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节气,在每年的阳历7月底,这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武汉经常会出现持续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今年也是如此,最近已经连续出现多日38度以上的高温天气了。
讲到大暑,少不了要提到萤火虫。中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萤火虫喜欢将卵产在潮湿腐烂的草丛中,大暑时,萤火虫破壳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这几年,夜观萤火虫在我国不少地方开始逐渐升温,也让大人小孩都有些心动。只是在钢筋水泥建造的城市中,夜晚也是灯火通明,哪能见到这种暗夜精灵呢?但是我们又不想参观这些设在城市公园里面的商业化色彩过于浓重的萤火虫集中营,只能带着孩子们到农村去一探究竟了。
一开始这些来自于都市的孩子们对于乡村的黑夜有一种本能的畏惧。想想也是,四周没有了路灯,都是漆黑不见手指,脚下的土地也是高一脚低一脚的凹凸不平,不知在哪个角落还会传出来几声莫名奇怪的虫鸣,更听说附近还有不少很毒的蛇,也难怪他们害怕。
好在还有蛙鸣声声渐渐抚平孩子们的紧张,熟悉了农村夏夜的节奏之后,孩子们开始期盼能够看到萤火虫。坐在农家小院里面吃晚饭的时候,都有孩子开始都拿着小扇子猛扇,想象着“轻罗小扇扑流萤”的场景呢。
渐渐地,村庄田野的天空上,开始出现零零星星的绿色荧光。有的绿光是在草丛中静止不动的,有些则在空气中流动。虽然不多,但是已经让孩子们足够开心了。抛去对暗夜的恐惧感,带上蒙着红布的手电筒,孩子们纷纷要去田埂上感受这流动的星星。
关掉手电,静静地站在田埂边,眼睛开始逐渐适应夜的黑,绿色的荧光开始变得明亮起来,更多的萤火虫的亮光开始进入视野。
“快看快看!”“来了来了!”“好美啊!”孩子们终于还是忍不住轻声惊叫了。我们没有责怪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只是再次提醒他们要保持安静。确实,这是他们所缺失的一种童年生活体验,今天终于算是补上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萤火虫离我们的距离也不断接近,甚至可以看到它们中一些胆大的在我们身边只有几十公分的地方飘移。夜色很深,孩子们蹲在草丛中看了半天,仍然不知道萤火虫究竟长啥样,央求我们能否抓住一只让大家来看。
好吧,在不对萤火虫造成伤害的情况下,对于这些从来没有见过萤火虫真身的孩子们来说,也是一次不错的自然科普机会。只要记住观察完放生就行。
在草叶上顺手一捞,居然也轻松抓住一只,小心翼翼地把这只萤火虫装到一个透明的小玻璃瓶中。过了一会儿,瓶子中的萤火虫开始发出淡淡的黄绿的光,时断时续。有孩子试图去照亮身边的物品。可是,这只萤火虫的荧光,真的太弱了,除了照亮了一点点玻璃瓶的瓶壁,我们什么也看不到。这点光亮,即便是好多只聚集在一起,估计亮度也很有限。看来,当年车胤囊萤夜读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从背部看,这只萤火虫有一对像硬壳一样的泛着光泽的黑色外翅和一对像纱一般的黑褐色内翅,这即是所谓的鞘翅;头部被一个橙黄色盖板保护着;一对锯齿状的触角也很特别。翻过身来,可以看到腹部有6 - 7节腹板,萤火虫的荧光是从它的腹部末端发出来的。从形态来看,这应该是一只胸窗萤。武汉有一种特殊的水栖萤火虫,叫做武汉萤,和胸窗萤很像。
说起武汉萤,武汉可是有一位很有名的研究萤火虫的学者叫做付新华,他在中国发现了很多萤火虫的新种,武汉萤就是他率先发现的。我国的云南这些年也有很多萤火虫新种被发现。目前我国的萤火虫大约有一百种左右。中国萤火虫的生物多样性,很值得国人期待。只是这些年,由于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等,严重破坏当地的水、土空气等自然环境,很多农村也已经不再适应萤火虫生存,我们已经很难再看到田间壮观的萤火虫飞舞景象了。附近的农民伯伯告诉我们,今晚我们看到的萤火虫的数量,比几十年前已经少了很多了,不禁引起大家一阵唏嘘。萤火虫是反映生态环境的重要生物指标,萤火虫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少,很大程度上说明我们的自然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差了。
此图片来自网络,可能为付新华博士拍摄。
“萤火虫发出的光为什么会发光呢?它们发出的光都是绿色的么?”看着眼前的萤火虫,有孩子好奇地问。呵呵,这可真是一个好问题呢。原来,这种萤火虫体内有一种被称为虫萤光素酶的化学物质,在萤火虫呼吸的时候会催化萤光素与氧气产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荧光。常见萤火虫的光有黄色、绿色或橙色,不过,并非所有的萤火虫发出的光都是如此,澳洲有一种萤火虫,被称为蓝光萤火虫,发出的光就是蓝色的,我在大洋路旅游的时候和朋友们一起还专门去看过;另外,世界上也有一些萤火虫是不会发光的。
没带三脚架,勉强记录下来的蓝光萤火虫
还有,我顿了顿,问刚才抓萤火虫的孩子,你刚才抓抓萤火虫有没有感到手烫呢?他回想了一下,似乎没有。原来,萤火虫发出来的光被称为“冷光”,是因为他们发光的时候只产生极少的热量,不像蜡烛、灯泡之类,发光的时候可是要产生大量热量的。
“那么,萤火虫吃什么呢?”孩子们的问题总是一个接一个,而答案也让他们吃惊。原来,萤火虫幼虫是肉食性的,尤其喜欢吃蜗牛,它们在捕捉蜗牛时会先将蜗牛麻醉,再将含消化液注入蜗牛身体,把肉分解,这个过程在法布尔的《昆虫记》中有详细的记述;而萤火虫成虫则多以露水和花粉为食,也有一些萤火虫羽化为成虫后就不再取食直至死亡。原来,萤火虫可以控制蜗牛、蛞蝓等生物的数量,在自然界生态循环中起着重要的分解作用。
夜色渐深,萤火虫身影逐渐稀少。孩子们好像体会到了一种责任感,主动将刚才装在瓶中的萤火虫轻轻放飞。看着它急着飞向天空的身影,孩子们轻轻舒了口气:大自然才是它们真正的安身之地呢。
“萤火虫,萤火虫,慢慢飞”,有孩子在家长的提示下轻声吟唱起来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那童稚的声音刹那间引起了我们心底的共鸣:愿自由飞翔的萤火虫,在世人的心里,才是那道最美丽的风景。
后记:今早看到消息说江西赣州有个小布镇,俨然成为批发捕捉野生萤火虫的集散中心,正在建议有关机构予以取缔。特发此文以示支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8: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