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空心草莓是用了膨大剂?别被这些流传甚广的“善意忠告”骗了! 精选

已有 23213 次阅读 2018-1-29 15:02 |个人分类:科学书摘|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李祥洲, 邓玉, 科学出版社, 食品安全



谣言?还是事实?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媒体报道的热点,也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客观公正的媒体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不科学、不客观、不全面的报道仍屡见不鲜。部分媒体和网民总喜欢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抓人眼球,博取流量,夸大问题事件的严重程度,把个案性事件推定到整个行业,不断刺激消费者的敏感神经,引起了不明真相的消费者的恐慌,导致公众对国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信任,严重打击消费信心,影响产业发展,给政府公信力也带来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条件下,“大众麦克风”将负面信息渲染、演绎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一些微博、微信朋友圈的“善意的忠告”“跪求转发”“紧急通知”“紧急扩散”大肆传播、转发谣言、传言,把一些压根不存在的问题编得神乎其神,对公众产生严重误导,让部分消费者深信不疑。


今天,小编特意筛选了两个流传非常广的说法,相信你一定也听过甚至一直深信不疑。究竟是谣言还是事实?耐心往下看吧~




大个空心草莓是因为使用了激素或膨大剂吗?


近些年,网络上关于草莓质量安全的报道不绝于耳,“注入激素催熟导致草莓畸形”“个大空心草莓是使用膨大剂”……甚至还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草莓瘟!该类谣言通常以“如何辨别打激素草莓”“教您如何识别草莓是否使用膨大剂”等为标题出现在贴吧、博客和微信朋友圈中。


2014 年3 月,微信中热传,“市场上销售的个头偏大或者长相畸形、不规则的空心草莓可能过量注射了膨大剂之类的激素,吃了对人体有害”;2015 年4 月,一则关于选购草莓时的提醒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其中提到如果草莓整体发红但“屁股”发白的话,说明是激素使用过量所致,最好不要购买。舆情监测发现,每到草莓收获季,网上就会出现很多“如何辨识激素草莓”的文章,称奇形怪状的草莓为“激素草莓”。此外,个头大、果肉有空腔、颜色太红也都被列为“激素草莓”的特征。


有关“畸形草莓有毒”的谣言由来已久,相关媒体对谣言的解读也不曾间断。2012 年,《西安晚报》针对“巨无霸草莓”现象进行调查后指出,“使用膨大剂催熟草莓没有必要”;2014 年,《新京报》援引相关专家的观点指出,“仅凭外观无法判断草莓是否使用膨大剂”;2016 年,人民网记者在深度调查后得出结论,“网传的‘激素草莓辨别方法’其实‘不靠谱’”。


“大个、空心草莓使用了激素、膨大剂”一类问题,是媒体从业人员及网民不了解草莓生长发育过程、品种特性、栽培管理技术、采后生理及膨大剂使用原则而产生的主观臆测,导致了消费者不必要的担心甚至恐慌。


科学真相



草莓畸形。草莓的生长与温度、授粉、水分、土壤等息息相关,授粉不均、温度过低、光照不足都有可能导致草莓畸形。


草莓个大。草莓的个头和许多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品种因素,有些品种天生个大。此外,通过人工选择,适当进行疏花疏果,也可以得到个头更大的草莓。道理很简单,草莓光合作用产出的、可以分配到果实的营养物质总量基本确定,选择减少果实数目,就更容易得到个头大的果实。网上盛传的“激素草莓辨别法”基本都是个人的主观臆测。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市场上最常见的草莓是‘丰香’草莓,这种草莓个头比较小。如今国内外进行草莓育种的目标都很一致,就是果子越大越好,市场上出现的草莓之所以大,是因为其本身就是大果型品种,根据草莓大小来辨别打没打激素是不科学的。


草莓空心。草莓空心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品种是最主要的因素。一些草莓品种,如‘阿玛奥’‘阿尔比’‘八四莓一号’‘赛娃’等本身具有果实中间空心的特点。还有一些草莓品种的果肉密度小,天生就易出现空心。其他草莓品种如在果实膨大期遇到肥水管理不当或土壤太干也会产生果实空心现象。使用膨大剂等植物外源激素也有可能造成草莓果实空心。另外,草莓如果采收不及时,就会出现过度成熟导致空心的现象。温度和湿度对草莓生长的干扰也很明显,如雨雪过后,很多草莓都会出现空心。所以,草莓空心主要是由品种特性和栽培管理不当引起的,使用膨大剂等植物外源激素可能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的。


草莓果柄发白。草莓果柄发白和是否使用激素没有必然关系,而是和采摘时间有关。当一株草莓进入挂果期时,果实会从绿色变成白色再变成红色。草莓的发色过程实际上是光与内源激素两者共同作用完成的。通常来说,草莓越靠近尖端发育的时间越长、累积的花青素越多,因此草莓的发色过程是从尖端向果柄逐渐进行的,越靠近果柄底部着色越慢。实际生产过程中,尤其是早春在大棚内生产的草莓,由于受光照较弱等影响,着色过程偏慢,且有时由于品种原因(如多倍体等)果实较大,果实基部发色更为推迟。如果等到整个草莓都变红,草莓顶端已经由于过熟而受到损伤,导致整个果实霉变。为了方便运输储存,防止顶端过度成熟而损伤草莓,果农一般不等果实完全变红就开始采摘,这就造成了一些草莓,尤其是大个草莓果柄发白。


农业部近几年对各主产区草莓质量安全进行了全方位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上市草莓的农药残留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要求,消费安全有保障,可以放心吃。





黄瓜“顶花带刺”是抹了避孕药吗?


“黄瓜使用避孕药”近年来一直在网络中传播。一些媒体平台、网帖及视频称,头顶小黄花的黄瓜在全国各地的农贸市场随处可见,本该“瓜熟蒂落”的黄瓜直到上市仍然“顶花带刺”是用激素蘸花的结果,而这种激素等同于“避孕药”,食用后会影响人正常生长发育


2016 年4 月5 日,温州市一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个题为《黄瓜出事了,温州人速看!》的视频。视频的录制现场为山东省淄博市张店某菜农种植的黄瓜大棚,采访中问及菜农原本该“瓜熟蒂落”的黄瓜为何直到上市仍然“头顶带花”,视频中的受访人随即表示这是用激素蘸花的结果。接下来,视频中人员又采访了一位“营养学家”,其称菜农所说的这种激素等同于“避孕药”,食用后会影响人正常生长发育。舆情监测显示,该条舆情始于2011 年前后,由来已久,对消费者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不少市民信以为真,并借助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善意”地传播。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声称“顶花带刺”的黄瓜是“抹避孕药”所致的问题外,黄瓜问题在传播过程中还逐渐出现了一些“变体”。例如,2013 年1 月,有媒体爆料“市民咬过的黄瓜还长个,是激素所致,不能吃”;2015 年1 月,网络传言“直黄瓜是激素药物所致,弯黄瓜才是天然食品”;2015 年8 月,有市民通过媒体爆料,“黄瓜放了几天后,‘肚子’跟怀孕了一样,鼓出来很多,疑似激素用多了”;2015年9 月,网络上传言称,在菜市场上偶尔出现的“连体黄瓜”是使用激素造成的,激素导致黄瓜形态发生了变异,“连体黄瓜有毒”……




对于“黄瓜抹避孕药”的谣言,政府、专家和媒体曾多次辟谣。2013 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市售带花黄瓜进行了安全性专项监测,未发现违规现象;2015 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主任王强研究员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功能作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性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科学解答;2016 年,“避孕药黄瓜”谣言再起,多地农业部门再次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集中辟谣。


科学真相




“ 避孕药黄瓜”纯属谣传。人们常说的避孕药是动物激素,对黄瓜生长发育没有任何作用,不可能使用在黄瓜上。人们之所以谣传使用避孕药,可能是因为黄瓜上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黄瓜生长发育,具有激素的作用,避孕药也是激素,结果传来传去,最后传成了黄瓜使用避孕药。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是把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混淆了。植物激素只对植物有作用,对人和动物无作用,更不可能引起儿童性早熟。我国允许在黄瓜上使用赤霉素、芸苔素内酯、氯吡脲等10 种生长调节剂,都是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在性质、结构、功能、作用机理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物质。好比植物花粉的主要成分就是植物的精子,但人吃了植物花粉并不会怀孕。


黄瓜“顶花带刺”与“避孕药”无关。黄瓜基本上是雌雄同株异花,偶尔出现两性花。黄瓜果实为假果,可以不经过授粉、受精而结果,结出“顶花带刺”的黄瓜。冬春季节在保护地中进行黄瓜栽培,由于受低温、短日照、弱光等影响,黄瓜植株生长势弱,生长缓慢。黄瓜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雌花数量多,坐果率低,影响黄瓜产量,因此,种植户常常在开花当天或前一天用浓度为50 毫克/ 升左右的氯吡脲药液涂抹花柄,以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冬春季节生产的“顶花带刺”黄瓜,部分是由自然单性结实产生的,也有个别是使用氯吡脲的单性结实而产生的,并不是由使用“避孕药”所致。


“ 顶花带刺”黄瓜可放心食用。国内外从来就没有发生过因为吃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农产品而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例。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具有调节和控制植物生长发育作用的农业投入品,被归为四大类农药中的一类进行管理,由人工合成或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也可从植物体中直接提取,俗称植物激素。激素是生物体在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缺乏激素或激素不够,会直接影响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植物激素针对植物起作用,动物激素调控动物的生长发育,两者的作用靶标和机理完全不同。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一项技术措施,已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包括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全球正在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40 多种,如乙烯利、赤霉酸、萘乙酸、吲哚丁酸、多效唑、矮壮素等,主要应用在水果、蔬菜、马铃薯、大豆等上。例如,欧盟已登记了26 个有效成分和197个制剂产品,允许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登记范围内的农作物上使用。我国目前已登记允许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共有38 种,常用的有乙烯利、2,4-D 和赤霉酸等近10 种,主要用于部分瓜果、蔬菜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由于使用量非常少,降解又快,均在花期和坐果初期使用,离采收期的间隔时间较长,一般在成熟、收获的农产品中残留很低,即使个别产品有残留,也是微乎其微,上市蔬菜、水果中基本不会有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根据2015 年、2016 年两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重大专项“果蔬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调查与产品安全性评估”的结果,柑橘、葡萄、番茄、黄瓜等果蔬生产使用低毒或微毒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达到增加产量、改进品质、提早收获等目的,同时由于使用微量、代谢快等,收获期农产品中残留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样品仅为极个别,而且残留的量值极低,远远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残留限量值。市场监测没有发现有残留超标的样品,均符合国家法定食品食用安全要求。在国际上,未发生过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相关的食用安全事件。因此,使用过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农产品,消费者可以完全放心吃。


直黄瓜、弯黄瓜都可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形成。生长条件决定黄瓜弯直的比例,品种对其也有影响。一般来说,直黄瓜才属正常。温度、光照、水肥等条件比较好,植株生长健壮,直黄瓜出现的比例多。如果环境条件不好,出现低温弱光、高温强光、缺水、养分不足等情况,导致黄瓜早衰或者生长不良,植株结出的弯黄瓜所占比例可能会高。在北方地区,日光温室内3~6 月这4 个月里正常结果的黄瓜中直瓜比例高;但到了7~8 月,在高温、多雨、强光的情况下,生长环境发生变化,导致植株早衰,弯黄瓜的比例就高。前期植株长得不壮,营养不足,结的果实出现不正常的情况较多。到了后期,植株衰老,弯黄瓜比例较高。所以,科学家就想出一些办法来调控,以减少弯瓜的比例。一般使用氯吡脲来调节。氯吡脲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正常使用对人体生长发育无作用和影响。在植株生长前期,温光条件不良,植株生长不健壮,或者后期植株早衰时,在黄瓜花上涂上浓度适宜的氯吡脲,可以改善果实的生长状况,同时可以减少弯黄瓜的比例,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商品价值。不只中国在用氯吡脲,国外也在广泛使用。


连体黄瓜不影响食用。一般情况下,连体黄瓜是由黄瓜花的两个或多个子房在雌蕊中生长发育时,长期紧挨在一起,部分细胞、组织之间出现愈合,营养成分、生长物质互相交流造成的;还有可能是由黄瓜孕育花苞时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开花时两个花蕊连在一起造成的。但由于子房都有一定间隙,紧挨在一起的机会很小,因此连体黄瓜出现的概率并不高。蔬菜中时常有这类连体蔬菜,其中黄瓜、番茄比较常见。樱桃、草莓、香蕉等水果也常见到连体的。连体蔬菜、水果吃起来与正常的蔬菜、水果没什么不一样。农业技术专家解释,“连体果蔬”是果实在生长发育中受到环境的影响没有分化好造成的。除了外形和普通果蔬不一样之外,其营养价值和正常蔬菜、水果没有大的差别,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可以放心食用。



知道了谣言背后的真相,这下大家终于可以愉快地吃草莓和啃黄瓜了~但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太多太多披着“善意”的谣言,关乎我们的食品安全和自身健康……


苹果打蜡会致癌吗?


水果上的白霜是农药残留吗?


西瓜会通过打针增甜增色吗?


……


我想你会需要这本谣言粉碎机!




《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热点科学解读》

主编:李祥洲,邓玉

责编:王静,陈新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1

ISBN:978-7-03-055905-0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影响国计民生、牵动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热点科学解读》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分析团队2012~2017年的网络舆情实时监测数据为基础,精选出60个舆情热点问题,梳理、概括不同问题的起因、演化和消解过程,并组织权威专家对热点问题作出了性质诊断,提出了风险交流要点,形成了公众经常关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问题的科学解读方案


(本期责编:李文超)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点击文中书名、作者、封面可购买本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097438.html

上一篇:克隆猴诞生:中国科学家破解世界难题
下一篇:石墨烯抗菌研究的现状及展望|Science Bulletin 封面文章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7 李久煊 黄永义 冯大诚 黄育和 蒋新正 李红雨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5 16: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