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出版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press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之一,科学家的出版社!

博文

科学美学的广阔天地 精选

已有 7128 次阅读 2017-6-15 08:54 |个人分类:科学书摘|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真与美  一个古老的话题


与科学伦理学一样,科学美学也是一门正在日益崛起的新兴学科,并且也有望成为沟通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新的桥梁。如果说,科学哲学这座桥梁主要架在科学与哲学之间,科学历史学这座桥梁主要架在科学与历史学之间,科学伦理学这座桥梁主要架在科学与伦理学之间,那么,科学美学这座桥梁则主要架在科学与美学乃至科学与艺术之间。如果这些桥梁都能有效地建立起来,那么,在科学与人文之间就有了多种多样的对话和交流的通道,从而大大有利于两种文化全方位的融合。


尽管科学美学充其量只能算是一门新兴学科,但是,科学与美学、真理与美的关系问题却是一个十分古老的问题。据亚里士多德记载,“素以数学领先的所谓毕达哥拉斯学派不但促进了数学研究,而且是沉浸在数学之中的,他们认为‘数’乃万物之原” 。他们“见到了音律的变化与比例可由数来计算”,于是,想到“自然间万物似乎莫不可由数范成”,认为“数的要素即万物的要素,而全宇宙也是一数,并应是一个乐调” 。有学者认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这一发现,“揭示了希腊美学的形成和发展一开始就与数学-自然科学以及哲学的形成和发展之间,有着内在的深刻联系”


亚里士多德也明确地指出了数理诸学与美的联系。他批评了有些人认为“数理诸学全不涉及美或善”的观点,强调“数理对于美与善说得好多,也为之做过不少实证”。他说:“美的主要形式‘秩序,匀称与明确’,这些唯有数理诸学优于为之作证又因为这些(例如秩序与明确)显然是许多事物的原因,数理诸学自然也必须研究到以美为因的这一类因果原理。”在这里,亚里士多德将美的主要形式归结为“秩序,匀称与明确”,不仅表明他在数理诸学中看到了美,而且也表明他往往用数理诸学的眼光来理解美。从这种观点出发,人们不难理解“比例和谐的希腊宇宙形象”,包括希腊神庙的设计为何“犹如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命题和柏拉图的对话录”,帕特农神庙为何“酷似一个逻辑系统”,等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亚里士多德不仅揭示了数理诸学(科学)与美的联系,而且还将技术与艺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他那里,艺术(art)包含技术,指的是“包括制造工艺在内的一切技艺”;反之,技术(technē)也包含艺术,包括“手工技艺,尤其是指切割金属,以及制造金属器皿和造船的技艺”和“手工艺品或美的艺术品”。更确切地说,在他那里,技术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浑然一体。


科学与美学的互动


到了近代以后,尽管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分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剧,但是,科学与艺术、科学与美的关系似乎永远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话题。钱德拉塞卡甚至说:“在艺术和科学中都在探求着同样难以捉摸的东西:美。”于是,“美与科学对美的探求”成了他研究科学的一大主题。他认为,“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在科学中美常常是使人愉悦的源泉”。例如,开普勒说,“数学是美的原型”。希尔伯特将科学比作“一个繁花似锦的花园”。魏尔说:“我的工作总是试图将真和美统一起来;但当我在二者之间不得不做出选择时,我通常选择的是美。”海森堡给美下了一个可追溯到古代的定义,“美是各部分相互间和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固有的和谐”,并称毕达哥拉斯关于数学(比例)与美(和谐)之间内在联系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真正重大的发现之一”。他说:“如果大自然把我们引向人们先前从未遇到过的极其简单和美的数学形式,那么,我们将不得不认为它们是‘真的’。”而狄拉克则认为,尽管数学美“与艺术中的美一样不能下定义,但是,研究数学的人们在鉴赏中通常不会感到困难”。


关于科学与艺术、科学与美之间的关系的言论,我们还可在爱因斯坦的文集中找到很多。例如,在“探索的动机”一文中,他认为,渴望看到“先定的和谐,是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 。在“论科学”一文中,他说:“音乐和物理学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在起源上是不同的,可是被共同的目标联系着,这就是对表达未知的东西的企求。” 他常常将艺术创造和科学创造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摆脱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和在这个充满着由我们创造的形象的世界中寻找避难所的愿望,才是它们的最强有力的动机” 。


在“关于因果性和自由意志问题”一文中,他表达了这样一种信念:“相信科学是值得追求的,因为它揭示了自然界的美。” 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他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又说:“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奥秘的经验。它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上的基本感情。” 它能为我们感受到“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 。在“道德和感情”一文中,他谈到“那些最微妙的、最高尚的乐趣”是,“对艺术创造和思维的逻辑秩序的美的乐趣” 。在“探索自然界统一性的乐趣”一文中,他谈到,“从那些看来同直接可见的真理十分不同的各种复杂的现象中认识到它们的统一性,那是一种壮丽的感觉” 。所有这些,都为科学美学提出了许多问题和值得深入研究的素材。


李政道和杨振宁也大谈特谈“科学和艺术”与“美与物理学”。李政道认为,艺术不仅可以帮助和理解诸如超弦这种深奥的科学理论,而且还可以触发科学家的思想火花。他说,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和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但是,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是分不开的”。他问道:“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没有智慧,情感能够达到完美的成果吗?”因此,“它们很可能是确实不可分的”。


总的说来,随着现代科学不断走向深层的探索,科学与艺术、科学与美的古老话题不仅没有被淡忘,反而越来越引人注目。而且,似乎科学越抽象和越精密,美的问题就越受到关注。例如,在深不可测的现代理论物理学中,似乎涉及的美学问题最多。有人甚至做出这样的评论。其一,“衡量一个科学理论的成就,事实上就在于衡量它的美学价值” 。其二,“为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合理性进行辩护,正是在它的美学价值方面”。其三,“支配科学家的动机从一开始就表现为这种美学的冲动”。其四,“科学在艺术上的不足程度,正是科学上所不完善的程度。”


也有学者已经发表了可称得上真正属于科学美学的著作。例如,詹姆斯·W. 麦卡里斯特的《美与科学革命》就是其中之一。在该书中,麦卡里斯特提出了“科学中的审美规范演化模型”。作者紧扣科学哲学中关于“美与科学革命”两个难题,将“革命作为审美剧变”来理解,即“把一场科学革命看成是与有明确审美标准的传统的决裂”,从而说明“我们怎么能够把迄今得到的科学活动模型加以延伸以说明科学革命”。然后,作者再通过对“审美选择的理性依据”的考察,表明“科学的理性主义图像的根基既没有因为科学家乞助于审美考虑而受到侵蚀,也没有因为科学家参加科学革命而发生动摇”。尽管作者将科学革命理解为“审美剧变”有其片面性,并且从这个观点出发容易导致难以克服的相对主义的结论,但是,“科学中的审美规范演化模型”毕竟是原有科学哲学模型的重要补充,并且开辟了从美学角度来研究科学哲学的新途径。


以上,我们主要是从理论层面来谈论科学与艺术、科学与美之间的关系这个话题的。其实,这个话题在实践领域也许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尽管自近代以来,随着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不断分化,技术越来越被划归科学的范畴,但是,技术与艺术、技术与美的关系也似乎永远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话题,而且也的确存在着一股推动二者逐渐趋于融合的潮流。


有学者对工业产品的产生和发展史做了这样的概括,认为“‘模型’和‘系列’概念最早出自文艺复兴时代。早在15世纪,工程师和艺术家就用‘disegno’这一字眼表示一幅画或一个模型的性质或美学线条” 。这时,技术与艺术二者大概还处在浑然一体的状态。 “这个过去仅是一种思辨性或艺术性的设想”,在批量性生产的工业时代得到了“技术上的实现”。特别是到了 19 世纪中叶以后,“工业产品便开始受机械化影响”。有专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夺权”,于是,导致了“艺术与工业运动”的反抗:有人“抗拒工业化对人的异化”;也人“高扬文艺复兴艺术家的审美价值观和多才多艺性”。到了 20世纪初,工业产品“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人们称这个时代为“设计夺权”。


这是一个方向性的和根本的变革。这时候,19 世纪末的艺术与工业之间的对立关系,被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关系取代,技术领域的生产者开始与美学领域的艺术家们相互协调和合作。1910~1950 年,在工业世界浮现的各种美学概念和流派 — 艺术装饰主义、风格主义、旋涡主义、未来主义、包豪斯等 — 逐渐合并,形成了消费社会一开始所知的那种工业产品的现实。


由此可见,在最近的一个世纪里,尽管在哲学层面上,存在着狭隘的实证主义、科学主义与狭隘的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的尖锐对立,但是,在科学及其实践领域里,也存在着一股推动科学与美学、科学与艺术、技术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潮流。


在真与美之间架起桥梁


科学美学的使命应当是,顺应这股潮流,真正在科学与美学、科学与艺术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从而推动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融合。无论是对于理论,还是对于实践,科学美学都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历史地考察和研究科学与美学、科学与艺术、求真与求美之间的内在关系,目的是对科学与美学、科学与艺术、求真与求美之间的互动关系有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了解和认识。


其次,历史地研究科学活动中的各种审美因素及其作用,建构与艺术美学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科学美学理论。


再次,为科学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审美文化氛围,提供蓬勃向上的精神动力。用审美的力量推动科学的进步,而不是遏制科学的进步。


最后,促进技术与艺术、技术与美学的融合,让技术更加富有艺术性和美感,使艺术与美学更多地发挥技术价值和技术功能,从而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我们已经说过,广义的科学美学包括技术美学。技术美学同样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如果说,科学美学的使命是在科学与美学、科学与艺术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的话,那么,技术美学的使命是进一步在技术与美学、技术与艺术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技术美学也具有与科学美学相类似的功能:如果说,科学美学能够促使科学活动更亲切、更动人、更富有诗意和更富有人文性,并且使求真与求美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话,那么,技术美学将进一步促使技术活动及其产品更富有人性化,并且使技术与艺术、技术与美得到高度的融合。


无疑,一旦真正实现技术与艺术、技术与美(当然还应加上技术与伦理、技术与善)的高度融合,这将是人类技术史上的又一次伟大变革。尽管在古希腊时代早就有技术与艺术、技术与美的融合,但是,那时的技术其科学水平和含量是相当低的,况且,当时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精密科学。自近代科学产生以后,才出现人类技术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导致了工业革命,这时技术发生了重大的根本性的转变,使技术的含义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的技术,于是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显然,要是没有科学技术的近代化和现代化,就根本不可能有社会的近代化和现代化。但是,应当看到,技术纯粹向科学维度的转向也是有缺陷的,其根本的缺陷就是使其逐渐丧失了人文的维度,淡忘了对美和善的追求,从而更容易导致技术的异化,并且给人、自然和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技术与艺术、技术与美、技术与伦理、技术与善的融合,将使技术发生新的重大转变,其结果是使技术在原有科学的维度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维度,即人文的维度。


这样一来,使技术在追求真的同时,也追求美和善,在服务于人类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又通过艺术和伦理的力量服务于人类的精神生活;反之,又使艺术和伦理在追求美和善的同时,也追求真,在服务于人类的精神生活的同时,又通过技术的力量服务于人类的物质生活。很明显,技术与艺术、技术与伦理的融合本身,也是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融合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技术的这种新的转变,不仅有助于防止或克服技术的异化及其对人、自然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地遏制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分离和对立,而且也将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加巨大的生产力,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而使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和新的境界。


技术与艺术、技术与美的融合现在似乎正在形成一股国际性的潮流,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更是如此。它们在大力发展高技术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将现代艺术和美学的观念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从家用消费物品、办公设备、动力设备、汽车和飞机到住宅建筑和城市建设,几乎处处都渗透着新型别致的艺术和美学的思想和观念。后现代主义在西方的崛起,从某种角度看,正是说明了艺术和美学的观念正在日益凸显出来,并越来越受到人们自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当然,也可以认为是对西方科学主义或科技主义及其后果和对现代化的一种挑战或反思。


尽管后现代主义有很大的偏颇性,但是,技术与艺术、技术与美的融合这股潮流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显然,实现现代化不仅仅只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经济的巨大发展,它更意味着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等在内的社会的全面进步。其中,艺术和审美观念的进步,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技术与艺术、技术与美的融合,不仅有助于大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还给人们带来优美、舒适和高品位的生活环境,从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很明显,假如我们的技术与艺术始终处在分离状态,或者虽然二者有了某种程度的融合,可是我们的艺术与审美观念尚处在陈旧落后的状态,那么,势必影响技术价值的完满实现,或者使产品缺少竞争力,或者使住房建筑不久之后就得推倒重建,或者使城市面貌缺乏应有的魅力和风采,总而言之,所有这一切都非常不利于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本文摘编自孟建伟著《科学与人文新论》(责任编辑:邹 聪  程 凤)第四章,内容有删减。


科学与人文新论

孟建伟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03

ISBN 978-7-03-051948-1


长按二维码购买本书


科学与人文新论关于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融合问题,是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书中首先对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分离和对立的现象、倾向和思潮,做了深入的历史考察和哲学分析,并揭示了其多种根源,特别是科学观和人文观的根源;接着,从多个角度揭示了科学与人文的关联,并探讨了如何在两种文化之间架起桥梁的问题;最后,构建了一种人文化的科学观和科学哲学,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关于创新文化的理念,还有与此密切相关的教育观和教育哲学,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相融合的途径。

(本期编辑:安 静)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点击“封面、作者、书名”可购买本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060846.html

上一篇:单碱基编辑技术成功创制非转基因抗除草剂种质
下一篇:6种刊物跨入Q1区,“两刊” SCI影响因子取得重要突破
收藏 IP: 124.17.26.*| 热度|

7 杨正瓴 代恒伟 强涛 xlsd zjzhaokeqin shenlu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8: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