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坪博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imu 广学馆记

博文

飞绕金灯来又去,不知能有几多香:杨万里《戏嘲金灯花上皂蝶》赏析

已有 4141 次阅读 2020-9-9 18:31 |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杨万里, 蝴蝶诗

    

    杨万里一生诗作很多,在他的笔下,大自然的花鸟虫鱼皆可入诗,他的蝴蝶诗据不完全统计在40首诗左右,其中尤以《宿新市徐公店》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最为有名。

    杨万里的蝴蝶诗也很有自己的特点,虽然他也有“庄周解飞蝶解语,说向蝴蝶应点头”(题巩仲至修辞斋)、“蝴蝶频催梦不成”(《夜坐二首·其一》)、“化为漆园蝶”(《舟中午睡》)这样沿袭传统化蝶意象的诗句,但更多还是集中在蝴蝶的自然之美上。“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看似只是一个简单场景的描写,其中也暗含了人与自然、蝴蝶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充满了生活气息;“至后寒梅未苦繁,腊前暖蝶已偷还”(《至後入城道中杂兴十首·其一》 ),则生动、诙谐有趣地描述了蝴蝶以成虫方式越冬的自然现象;“蝴蝶新生未解飞,须拳粉湿睡花枝”(《道傍小憩观物化》 ),更是堪称庄周化蝶的文化意向与蝴蝶羽化的实际观察相结合的经典之作。

    杨万里的这首《戏嘲金灯花上皂蝶》,也是颇能体现他的“诚斋体”诗风的一首佳作,理学中的“格物”与诗学中的“感物”在这首诗中也有很好的体现。


 

《戏嘲金灯花上皂蝶》 宋·杨万里 

花须为饭露为浆,黑雾玄霜剪薄裳。

飞绕金灯来又去,不知能有几多香。


这首诗中,有两个物种是需要重点加以考证说明的。第一个是金灯花,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红花石蒜,也叫彼岸花,取其花期与叶期不同期不相见之意,在佛教中则称之为曼珠沙华;另外一个就是皂蝶。古诗词中多写黄蝶、素蝶、白蝶、紫蝶、彩蝶,但写“皂蝶”的却不多见。皂,即黑色,这个字本身也有黑白转换之意,不分青红皂白便来源于此意,因此皂蝶指的就是黑色的蝴蝶。

首句“花须为饭露为浆”,用的是拟人的手法,描述了蝴蝶成虫的摄食行为特点,这里的露是蜜露的意思。蝴蝶成虫羽化以后,没有了咀嚼器官,只能靠吸管汲取液态食物来摄取能量维持生命。“黑雾玄霜剪薄裳”,则是对蝴蝶体色与形态的描写,黑雾玄霜,也与诗题中的皂蝶相印证。每年8、9月份,正是红花石蒜的盛花期,期间会有很多昆虫来访花,而体色以黑色为基调的蝴蝶,根据诗人生活的地区来看,则主要是玉带凤蝶、蓝凤蝶、麝凤蝶等这一类凤蝶。

“飞绕金灯来又去”,也指出了蝴蝶摄食行为的另一个特点:蝴蝶访花,并不是一直在一朵花上久久停留,而是不断在这一片区域的花上反复往来。能够观察到这一点,也是很需要细心和耐心的,他在《冬暖》一诗中也提到了这一特征性行为:“晚蝶频移猎残蕊”。“不知能有几多香”,是对诗题中的戏嘲的具体阐释。诗人笔下的蝴蝶,好像是诗人的老朋友一样,熟悉到可以开起玩笑来。也正是这句调侃之词,将整首诗推向了一个充满妙趣的诗意世界。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也正是花中的特定挥发性芳香物质,对不同的蝴蝶的吸引力是不同的,而玉带凤蝶这类“皂蝶”,显然是对红花石蒜的某些挥发性芳香物质情有独钟,此外,被称为多花蝶的柑橘凤蝶也喜欢访问红花石蒜。

杨万里的这首诗作于乾道庚寅(1170)前后,此时杨万里44岁,这个阶段也是杨万里诗学思想逐步积淀的一个重要阶段。从诗风来看,隐然有晚唐罗隐等人的风格。杨万里除了这首“嘲蝶”诗之外,还写有《嘲蜻蜓》、《嘲蜂》、《嘲报春花》以及自嘲白须等多首充满理趣的诗作。这首“嘲蝶”诗,对后人也有不小的启发,宋朝张镃、释文珦也写有以《嘲蝶》为题的诗,其中张镃的《嘲蝶》诗与他很为接近,而诗僧释文珦的《嘲蝶》诗,则充满了禅味,也都是很好的诗作。

         注意飞行时吸管的状态。


杨万里的蝴蝶诗拓展阅读:

蝴蝶新生未解飞,须拳粉湿睡花枝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04206-1245511.html

至后寒梅未苦繁,腊前暖蝶已偷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04206-1245175.html

夜深不应有飞蝶,渠侬似欲伴人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04206-124525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4206-1249914.html

上一篇:栖蝶腹何便
下一篇:江南江北蓼花红,都是离人眼中血
收藏 IP: 159.226.127.*| 热度|

5 信忠保 杨卫东 郑永军 刘旭霞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