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mpForrest

博文

破除法老DNA的咒语 精选

已有 8029 次阅读 2011-4-29 15:58 |个人分类:憨人的科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测序, 古DNA, 二代测序技术

破除法老DNA的咒语

 

古埃及法老(国王)的尸体都被做成木乃伊,保存在金字塔里,据传说,冒犯了法老王的干尸,就会中法老的咒语。在美国电影的渲染下,这个咒语被传得充满玄机,神秘莫测。似乎在埃及北部第六代塞加拉王朝的法老墓外,或内侧出现类似“咒语”的文字,据说也只是针对祭司的,好让其尽职保护墓地,而非防盗墓贼设定的神秘“咒语”或机关。考古学家其实并未在法老墓内发现任何咒语。

 

既然法老的咒语不一定有,那也就不存在打破一说。不过,法老的DNA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技术上的“咒语”,它让国际考古学界分成两派,闹得剑拔弩张,快要老死不相往来了。大家的分歧主要在于古生物化石或遗体中的DNA能不能用来做考古鉴定,最终呢,还是技术的进步打破了了这个咒语,如今两派也该抛弃成见握手言欢了吧。

 

故事要从上个世纪80年代说起。

 

1983年,Kary Mullis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 chain reaction, PCR, 简称PCR,用来扩增DNA,该技术突破了分子克隆的技术瓶颈,让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与应用都进入快车道。PCR技术刚一出现,一些考古研究人员就敏感地意识到,他们可以用这项技术从极少的古遗骸样品中扩增DNA,用于考古鉴定。瑞典Uppsala大学(德语的意思是“水果沙拉”)一个年轻的博士生, Svante Pääbo,在导师的支持下,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声称从2400年前的木乃伊中克隆出了DNA。于是乎,这项技术迅速被传开,一时发现各种古生物遗骸或化石DNA的报道蜂拥而至,令大家亢奋不已,其中也有我们北大陈章良先生的杰作,声称从恐龙蛋中克隆出了恐龙基因片段。

 

稍微有些年龄的朋友可能还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初陈章良搞的那个从恐龙蛋化石中克隆恐龙基因的项目,据说是时任科技部长宋健亲自批示,由基金委拨款50万。我们首先还是得佩服陈先生的敏锐,但是,他太急功近利了点,打着为国争光的旗号,却碰了一鼻子灰。

 

那场古生物DNA克隆热很快降温,成为一场笑话。不信,你试试和陈先生聊聊恐龙蛋,估计他得跟你急。为什么?后来发现,那些所谓克隆出来的片段,有些是环境微生物的基因片段,有些是说不清来源的基因,也就是说,可能都是污染信号。

 

有点分子生物学经验的人可能都明白,PCR反应对原始信号是个指数扩增放大反应,极其敏感,理论上可以检测到一个DNA分子片段!但是这里有一个信噪比的问题。古老DNA(如果还残存)和周围空气、尘埃中,甚至样品附着的尘土、微生物等来源的现存的新鲜DNA相比,无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已无法比拟。信号完全淹没在噪音的海洋里,你看到的究竟是信号还是噪音?这也是出现一些荒唐结论的原因,比如“恐龙属于现代人,因为基因序列一样”。

 

这场失利对DNA测序用于考古鉴定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大家总是以异常挑剔的眼光去评判,即使在领域内,就古生物遗骸能否进行DNA鉴定问题,很快就分成了水火不相容的两派。挺DNA派认为没问题,甚至可以作为常规;而反对一派则认为完全不可能,对待涉及DNA分析的论文,他们也百般挑剔,批评严厉,使其根本无法发表。认识上的对立不知不觉地演变成派别斗争,两排干脆连发表论文的杂志都分开了。

 

古生物遗骸中的DNA究竟能不能克隆和进行测定? 这确实是个难题。生物学界的冷眼旁观,似乎普遍不看好。DNA就像两股绳子,主体骨架是由一个个5-碳糖通过磷酸二酯键连起来,每一个糖上带着个小挂件-碱基,两条链间的碱基一一对应互补,靠氢键维持配对关系。有分子生物学实验经验的人一般会感到,DNA相对还是比较稳定,我们提取的DNA可以溶液中放置数周,如果零下20可以保存数月到1年,如果出去水分,晾干保存,可以放置数年或更长(没有试过更长时间)。但是,实验室提取的DNA一般都经历一步酚:氯仿抽提(或萃取)过程,这两个有机溶剂都是强烈的蛋白变性溶剂,目的是将所有酶类灭活。这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实验室提取的DNA那么稳定了,一是除掉了攻击它的的酶,二是除去水分。但即使是就这样,能放置几千年吗?没人知道。

 

在自然条件下,DNA可不是那么安全的。DNA储存在细胞核内,生物体在死亡过程中,细胞会逐渐发生自溶,大量酶类如蛋白酶、DNA酶等释放,细胞的DNA很快会被降解,即便是细胞没来得及自溶,但是天长日久,微生物进驻组织或细胞,就像寄居蟹一样,在哪里吃喝拉撒,生老病死,他们产生的蛋白酶也会把原细胞内的DNA破坏掉;另外,在高温和潮湿的条件下自身容易发生水解、断裂,因此,一般死亡的动物和人的遗体,DNA很难完整保存下来。当然,酶对DNA的破坏作用是需要水分,而且跟温度成正相关,如果能保证绝对干燥,或许能保存得相对时间长些。另外,在个别特殊情况,如在极端寒冷的情况下被冻死的人活动物,这些组织来源的DNA或许能避免降解,或发生的极其慢,或许还有机会测得其DNA序列。

 

但是,对于古埃及的木乃伊,似乎有些特殊。木乃伊的制作过程显然对DNA的保存十分有利。首先,在人死亡之后尸体周围加大量的天然的盐类,包括碳酸钠盐类,使尸体快速脱水、变干,减少DNA的降解,避免自发水解;然后干尸上覆盖一层防腐剂,外层再涂上厚厚的隔离才材料,主要由沥青、植物油和蜂蜡等,主要作用是防潮和防止空气氧化。上述涂抹材料都深深地渗入身体内部,组织都没染成了黑色,这些材料其实对尸体的DNA形成特殊的保护。当然,这还只是理论推测,究竟如何,要看实际结果。

 

DNA派的一些考古学家有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坚持不懈,想方设法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其中就包括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Svante Pääbo。当然,也有些彻底放弃了,如我们原北大的陈章良先生,在一片批评声中草草收场,回去做植物发育。此后,考古DNA测序也经历了沉沉浮浮、起起落落,此处不做细表。

 

经过了多方尝试,条件优化、方法改进,其实始终难以获得理想的结果,难逃对手激烈的批评。

 

事情的转机开始出现,这要归功与埃及官方批准的一项“图坦卡蒙(古埃及法老)研究项目”。在埃及大概到处都是木乃伊,质量不一,而这次供研究用的可是王家木乃伊,制作技术水平应该是最高的,保存也应该是更完好的。在于国际同行的合作参与下,对对公元前1400年左右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和周边几个金字塔内其它的10名王室成员进行分析DNA指纹分析,当然也结合了其它常规的考古分析方法,推测出他们的亲属关系和可能的死因,论文发表在2010年《美国医学协会杂志》的发现专栏上。尽管做了严格的对照,甚至多方独立重复,但是,仍然难逃批评和质疑。批评的问题主要集中两点:1)不能排除是污染了现代人的DNA; 因为古埃及人的DNA和现代人没有多大区别。2)用的只是DNA指纹分析,给的信息太粗糙,不能说明问题。

 

事情出现真正的转机还是有赖于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出现和及时应用。木乃伊保存得再完好,也不可能让DNA保存完整无损,就像我们马王堆出土的“帛”,其实已经脆弱不堪,很多已经是碎片了。常规测序需要基因片段达到一定大小,一般最佳的大小为600-800个核苷酸这么长,最低也要上百个核苷酸,显然古DNA标本满足不了这个要求。新一代测序技术对DNA长短要求减低了很多,只要大于35个核苷酸就可以; 另外,对DNA量的要求也比较低,整个基因组测下来,几个微克DNA就够了。新技术大大降低了DNA材料质量数量要求的门槛, 使得古DNA样品测序成为可能。

 

2010年,这项新技术终于在古DNA分析鉴定领域开花结果,古DNA测序这个“咒语”终于被破除。4000年前古爱基斯摩人的全基因组学列得到测定(Rasmussen, M. et al. Nature 463, 757-762 (2010).);当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Svante Pääbo博士,也率领他在德国马普所的进化考古团队成功测定了38千年前尼按特穴居人(Green, R. E. et al. Science 328, 710-722 (2010). 和南西伯利亚一个前所未知的新人种的全基因组序列(Reich, D. et al. Nature 468, 1053-1060.), 也终于以清晰和无可争辩的结果令对手无话可说,毕竟科学相信证据,即使有再强的立场,但在solid的科学证据面前还是不堪一击的。学术隔阂就像柏林墙一样顷刻倒塌。

对科学探索既要要求苛刻,也需要些宽容啊。

 

技术推动科学,技术弥合了分歧。

 

    好奇地问问,陈先生现在在哪里?(不需要回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5066-438705.html

上一篇:英国王室婚礼的生物学八卦
下一篇:学生不应成为学术被打假的主体对象
收藏 IP: 125.76.222.*| 热度|

26 王伟 梁建华 刘洋 左正伟 侯成亚 武京治 杨月琴 陈飞 毛培宏 刘光银 刘全慧 郭桅 赵凤光 谢鑫 齐霁 张亮生 张天翼 刘庆丰 刘用生 孟津 肖重发 杨正瓴 xchen nn6050207 Qibai KAKALAHM

发表评论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9: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