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li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lihong

博文

厚积薄发的科研方式也许可以根本影响中国的科研评价现状

已有 4020 次阅读 2011-11-26 09:46 |个人分类:评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中国

我前面讲到科研可以研究久一些,再发表或者出成果,形成自己的科研研究过程.赞同的朋友很多,但是认为现实不可行。实际这也就是问题之所在,因为这采取这样做科研的方式,没有成为当下中国科研的主流。

科学发展史自然而然形成在时空系统下的严密逻辑体系,每个科研人员的活动,包括研究错误都会形成一个自己个人的研究逻辑传承体系。文革对中国的科研打击,不仅仅是人才来的断层,更为重要的是科研连续顺承的逻辑体系也打断了。我强调科研工作做久一点再发表,就是科研活动自然而然建立个人和多数人的研究逻辑传承关系。因为这一点没有成功为当下中国的主流行动,我么的科研评价也因此无所适从,就像很多发的文章创意很新颖,但是实际水平如何,因为没有看到前后的传承关系,实际成了莫衷一是的东西,大家无所适从,才会衍生SCI文章和索引因子这样的评价的争议(并不是这些评价没有意义,是有价值的,但不是全部而已),实际大家争议,正是因为很多这类研究积淀太少,如果有长期的研究或者技术积淀,不管是研究者本人或者同行的,把前面的工作和后面的工作拿出来一介绍,水平高低立现,为了发论文而吸引眼球的论文,到底是宝石还是玻璃,自这一比较过程就会现出原形,但是前提是必须有前面的研究结果积淀;如果真是原始创新的,也应当哪个先去做研究积淀一段时间,然后再发表或者出成果,如果你拿出来的系列化的成果,争议会小很多,而且在争议现有成果时,如果能拿出以前的研究结果,让大家看到逻辑传承关系,谁也否定不了你做了实际的工作。假设一下,如果大多数科研人员都采取厚积薄发的科研方式,有了理论技术积淀才发表或者公布,剽窃和抄袭也会变成逻辑上荒唐的事,科研评价同行之间评议也会向真实科研水平本质回归,此时关系和利益还会发挥作用,但是它面临的阻力会加大,必须先否定你所有以前的工作,才可以证明其他人的水平可以获得项目资助,而且因为你是选择性发表的一段时间的工作,这么做的人本身会很被动。他必须为了弥补逻辑的真空去造假,很多成果造假,也许是造假者无法逃脱的工作就是去弥补这一科研逻辑的真空,而把一个研究做的久一些,恰恰是给每个科研人员创造出对方无法弥布的这一自我保护和提升话语权的空间。

只有这样的科研人员完全成为我们的绝对主流后,科研评价的公正和无私性才会自然而然成为所有科研人员主流,人人维护这一环境,这才会形成真正的良性循环。因为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我相信所有科研工作者都是想真实做出成果的,即使科研造假者和不当获取项目的也是有科研上进心的,只是他无法克制一时利益的贪欲,但是当厚积薄发的科研方式成为主流后,不当行为难度风险增加,他们也会自觉回归到科研正轨上来。这是从我们的科研方式上改变目前科研现状的实事求是之道。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年限延长就是走这样的好的趋势,坚持下来肯定会有功效。

当然这一方式还必须有真正民主和公开的评审制度作为保证,成为绝对主流才会根本影响或者改变中国的科研评价。

补充两点:

有人认为把新的思路或想法地科研作一段时间,再选择性发表,是不是过于有心计或者算计。实际这是不对的认识,首先,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研究者,把不成熟不全面的东西发出去很有可能是害他人和害社会,导致盲目的追风研究,浪费金钱和精力。就像我批评去年诺奖,如果他们在讲到自己成果优势时,也发现它的不足会更好,当然根本原因在于研究没有经过更长时间积累,否则争议会少。其次,抱这样想法的人本身是把名利放第一位,而研究的事情放在第二位的。他的研究是首先想到名利的争夺,而不是事情做得好坏的竞争,实际应当是研究水平有了高下,才会有所谓自然而然的名号,现实中太多人搞颠倒了。

这一方式也许可以改变大多数科研评价的现状,但是也不是全都适用所有研究结果。所以我强调选择性发表,就是针对科研中也不会是波澜不惊的,会有偶然意外发现,所以这是对于结果发表的灵活性处理方式。需要自己判断是否足够成熟全面,如果非要发表不成熟全面的最新的,我认为用语谨慎更为重要,至少要别人知道这只是不全面的结果。纳米材料研究充满了很多过于肯定的不成熟研究,使得原本很好的研究美景,涂抹的很混乱,反而影响了对其评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89270-511801.html

上一篇:改进一下科研的方式也许可以有效减少剽窃问题
下一篇:读文献的方法
收藏 IP: 61.150.43.*| 热度|

10 李孔斋 张伟 肖建华 陈湘明 赵纪军 杨正瓴 许培扬 《高科技与产业化》杂志 徐耀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3: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