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面写过一段科研生态中的岛屿效应,这里再进一步明确一下。
生态学中有个岛屿效应。简单总结就是:跟大陆上的动物相比较,岛屿上小个动物的体型会变大,大个动物的体型会变小。比如小岛上会出现个头极小的老虎、大象,也可能出现个头很大的老鼠、海鸟。从环境可提供的资源以及物种间竞争和生态位的角度来分析,这种效应的成因不难想象。由于食物资源的匮乏,岛屿上的大型动物必须小型化才能生存;另外,由于大型猎食者的缺失,小型动物会填补对应的生态位,于是体型向大型化发展。
生态中的岛屿效应在科研生态中也有体现。这里定义主流核心领域(比如癌症的免疫治疗)为科研生态的大陆,定义支流边角的领域(比如自动糖炒栗子机的研制)为科研生态中的岛屿。
在科研的岛屿(支流领域)上,由于资源不足,超级课题组必须瘦身后才能勉强存活,实力大打折扣,(很多时候,超级课题组即使瘦身以后也依然无法存活),因此一般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顶级研究团队。同时,为了填补顶级研究团队缺失所形成的空白,一般情况下无法成为领域标杆的普通团队有可能得到宝贵的生存空间,成长为领域的领导者——这就是我所谓的“科研生态中的岛屿效应”。
科研工作者选择科研问题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是什么情况,是人中龙凤还是能力平平。强者一定要选大的主流的科研问题,方便以后出人头地(如同大象老虎在大陆才能长的高大威猛);弱者最好选小的支流问题,虽然弱小也依然有可能成为小领域的地头蛇(如同老鼠和海鸟在岛屿上没有天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13: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