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men Univ. _Tony的空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jszhangtong 纵览科技人文,胜似闲庭信步

博文

文学思维之争与社会研究方法转变 精选

已有 4226 次阅读 2009-2-3 11:01 |个人分类:科技人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方法, 转变, 社会研究

——从全球化、本土化到细节化

 

首先,全球化和本土化实在是个很老旧的话题,但是不断地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被重新诠释,主要目的是将此话语为我所用。例如,全球化在经济和贸易繁荣时期是支持者比较多,在经济衰退和贸易保护时期是反对者上升。不过,笔者此处不准备涉足经济和政治这样的全局性问题,只关注学术领域中各学科是如何去联系全球化、本土化概念,而后展开本学科思考的。

其次,文学是属于人文领域的,文学和社会学相比较,前一个是关注人,包括社会中间的人和社会边缘的人;后一个是关注由人构成的社会,包括不同的人群体和人群构成的社会组织。文学和社会学是两个不同学科,研究取向不同,但是也必然存在某些交集。例如这里谈到的全球化和本土化问题。

再次,过去针对人文社会科学,有一些比较偏狭的观点,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因为学科层面的活动缺少足够的细节和及时有效的反馈,对自发生活中的人来说,对改变其不良生活状态而言,人文研究和思考是人性化的、“悲悯的”无用;社会研究和思考是理性的、“冷漠的”无用,因为它们对于自然生存中的个体很难直接有所影响和有所帮助,它往往告诉人们这是什么,但没有告诉个体该怎样做。当然,这里说的无用,是就被观察、被研究的对象而言的,不是从观察者、研究者那一方去看。

 

因为笔者只读文学而不研究它,所以略引他人文学评论,作为论述个人观点的基础。记得先前曾阅读过《十月》上的一篇文评《出走与归来》(作者祝勇,20067月中篇版),近日便翻出来再看了看。文中作者通过对比沈从文和鲁迅文学作品的本质差异,来诠释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关系。人文化对比思考的过程和结果,与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的情景似曾相识,这引起笔者新的兴趣。思维的触角再次伸展开来,似乎可以直达今日网络时代,印证当代社会“整体个体化”、“全球区域化”的趋势,促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转变。

按照文学评论家的观点,上世纪中国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的鲁迅,秉持的是这样一种思想观念,即理性地看待世界的先进性与中国的落后性并寻求改造。而沈从文是看到了现代性的弊端和传统性之于个人的归属感,看到了传统自发生活中的历史延续力量,是一种无需过多思想挣扎、饱含艰苦求生而不渝的自然生活方式。大家所熟悉的湘西系列作品,例如《边城》即是后一种思想的典型代表。

人文学科对社会学科思想方法的批判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认为,社会学科的思维在对待传统或乡土的问题上,常常是从整体上对以乡土为主体的传统生态和传统价值的否定。用今天的概念讲,就是试图把彼此孤立的“乡村”(可以理解为非中心区域或者是个人生活空间)纳入到一个整体的全球化的视野中,把摆脱落后、追求进步,追求统一,视为“乡村”的唯一使命。当代批评家反对人文学科受到社会学科的不良影响(毕竟社会学科先就受到了自然学科的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的影响,总是想模仿自然学科在精确化、严密逻辑之下得出唯一科学结论)。因为事实上是,“某些先验性的结论无法囊括广袤的乡土,田野以它自身的完整秩序抵挡着意识形态的入侵”,“自然之中蕴藏着比任何先验性的思想更加强大的法则”。是故文学作者不应使用“进化论”的观点来看待文化、人类群体与个体的生活。文学被认为应当做这样的事情,“将把当这个民族为历史所带向一个不可知的命运中前进时,一些小人物在变动中的忧患,与由于营养不足所产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的观念和欲望,来作朴素的叙述。”

文学研究者与社会研究者一样,也试图阐述正影响着“乡村”的全球化的本质,以为全球化应当是多元(本土)文化相互渗透、影响、融合的结果。各种精神产品都是公共的财产,彼此共享而不是取代。它的终极状态不是全球一致,而是全球一体,即各自存在,相互补充。在文学家看来,朴素的精神领域还常常表现出边缘对于中心的拯救,弱势对于强势的胜利(物质领域偶尔也会存在这种现象,好比金融危机下,新兴国家对于欧美的拯救,中国农村对于城市的拯救)。

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很单纯、很顽强,在他们面前,研究人士始终显得有点过于忧郁了。鲁迅有太多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主动改良社会的热情,但毕竟今日之中国与当日之百年贫弱中国很是不同。细究之下,沈从文也有缺点,他对湘西生活的描写中,似乎也不可避免地将时间从线性单向延伸以及永恒变化中又拉回到循环状态中,提取出若干永恒不变的东西如人类生活中某种稳定的部分,不然怀旧文章就无从下笔了。

笔者此处不多谈文学评论,而只想谈一谈我们研究、观察社会的方法。试图探讨一个看似比较复杂的问题:究竟我们是否能够、又怎样才能将真实的世界通过研究者的适当观察、适当处理,又尽量真实有效地放回到普通人的面前,既使得研究对象自己能够深刻认识,又不使他们受到别人诠释的影响。研究对象自己最好也能够参与到研究者的观察与思考中。就好像全球化和本土化这两个概念,经过各种流派的解读之后,你不太知道谁好谁坏、谁先进谁落后了。但是每当临近节假日时,有人会自然出国、有人会自然返乡,你好像又觉得有点明白了,谁也离不开谁,就看你身处何方。

 

文学历来有扬人性、反理性的传统,前面举的文学评论案例,既印证了传统,又蕴含了当代一些新反思,隐约显示社会研究方法演变的趋势。学界针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理性主义思维,一般都离不开概括、归纳、演绎,甚至还有部分画龙点睛的诠释。而人文主义关注的是由个体、个性及其历史地构成的文化,因此从功用上看,人文学科比较强调的是特定文化下的自我认同和不同文化间的精神感应。文化现象只有合理不合理之分,没有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之分。这一价值取向对于社会领域里的精神世界——纯粹观念和精神生活也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试图改造社会的管理者、对于需要主动运用认识成果的人士来说就有点头疼了。

当代社会科学受到人性现实生活的多方面启发,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变化,就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不断地突破整体和理性的框架,使科学认识过程中自觉的主体性原则日益得到加强,导致所谓“整体认识论”与“个体认识论”的融合,促使研究者试图以“近似”具体化和定量化的方式来描述世界的普遍联系,例如用大量的微观领域的主体性研究成果来归总为世界的由个性所构成的全貌。

过去,我们倾向于将人类的社会性行为看作是由大量的“无序”所构成的“有序”:无序是个体的日常行为,有序是类群的整体趋势或统计规律。而在技术发达、信息透明、个体积极参与的时代,整体社会完全可以由更多的细节来表述,某一时空的整体状况也许可以由当时的细节来动态编织。于是事实上,人们可以预期,一般性整体把握的意义和价值在下降,按照即时需求定制社会课题,并获得包含细节的答案将逐渐成为可能。

众所周知,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依靠的是实验,实验是特定条件控制下的细节考察,因此,可以说任何时候人们都无法穷尽一个事物的全部细节。然而,研究社会的根本目标,不是用完美的科学模型来构造或解释社会,而是为了实现社会的人文化基础上的理性化,社会研究也主要不是为了成就研究者或观察者的业绩,而是为了帮助被研究者和被观察者,因此理论上不能穷尽细节,不会影响效用价值。

近日,美国经历了所谓划时代的跨种族总统选举,选举实际一直在美国人生活中都很重要,大学里还催生出“选举学”这样的社科研究领域,其中引起人们兴趣、值得一提的方法就是实施了数据库基础上的质化和量化研究,依靠个人信息“对症下药”做个性化政治营销,部分实现了通过把握个体而后把握整体的思路。姑且不去议论这里面的政治极端功利性,只就其效果来看,的确与众不同,相比之下台湾选举的站街拉票就太原始了。很显然,整体细节化到个体、个体状况在整体中反映出来,无论对于高端领袖级人士把握大局,还是小民个人真正获得参与社会事务的机会都很重要。

不过这里面有许多需注意的伦理问题,例如个人细节既不好以信息商品化的形式呈现,也不好以隐私透明化的形式呈现,那样也就走不下去了。因此,关注细节的研究,不是简单的方法手段选择的改变,而是本质的变化:以研究者、参与者范围扩大为前提,坚持主体性原则下的运用和改造。不单纯依靠技术手段,而是要让个体自己参与进来,将他们愿意提供的细节自然地反馈上来。社会研究方法的转变能够扭转过去的一些不足,例如对社会的观察研究,拥有即时性就细节不够,有细节就没实效,效用总是不大好。但是,社会是否愿意用个体细节化替代人文化的模糊、含蓄,用社会的即时状况替代社会的总体发展趋势呢?又会不会使社会的结构化受到影响呢?

 

社会生活中的变化不断提供着经验性证据。笔者最近稍微留意了一下大众媒体,感觉国内电视连续剧的风格发生了若干变化,很长、很细腻甚至琐碎,却很受欢迎,其中重拍剧集被批评为重新包装,笔者却从中感觉到另外一些东西,过去冗长的肥皂剧受欢迎是因为特定的受众,而现今收视率应归功于细节化对历史题材剧本的改造,带来如同当事主体叙事般的体验效果。国外电影自然也受欢迎,因为除去高科技元素之外哲学味也要比国内电影为高。而那些既不深奥也未细节化的媒体节目则趋于边缘化。看来,人文作品在当代也的确需要借助虚拟主体的细节化重新包装才有市场,作品包含对社会的哲学化思考也仍然还有需求,不过中间形态的大量被人为诠释的东西就越来越不受大众欢迎了。

虽然人是真实生活在细节之中,也期望主体性时刻都有展现的机会,但是某些结构化的东西仍有价值,一时还是少不了的。有结构的社会使人不至于随时都为每件事情操心,可以留出时间来做重要的工作和享受必不可少的生活。但是如果结构化的东西阻碍了人们的自由和创造,或者结构化的东西已经不再对减轻人们的负担具有积极影响,就会被要求做出调整甚至被抛弃。现在越来越细节化的虚拟空间正在通过各种具体形式,满足着人们自由广泛参与的需要,按照这种趋势不断发展下去,将来越来越细节化的实体空间也可能渐渐会被公众所接受,这样社会研究方法的转变就会顺理成章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96-212706.html

上一篇:关于读报的遐想
下一篇:物质丰富时代的个人创新体验
收藏 IP: .*| 热度|

3 武夷山 迟菲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