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一信,今天是日本小豆岛的日本猴来信……
猴博士:
你好。我是一只日本猴,今年20岁。我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族,有亲爱的母亲和孝顺的儿女。为了这个家族,我每天忙碌地工作,还要防止别人入侵我们的领地。这两年,我感到自己明显的老了,很多事情会力不从心。我想知道我能活到多少岁,哪些因素会影响寿命?
一个年迈的日本猴
来自日本小豆岛
老年雌性日本猴(张鹏摄于日本小豆岛)
至今仍没有研究者能够知道类人猿的寿命。因为类人猿的寿命太长了,我们熬不起。例如,大猩猩的寿命可能超过40岁,需要研究者持续一生的野外观察记录。目前关于猿猴寿命的记载都来自动物园等饲养设施。动物园的猿猴很少受到饥饿、快速温度变化、疾病和捕食者的困扰,所以他们一般比野生动物更长寿。
野生猿猴的寿命受很多因素影响,例如温度、食物、水源、疾病、寄生虫和捕食者等。一般来说,婴幼猴死亡率最高,青少年其次,成年个体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大多数种类中,雄性寿命低于雌性,特别是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的雄性死亡率相当高。这主要因为猿猴雌性很少离开出生群,而雄性在性成熟之前会离开出生群,失去了社会群的庇护,面临着更多的危险和无助。此外年轻雄性加入其它群的过程也很艰难,常常受到群内雌性排斥和原有雄性攻击,甚至被打死。
死亡的老年雌性(张鹏摄于日本小豆岛)
除了平均寿命以外,最长寿命(个体最多可以存活的年龄)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例如人类最长寿命是123年,是玻利维亚男性卡梅隆·弗洛雷斯·劳拉创造的。是土著艾马拉人。黑猩猩的最长寿命据说是80岁,由电影《人猿泰山》中黑猩猩演员 “奇塔” 创造的。最长寿命反映了物种的遗传性特征,不受事故、疾病、饥饿、捕食者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动物寿命一般与体型有关。 例如牛的寿命应该比老鼠的更长。然而与其同体型的其他哺乳类相比,猿猴的寿命明显更长。例如相似重量的长臂猿和狗,前者寿命为30余年,后者只有10-15年。除了灵长类以外,鸟类和蝙蝠寿命也很长,民间有松鹤延年的说法。这些长寿种类的共同特点是他们在树上或空中生活,受捕食者威胁较少,而且可以获得其他动物无法获得的果实、叶子、昆虫等丰富的食物资源,受饥饿威胁较小。安全的生态环境可能与某一物种较长的平均寿命有一定关系。日本猴是长寿物种,我见过日本猿猴中心的一只日本猴活到32岁,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个体。希望你多注意保健,打破这个记录。
衰老是影响寿命的重要因素。 动物从出生那天起代谢废物就开始在体内聚积,体液变酸使细胞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恶劣,降低细胞的生命活力,加速其老化。如果难以保证自身安全,物种多会采取快速繁殖的策略,增加自身老化速度,寿命较短。但如果能够保证自身安全性,物种一般会采取少产子多保育的策略,延长寿命。猿猴雌性们一生繁殖幼仔数量较少,而且花费大量精力照顾幼仔,为其传授生存本领,提高大脑认知能力。人类也有类似的繁殖模式,所以寿命较长。
那么是不是获得能量越多越长寿呢?哺乳类的单位体体积一生消耗的能量基本相似,所以体重与基础代谢率成反比。例如姬鼩鼱寿命仅几年,代谢率高达280千卡/克单位体重/日(是人类代谢率的8倍);而河马的代谢率仅为10千卡/克单位体重/日,标准体重消化能量很小。灵长类代谢率是哺乳类平均值的2.1倍,人的代谢率是哺乳类平均值的3.5倍,人类的最长寿命在120岁左右,黑猩猩在60岁左右,猕猴在30岁以上,比同等重量的其他哺乳类更加长寿。可以说灵长类通过大量消耗能量,获得相对较长的寿命。
人生的过程画像
寿命越长就越有利于种群繁衍吗? 长寿化并不是环境适应的必要条件。对于开拓新的栖息地或面对不安定的栖息环境,有些种类趋于采用多产、早熟、小形化和缩短世代时间等繁殖策略(即 r选择策略),几乎所有昆虫都是r选择物种,可以使种群的增殖率急剧增高,达到高密度水平。相对而言,对于稳定的栖息环境,动物趋于采用少产、晚熟、世代时间延长和体躯巨型化等繁殖策略(即K选择策略),灵长类属于K选择物种,可以保持稳定的种群密度。选择长寿策略(K选择)或者快速繁殖策略(r选择)是物种长期以来对生活环境适应和进化的结果, 很多物种的繁殖特征可能处于两个类型。毫无疑问,所有物种都已做出了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所以才能够维持至今。
选择与r选择(人类少产,多照顾后代,是典型的K选择种类;珊瑚多产,少照顾后代,是典型的r选择种类)
猿猴家书故事会往期回顾……
【猿猴家书故事会】动物园里的猴子为什么没有进化成人? | 第8讲
【猿猴家书故事会】一只单身猴的疑惑——谁是最强壮的猿猴? | 第11讲
【猿猴家书故事会】猴子都是五根手指?蛛猴表示不服…… | 第13讲
【猿猴家书故事会】猩猩的嫌弃:你们人类,脚趾怎么就这么不灵活呢? | 第15讲
【猿猴家书故事会】不要太羡慕,我们猿猴个个天生自带美瞳 | 第19讲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2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