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视~
近视是一种怎样的尴尬?
近视是视力的一种表现,就是在眼睛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前,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像,只呈现分散而又模糊的光圈,因而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
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近视眼形成的原因尚无定论,现比较普遍的看法主要是眼球发育期视近过度和遗传因素引起。
婴儿的眼球总体屈光度呈远视化状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屈光状态向正视化发展。眼球发育一般在18~20岁趋于停止。如果至青春期发育静止时眼轴和屈光发育正常,则为正视眼。如眼轴和屈光的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眼。
绝大多数近视眼从学龄期开始,至20岁左右时即停止发展,度数一般低于600度。这类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也有少部分人从幼年时即出现近视且进展很快,至15~20岁时进展仍不静止,一直有度数增加的趋势,近视度数常高于600度,甚至可高达1000度以上的这种近视,称为进行性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此种近视到晚年有可能发生眼睛结构的退行性变,视力可逐渐减退。
大多数中、低度近视眼的发展与眼球发育阶段视近过度相关。近视在12~18岁为高速发展期,而这期间正是因青少年求知欲强烈,看书多,功课多,加之现代生活习惯(长时间看电视、电脑等), 生活环境(活动空间狭小,远眺距离有限),游戏方式(掌上电子游戏机、个人玩具)的改变,使青少年户外活动明显减少,长期处于视近状态。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的眼球,眼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可塑性强。长时间的阅读、写作等近距离工作,在某些尚不清楚的因素作用下,眼球壁逐渐延伸,眼轴拉长,进入眼内的光线经过眼睛的屈光系统聚焦在视网膜的前方,即是所谓的近视眼。
忽视用眼卫生,阅读时不注意距离与姿势,不注意阅读时的照明和时间,阅读写字连续几小时不休息,在这种视近过度状态下,睫状肌长期持续收缩,先形成调节痉挛,视力疲劳,以后进一步发展成为近视眼。如果以学龄期年龄段课外阅读时间小于2小时作基准的话,课外阅读时间3小时的近视患者发生率则是其2.1倍,4~5小时则为其3.2倍,可见视近过度是形成近视眼的最主要原因。青少年时期,不注意视觉卫生,是形成近视眼的直接原因。不注意全身健康更能促使近视眼的发展。
近视眼具有遗传倾向,据统计,如以父母无近视眼的近视患者数为基准的话,父母之一有近视眼的近视患者数为其的2.6倍,父母都有近视眼的近视患者数为其的3.8倍。而在高度近视眼中,遗传倾向更为明显。一般近视在18~20岁前停止发展,但进行性近视或某些高度近视20岁后仍有可能发展。在遗传性近视眼中,高度近视属常染色体多因子隐性遗传。
某些疾病也可因改变晶体或角膜的屈光力而形成近视眼,如糖尿病、白内障早期、青光眼、圆锥形角膜、角膜葡萄肿、晶体核异常及晶体移位等。
2015年在美国科学院的眼科年度会议上,专家们认为花大量时间在室内活动,使用计算机或其他电子产品的儿童可能增加患近视的风险。研究人员还透露东亚血统的儿童有发展近视的遗传倾向。
近视能预测吗:近视是能预测的。但这种预测是间接性的,只能告诉今后你患近视的可能性是百分之几,而不能肯定地告诉今后你会不会患近视。
这种百分比是通过统计学的方法计算得出的,有一定科学性,有群体代表性,但是对于个人而言没有绝对性。首先通过大量的家系、大量的近视患者,对于发病的有关因素如遗传,家中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二级亲属(祖父母、孙子女、兄弟姐妹),三级亲属(叔、伯、阿姨、曾祖父母)的调查,各有百分之几的人患高度近视,有百分之几的人患低度近视,有百分之几的人无近视。环境因素、文化程度、用眼情况、种族、生活环境、工作性质、年龄等,这些因素在近视形成中所占比例是百分之几。根据公式得出遗传指数、遗传因素及外显率百分比,然后将这些条件输入电脑制成软件。然后根据你的年龄,是否已有近视、度数多少,你的家系中一级亲属、二级亲属、三级亲属各有多少近视,你的生活环境、文化程度、工作性质等输入电脑,电脑计算后得出一个总的百分比,就是你将来有百分之几的可能性患近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日常生活中做好近视眼的预防和矫治,尤为重要。
预防近视——保护视力
近视的病因比较复杂,有遗传和环境两种主要因素。在目前尚不能用遗传工程的办法来改造遗传基因的情况下,近视的防治重点首先应放在改善视觉环境方面。
(1)大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成立防治近视的专门机构,使防治近视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定期检查学生视力,建立学生视力档案,发现视力下降者,应及时进行检查矫治。
(2)改善视觉环境:教室的采光及照明力求标准化。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低于1/6。黑板不应有反光,并保持乌黑或墨绿色。台灯建议选用黄灯或真正无屏闪的LED白炽灯,桌面上的照度不低于100勒克斯。光线应从左侧或左前方照射来,写字时不使手的阴影遮住光线。
课桌椅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适合于儿童身长及年龄的特征,使上课或做作业时,能保持正确的体位与姿势。阅读、写字时,眼睛离桌面的距离应保持在30厘米左右,不能小于23厘米。
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和姿势:写作业时间不宜过长,学习45分钟后,应休息10~15分钟或向远方眺望,使睫状肌得到适当休息,也可做眼保健操。不要躺在床上看书,不在走路时和开动的车厢里看书,也不要在强烈的阳光下或昏暗的路灯下阅读、写字,更不能在近距离下长时间看电视节目,以免引起视疲劳和调节紧张。
(3)注意锻炼身体,减轻学习负担,增强体质。
(4)减少遗传因素的影响。近视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夫妻双方均为高度近视者,婚后遗传概率极高,应注意优生。
加强对眼睛的保健也非常重要
(1)望远:当您需要长时间阅读或用眼时,千万记住每隔50分钟眼睛要休息10分钟,并做望远运动。方法很简单,找一个开阔的视野,凝视20米以外的某个主景,专心地看清楚或者以搜寻目的的方式游移视线,几分钟后再看近距离的东西,如此反复数次。
(2)闭眼:如果找不到开阔的远景做望远运动时,不妨闭起眼睛休息10分钟,也是很有效果的。或者已经感到疲倦、劳累时,更应采取闭眼的方法,毕竟充分休息才是最佳的眼睛保健方法。
(3)眼保健操:一则可以帮助精神振奋,二则活动活动眼球,两者兼得,最适合忙碌的上班族与读书的青少年了。首先注视正前方,头部不动,眼球尽量往上看,再缓缓地往下看,然后再缓缓地往左看,再缓缓地往右看,如此反复数次,就会有轻松及愉悦的感觉。
(4)户外运动:最佳的护眼方法就是户外运动,如打球、跑步、体操等,假日就往郊外跑,青山、绿水、阳光、新鲜空气,更是眼睛的守护神,如果能够保持每天运动的好习惯,不仅可以舒解精神,活化细胞,对眼睛而言,更是最理想的保养方法。最近的研究显示,户外运动和一定的光照可以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即使是对有较明显家族遗传倾向的人,如父母均为高度近视的儿童,也有较好的作用。户外活动和适度的光照应该每天至少2小时方能显现效果。因此从实际出发,应鼓励学龄儿童坚持课间到室外活动。
保护眼睛从饮食习惯做起也很重要
(1)注意各类维生素的摄入。视物的过程需要维生素A 的参与,视神经的传导又需要B 族维生素的帮助,预防眼睛的老视需要健康的血管,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此很有帮助。在缺乏维生素A 时,眼睛往往感到发干、发涩,容易疲劳,严重时巩膜表面干燥、皱缩,甚至导致角膜溃疡。在这些症状发生之前,人的暗光视力已经降低,暗适应能力差,也就是说,从亮处到暗处时很久难以适应。
补充维生素A 应多吃动物肝脏、牛奶、蛋黄、绿叶蔬菜、胡萝卜、红薯等。缺乏维生素B2容易使人口角、唇、舌发炎,也会使眼睛密布血丝、怕光、易流泪。补充维生素B2 应多吃动物肝脏、肾脏、牛奶、绿叶菜、蘑菇、红薯等。此外,牛磺酸对缓解视力低下、眼睛疲劳有很好的作用。牛磺酸在水产动物如乌贼、虾、蟹、牡蛎、贝、海鱼和牛奶中含量较高。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对治疗某些眼病有一定辅助作用,如用于各种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各种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等。膳食中豆油、花生油和香蕉中维生素E含量均较高。
(2)偏食对视力发育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因此要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同时预防近视还要少吃糖。切忌不可偏食。
(3)不能缺钙。钙缺乏也同样会造成儿童视力减退。钙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也是神经-肌肉兴奋的主要调节剂。如果儿童膳食中缺钙就会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使眼外肌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再加上青少年写作业时间长,不注意用眼卫生,同时造成了眼球调节的频率和时间增加,增加了眼外肌对眼球的压力。
正常情况下,少年儿童的眼球正处于发育阶段,眼球壁的伸展性很大,在眼外肌的长期机械压力作用下,其结果往往是造成眼球壁逐渐延伸,使眼球壁由球形变成椭圆形,角膜与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就因此而拉长了,使图像不能在视网膜上成像,从而导致近视的发生。因此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及儿童来说,补钙不仅有助于身体发育,还能预防近视。
矫正近视——光学镜片矫正方法
近视的非手术矫正方法
(1)镜片矫正:到目前为止,配镜仍然是非常有效的非手术矫正近视的方法。在配镜之前,首先要通过检影验光查清近视的真实度数。对于青少年配镜验光要在睫状肌麻痹下进行,以去除调节作用,排除假性近视。配镜的原则应采取同样可使近视眼的视力矫正到最佳视力的最低度镜片。一般低于600度的近视眼,要充分矫正并经常配戴;高度近视者,既要通过矫正以获得较好视力,又要能够保持舒适和双眼视觉功能。因此,有时可以降低矫正镜片度数(一般在100~300度)。
(2)角膜接触眼镜:配戴接触镜可以增加视野范围,有较佳的美容效果,又可使双眼屈光度参差明显减少,使之维持双眼视觉功能。但配戴和脱卸接触镜时一定要注意卫生,并按要求消毒保养镜片和定期更换镜片。
(3)角膜塑形技术(OK 镜):是近几十年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手术矫正近视的方法, 通过配戴特制的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在治疗的过程中,角膜逐渐被压平,表面曲率半径增大,达到减低角膜屈光度的目的。一般可矫正近视300~500度,散光300度。这种通过改变角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来达到矫正近视的效果需要间断戴OK镜维持,一旦停戴,视力迅即回退,故角膜塑形疗法无永久性效果,但可能有减缓或阻止近视度数发展的效用。
(4)望远镜式眼镜:是一种低视力矫正器。主要用于极高度近视患者或有黄斑部病变的低视力患者。借助望远镜式眼镜,常能读书或做近距离工作。这种眼镜的放大程度为1.8倍,因此可以增强2% ~3.5% 的远视力,看近物最多可增强5倍。由于视野过小,所以无法用于视远,在行路时不能使用。
矫正近视——手术矫正方法
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苏联科学家首次运用放射状角膜切开治疗近视取得成功,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美国及欧洲科学家应用准分子激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引进放射状角膜切开术,从那时至今仅仅30余年,手术矫正近视的方法迅速发展,已成为目前眼科专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矫正近视的屈光手术有3大类。
(1)角膜手术:眼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其中以角膜和晶状体最为重要,两者中又以角膜的屈光力最大,平均为43D (4300度),占总屈光力的3/4,略微改变角膜的弯曲度即可获得较大的屈光矫正效果,因此角膜屈光矫正手术的研究最为热门。现在开展的角膜屈光手术包括:放射状角膜切开术;角膜散光切开术;表层角膜镜片术;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角膜基质内角膜环植入术;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全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等。
(2)晶状体手术:晶状体是眼内重要屈光间质之一,它如同一个双凸的透镜,具有+19D (+1900度)屈折力。20世纪末就有人提出设想,用摘除透明晶体的方法矫正高度近视,后因手术并发症太多,使该手术一度陷入困境。随着现代超声乳化技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显微手术的开展及成熟,使晶体屈光手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临床被重新认识和应用,该手术再次用于临床的成功率大大提高。现开展的晶状体手术包括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透明晶体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等。
(3)巩膜手术:轴性近视眼的病理解剖学特点之一为眼轴变长。人们想通过缩短巩膜使眼轴变短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通过计算,眼轴每缩短1毫米,近视屈光度可减少250度,特别是高度近视的眼轴过长而形成后巩膜葡萄肿,通过巩膜缩短和加固术而达到治疗近视的目的。现开展巩膜手术有后巩膜加固术,巩膜缩短术。多用于病理性近视。
还有一些手术方法目前较为少用,譬如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自动板层角膜成形术(ALK)、角膜表面镜片术(EP)、角膜基质内环植入术(ICR)、角膜松解切开术(relaxing incision)和角膜楔形切除术(wedge resection)等。这些手术方法有些在准分子激光术问世以前使用,但因操作方法复杂、并发症较为严重、安全性和可预测性较差、矫正范围小等缺点的限制,有的已淡出医疗舞台,仅少数还在使用及研究改进之中。
综上所述,近视的屈光矫正的手术种类繁多,各有所长,评价手术疗效的标准是手术的有效性、预测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手术方式的选择,要考虑患者的屈光度、眼睛情况、年龄、职业等因素,还要结合医生对各种术式掌握的熟练程度,以相对安全的方法达到较好的手术效果。
本文摘编自梁歌主编《科学矫治近视眼》(第2版),内容有删减。
梁 歌 主编
陈迪生 钟白丽 樊郑军 编写
责任编辑:马 莉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07
ISBN 978-7-03-053721-8
如何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近视眼,是广大家长和近视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作者是在临床工作多年的眼科专家,对预防和矫治近视眼有着丰富的经验,《科学矫治近视眼》(第2版)从了解近视、预防近视、矫正近视3个方面通俗易懂地回答和解释了近视者所关心的问题。
主 编
梁歌 火箭军总医院
硕士研究生导师 火箭军总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分会、全军眼科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装备学会眼科分会、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眼科分会担任委员;是国家卫计委健康快车特聘专家。从事眼科临床工作20年,完成各类眼科手术万余例。经常参与中华健康快车项目、共铸中国心等公益活动,多次进入藏区为贫困百姓义诊、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在北京市率先开展了为百名教师、奥运志愿者免费治疗近视活动;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及各大媒体进行有关近视眼防治的科普讲座。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编著作三部,以负责人身份承担军队十五面上课题一项、十二五重点课题一项,全军医疗成果三等奖两项。
(本期编辑:安 静)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