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从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通常在这个时候武汉就开始进入真正的酷热天气。而夏至一过,小暑也将登场。武汉是有名的四大火炉之一,高温加上湿热,让人感觉颇不舒服,而这种桑拿天有时候能够持续一个多月,这热度真可谓登峰造极了。夏至中的“至”,就是“极”的意思。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不过和我们当代生活关联比较密切的物候就只能观测到蝉始鸣了。
先看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六月三日夜闻蝉一诗中所作的观测记录吧: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
诗里面所记录的时间是农历六月初三,大约也就是在阳历六月底七月初,时间上也就是夏至前后,诗歌中记录的荷香柳动蝉鸣,无一不是这个时节的物候,真是好一份自然观察记录,看来这些伟大的诗人首先都是一个杰出的博物学家呢。
炎炎的夏日里,行走在钢筋水泥和柏油马路之间,加之多半居住在高层建筑之中,即便是身边有阵阵蝉声,也多半会充耳不闻。这种荷香柳动新蝉鸣的意境只能到郊野公园中去体验了。可是对有乡村生活经历的人来说,那声声蝉鸣却常常会激发起他们昔日的乡土记忆。
记得小时候有几年在沮河边的农村过夏天,有时候中午烈日炎炎,本该午睡的我们却被屋外嘈杂的蝉鸣声弄得心神不宁,于是便溜出来到树荫下玩耍。当地并没有吃蝉的习俗,虽有个别调皮的孩子会把蝉抓来探寻蝉的叫声来源,却始终不得其解,最终还是放掉了,因此在树林里面找蝉蜕就成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娱乐项目。蝉蜕可是农村家庭每年一笔小小的收入,所以大人也不过多阻拦,仍凭我们一个个晒得黑不溜秋的至傍晚才返回家。
沮河据传是楚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当地不吃蝉不知是否与先人尊蝉的习俗有关。蝉这种现今看起来普通的昆虫,实际上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考证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国号就来源于蝉,其中较为可信的一个观点认为“夏”可能就是夏朝的第一个王所属部落的图腾“蝉”的象形字。当时作为重器的青铜器中常常有蝉纹出现似乎可以作为佐证。确实,蝉不食五谷,只饮树汁,形象可谓高洁,古人进一步总结出蝉具有文、清、廉、俭、信五德,作为汉人图腾确实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
我们日常所说的蝉,主要是昆虫纲同翅目蝉科的成员,其中主要是蚱蝉。全世界蝉的种类繁多,有2000多种,我国目前已知的有200种左右。此外还有一些带蝉字的,比如斑衣蜡蝉、鼻沫蝉、黑尾叶蝉、小角蝉等等,并不是蝉科的成员,它们分别属于昆虫纲同翅目的蜡蝉、沫蝉、叶蝉、角蝉科的。蝉在很多地方也有个俗名叫知了,应该是根据其叫声类似“知了”而得名。
曾经在一个夏日去一个幽静的山谷游玩。刚下车的时候,可能是马达声的惊扰,并无蝉叫。然而半分钟之后,不知是哪一只胆大心急的蝉开始领唱,一时间千蝉齐鸣,蝉声鼎沸,几乎吓了我们一跳,其群鸣声响彻整个山谷,没想到蝉这小小的身躯所散发出的力量集合起来。竟然是如此蔚为壮观。其实蝉的种类不一样,叫声音量大小也不一样,大型蝉类的叫声可高达
有了这样的经历,平时在城市的时候,对蝉鸣就多了一份留意,目光也会随着蝉鸣声去探寻它们的所在。听不到蝉鸣、看不到蝉的时候看到蝉蜕,都会变成一种会意的享受。
蝉蜕其实是它的外骨骼,质地坚硬,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外骨骼就会限制蝉的生长,蝉必须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才能长大,它们蜕皮后留下的空壳就是蝉蜕。蝉蜕是一味中医临床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疏风散热,透疹,退翳,止痉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咳嗽失音,咽喉肿痛,麻疹未透,风疹瘙痒等,以前不少地方的基层供销合作社都有专门的药材站收购。
收购的蝉蜕要洁净、干燥、完整,那些带泥土的、残缺不全的,收购站常常就不要了。蝉蜕很轻,又容易折断,每次采摘所得并不多,需要一点点积攒。大人们外出的时候也会顺便带回一些他们路上偶然碰到的蝉蜕。即便如此,一个夏天下来,也只能收集到一小筐蝉蜕,换来的钱多半只能买一点铅笔本子之类的文具。饶是如此,大家依然年年保持着采集蝉蜕的习惯。生活的不易,早已经深深地烙在我们的心底。
观察蝉蜕壳羽化的过程可是一种难得的机遇。要蜕壳的蝉先是背上慢慢出现一道裂痕,接下来将身体慢慢挤出壳外,这个过程有个成语叫做“金蝉脱壳”。刚蜕壳的蝉柔嫩鲜黄,所以叫金蝉,西游记中玄奘的前世就叫金蝉子,大概是取其脱胎换骨重生之意。蝉蜕背部有一道裂痕,这便是蝉涅槃重生所留下的印迹。
蝉的生活史颇为奇特。夏天,蝉的卵经过一个月左右即孵化,孵化后若虫自行掘洞钻入树下的土中栖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树根汁液为生,从而开始了漫长的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它们在地下的蛰伏时间,短的也要2-3年,长的则有13年甚至17年之久,方才再次爬上地面开始新的生活。这种长期蛰伏后厚积薄发的行为,倒是真的与楚国在荆山的发展史有些相似之处,虽说“一鸣惊人”这个成语的来源并非指的是蝉而是鸟,但是这种楚文化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借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