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rmonism

博文

学术评价第一悖论:“第二最大”

已有 3877 次阅读 2022-10-26 21:1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术评价第一悖论:“第二最大”悖论

  在学术研究中免不了要对学者的水平、研究成果的学术意义和价值等进行评价。假设一个学术水平最高的学者在某个领域做出了原创性重大成果,谁来对其进行评价?显然该学者不能自己评价自己,必须是其他学者来评价,这就构成了一个悖论: 学术水平和贡献更差的人评价学术水平和贡献更大的人。就好比排名第二的人拥有比排名第一的人更大的权力。这就是学术评价第一悖论,也叫“第二最大”悖论(The second,  the biggest)。

学术评价的这个悖论一直困扰着学术界。许多学界天才,由于得不到公正的评价,最后遗憾终生。匈牙利产科医生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1818-1865)发现医生和实习生经常做完病理解剖后,通常不洗手就进病房为产妇检查或接生,结果产妇和新生儿因产褥热而死亡率非常高,他推断产褥热是由于医生不洁净的手或产科器械将某种传染性的物质(当时他认为是腐败的动物有机毒素)带进产妇创口引起的。为此,他命令医学生检查产妇之前,一定要用漂白粉溶液洗手。实施这种做法后一个月感染率大为下降。显然,他的这个发现是非常正确的,实行他的产科洗手消毒法后,效果立竿见影。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可以挽救无数人的生命。然而,当时欧洲人都不爱洗澡,还随地大小便,他们都习惯了肮脏的生活。医生们也完全没有卫生习惯,他们都习惯了不洗手就做手术、为产妇检查或接生。他们当时的科学知识水平非常低,存在许多错误的观念。当塞麦尔维斯呼吁医生同事们接生之前一定要洗个手,不然会害死产妇时,医生们不但不听他的话,反而怨恨他,因为他的话等于是说那些产妇的死是他们这些不洗手的医生们造成的。这些医生不但不听塞麦尔维斯的话,反而把他炒了鱿鱼。他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又一个的产妇因产褥热而死去,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又一个家庭悲剧发生,于是他开始著书立说,甚至发传单,到处宣传他的伟大发现——医生做手术之前一定要先洗手消毒。他于1861年发表了《产褥热的病因、概念及预防》,书中以大量的统计资料阐明、论证他的发现和理论。然而,当他将著作寄给外国杰出的产科医师及医学学会,却受到医生和医学权威的普遍反对。他们甚至认为塞麦尔维斯是疯子,因为只有他固执地坚持要求他人洗手。他越坚持己见,越是看到产妇因产褥热而死而痛心疾首,人们就越认为他疯了。最后,人们强行把他关进了疯人院。被折磨几年以后,这位伟大的医学家,就这样在疯人院里在痛苦中绝望地惨死了。这个例子非常典型地展示了学术评价的悖论。塞麦尔维斯作为最早发现洗手消毒可以预防产妇产褥热的医学家,在该领域应该是“第一”的水平。然而,他的这个“第一”的水平要得到“公认”,却必须得到其他没有作出这个“第一”发现的人的认可,也就是需要经过他们的评价。这样,就构成了悖论,作出原创科学发现的第一人,却必须接受没有作出原创科学贡献的、实际水平和科学贡献更差的人(我们称之为“第二人”)的评价。也就是说,只有得到“第二人”的认可,准许,“第一人”才能得到确认。如果“第二人”不认可,“第一人”就永远无法得到认可,最后的结局必然是悲惨的下场。

为什么科学原创贡献“第一人”不能自己脱颖而出,不受“第二人”的制约呢?原因有两个。第一,科学原创贡献必须要能“服众”才能得到公认。科学原创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因此,“第一人”的成果不可能自然而然就成为大家公认正确的理论或发现,必须接受大家的检验。第二,每个学术领域都存在学术权威,他们往往把持该领域的学术话语权。“第一人”的原创成果往往都挑战权威的理论或观点,即便不挑战他们,“第一人”的原创成果的光芒也反衬着权威的无能。因此,学界权威必然要有意无意地对“第一人”的原创成果进行压制或冷遇。

如何打破这个学术评价悖论呢?我们发现,学术原创“第一人”要接收“第二人”的评价,有一点是合理的,那就是上面所述的对“第一人”的学术成果进行检验,检验通过了,即认为是正确的,就能服众,被公认。这就隐含着一个前提,那就是“第一人”的成果的正确性是能够被“第二人”所检验的。现在的问题是,是否存在一个客观的检验标准?我们认为,这个标准是存在的,那就是实践检验标准,就是尊重基本事实与基本逻辑,也就是坚持科学精神。显然,只有坚持这个实践检验标准,尊重基本事实与基本逻辑,坚持科学精神,这个学术评价“第二最大”的悖论才可以被打破。因为,在这样的标准之下,并非是“第二”评价“第一”,而是任何人都有权对任何学术成果进行评价。而基本事实与基本逻辑是任何正常都具备的常识常理,在常识常理面前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也就不存在“第一人”还是“第二人”的问题。

然而,现在普遍缺乏科学精神,人们都不懂得用实践标准,用常识常理,以基本事实与基本逻辑来检验学术成果。人们往往采用所谓的专家投票的方式、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来决定学术成果的正确与否、先进与否。人们还普遍服从权威专家和权威机构的所谓认证,比如长期存在学术争议的问题,如果获得了诺贝尔奖,人们就觉得被认可,其理论就被认为是正确的了。比如,最近量子纠缠方面的工作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人们就认为备受争议的量子纠缠理论就被权威机构确认为正确的了。

可见,如果缺乏科学精神,学术评价不坚持实践检验的客观标准,不坚持基本事实与基本逻辑,则必然会出现多数决与权威决的“第二最大”的学术评价悖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021-1361054.html

上一篇:量子力学的“叠加态”“纠缠态”理论不可证伪
下一篇:你对“常识”是什么态度?
收藏 IP: 183.62.23.*| 热度|

30 卜令泽 黄德民 武夷山 汪凯 周忠浩 檀成龙 郑永军 杨正瓴 李维纲 叶晓明 杜学领 谌群芳 农绍庄 彭振华 曾杰 宁利中 陈蕴真 朱林 王志民 崔锦华 刘钢 钱大鹏 郑强 苏保霞 许培扬 王启云 高友鹤 葛素红 黄河宁 谢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9: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