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清明时节话春茶丨网传“春茶含过量农药”是真的吗? 精选

已有 6515 次阅读 2018-4-8 16:17 |个人分类:科学书摘|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春茶有农残, 谣言, 科学出版社, 李祥洲, 邓玉

每年清明前后是春茶上市的时节,关于茶的“应景”文章同时刷爆各类社交平台。不少爆料宣称,“春茶中含过量农药,一喝就中毒。而夏秋季的茶叶更是可怕,连茶农自己都不喝。”曾有不少微信公众号转发了题为《中国98% 的茶都有农药残留,各大茶叶品牌纷纷躺枪》的文章。文中称,目前中国市面上的茶叶大都喷洒农药,因此“喝茶等于喝毒”。舆情监测显示,相关谣言最早出现于2012 年前后,当时中国工程院院士、茶叶专家陈宗懋就曾出面辟谣。


timg (3).jpg


春茶中含过量农药吗?

“春茶中含过量农药”,以及“中国98% 的茶都有农药残留”的说法都属于谣言。部分媒体别有用心地利用个别孤立的检测数据进行片面分析,从而得出以偏概全的结论。部分消费者和网民由于对茶树的生长过程缺乏了解,更不了解农药的用途和用法,偏听偏信助长了谣言的传播。


春茶树由于其生长特性,根本不需要使用农药。夏秋季根据茶树病虫害发生情况会合理使用农药,只要是按规定生产的茶叶,即使存在农药残留,也不一定会超标,更不等同于有毒有害。


科学真相


春茶树受病虫害危害小,基本不用药。春茶一般指茶树越冬后第一轮萌发的芽叶经采摘加工而成的茶叶。我国大部分茶区尤其是名优绿茶区,春茶生产期间因气温较低,病虫害基本不发生,因此基本不用农药。


茶树的主要虫害如茶小绿叶蝉、茶尺蠖等在6 月中下旬到9 月高发;而茶树常见病如茶轮斑病、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疽病等则会出现在夏秋潮湿多雨的季节,因这些病对茶叶的产量影响不大,茶农一般也很少用农药。现在市场上价格比较高的春茶,除了口感好、营养物质丰富外,还较少受病虫害影响,基本上没有农药污染,特别是早期的春茶,更是一年中绿茶的佳品。


timg (5).jpg


有农药残留不等于有毒有害。中国有机茶种植面积占茶园面积的2%,这部分完全不用任何化学物质。茶树生长过程中,使用农药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这些农药的使用,导致茶叶有农药残留;此外,茶园周边其他农作物使用农药,会间接导致茶叶有农药残留。这些农药残留只要不超过标准限量,对人体就是没有危害的。


通常,在6 月中下旬到9 月下旬,田间一些病虫害较为集中发生,有必要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只要使用的农药种类和用药量遵守相关技术规程,按照安全间隔期采摘的鲜叶,经加工制成的茶叶产品都是安全的。农业部每年对茶叶生产企业、批发市场、零售渠道等多环节进行抽查,全年二季度(春茶)和四季度(夏秋茶)抽查800 多个样品,2014~2016 年的合格率分别是94.8%、97.6%、99.4%,政府对茶叶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加大,合格率不断提升。早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茶叶生产就全面停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的是低毒低残留农药;现在用水溶性低的农药来替代水溶性高的农药,进一步提高了茶叶的安全性。

timg (6).jpg


我国茶叶出口100 多个国家,质量安全达标。资料显示,我国茶叶年产量为240 多万吨,出口量为30 多万吨,出口到100 多个国家,分别满足了各个国家不同的进口要求,说明我国的茶叶质量安全是可控的,也是可靠的。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GB2763—2016)对茶叶的农药残留有严格的规定。相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是经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得出的结论,是保留了安全系数的。


所以只要农药残留符合国家食品限量标准的茶叶,就不会对消费者产生任何危害。在茶叶病虫害防治方面,我国优先选用生物、物理的绿色防治方法,减少农药使用,在需要用药时,尽量选择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这些农药都是在相关部门有登记的,而且是在安全期采制,保证了茶叶产品的安全。



本文摘编自李祥洲,邓玉主编《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热点科学解读》第一部分“种植业篇”,内容略有删减改动。




《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热点科学解读》

主编:李祥洲,邓玉

责编:王静,陈新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1

ISBN:978-7-03-055905-0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影响国计民生、牵动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热点科学解读》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分析团队2012~2017年的网络舆情实时监测数据为基础,精选出60个舆情热点问题,梳理、概括不同问题的起因、演化和消解过程,并组织权威专家对热点问题作出了性质诊断,提出了风险交流要点,形成了公众经常关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问题的科学解读方案。


(本期责编:小文)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点击文中书名、作者、封面可购买本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108038.html

上一篇:原本稳定的华北克拉通为何在1~2亿年前遭到破坏?
下一篇:光纤传感网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7 赵建民 农绍庄 范振英 迟延崑 黄永义 dulizhi95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