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发现的铁基超导体被美国《科学》杂志列为年度十大突破(Breakthrough of the year 2008)之一。物理系袁辉球教授小组紧跟国际研究热点,通过对(Ba,K)Fe2As2铁基高温超导体在脉冲强磁场下的电阻行为的观察,发现具有二维层状晶体结构的铁基高温超导体的二维电子特性并不是形成高温超导的必备条件。该项研究发表在Nature上后,立即被 Nature, Nature Asia Materials, Nature China, Science News, Physics World以及美国物理学会的Physics等多家科技期刊详细报道,并被《科技日报》社评为 “2009‘福田汽车杯’国内十大科技新闻”。物理系许祝安教授和曹光旱教授研究组首先在稀土位掺杂引入电子获得转变温度为56K的铁基超导材料,并最早研究了铁位掺杂对铁基超导的影响。他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重视,在Europhys.Lett.发表的一篇实验文章一年内的单篇SCI引用超过100次。在理论方面,物理系戴建辉教授和合作者预言铁基高温超导体的超导电性可能是量子临界点附近的磁量子涨落所致,并建议用磷部分替换砷来探测其量子临界性。该文章在PNAS上发表后,立即被美国Science Daily等网络媒体报道和转载,触发了国际上若干实验组对铁基超导材料中磁量子临界性的关注。随后物理系许祝安教授和曹光旱教授小组首先在实验上成功合成多个磷掺杂铁基超导材料,并在EuFe2(As1-xPx)2体系中发现超导电性和铁磁性共存现象。他们的该项研究发表在Phys.Rev.Lett.上,并被NPG Asia Materials以featured highlight作亮点介绍。最近他们还在CeFeAs1-xPxO体系中发现了从铁基超导(或反铁磁金属)到重费米子金属过渡中出现两个磁量子临界点的实验证据,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
化学系教授唐睿康带领团队发表在PNAS上的《Magnesium-aspartate-based Crystallization Switch Inspired from Shell Molt of Crustacean》(受甲壳动物换壳启发基于镁-天冬氨酸的结晶开关)创新性地提出,生物体可以通过对无机镁离子和富含酸性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的协同效应构成换壳中的“结晶开关”。基于这一原理,人们可以制造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仿生开关”,从而使得材料的制备变得更加可控。这一途径特别适用于合成具有复杂结构、形态和功能的生物材料。这样的“开关”也可以被进一步用于控制人体内的生理性矿化过程,如骨、牙的形成及病理性矿化如结石、血管钙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