心的问题,汇编成《蜜蜂的礼物:蜂产品养生保健大全》。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展现了这些常见的蜂产品问题,贴近生活,喜闻乐见,内容翔实,例证确切,供读者在日常食用、养生保健时参考。
本文摘编自张中印、吴黎明、吴利民编著《蜜蜂的礼物:蜂产品养生保健大全》一书。内容有删节。
蜜蜂的礼物:蜂产品养生保健大全
张中印,吴黎明,吴利民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8.2
ISBN 978-7-03-056538-9
责任编辑:刘畅
21世纪是人类追求健康和长寿的时代,作为来源广泛、效果确切显著的蜜蜂产品,是人们实现健康长寿的重要补益佳品。本书采用通俗的语言和精美的图片,全面、客观地诠释了蜜蜂的奇妙世界及七大类蜜蜂产品的来源、生产、性质、用途、用法、质量安全等公众关心的问题。
全书图文优美、印刷精良,以问答的形式直击人们关注的焦点,再现科技之美。本书可供普通读者、蜂产业从业人员阅读、参考。
(本文编辑:王芳)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更多好素材,期待您的来稿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本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