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高明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杂草几乎是农民最头疼的。杂草顽强的生命力,让农民防不胜防,年年锄草,年年长草。人类与杂草斗争的几千年,至今没有太好的办法,直到发明了除草剂,人类暂时占了上风。然而,人类的发明草甘膦除草剂以及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使用,在暂时每年终结了杂草连年危害后,却因草甘膦在食物中残留,最终可能会终结人类。
除草几乎占据了农田管理的一大半时间,也是农活中最辛苦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就是农活劳累最生动的写照。
农田里有多少杂草呢,南方与北方明显不同。以我们熟悉的北方为例,春季小麦田里播娘蒿、王不留、荠菜、独行菜、小蓟比较常见。由于小麦是头年秋天播种的,越冬返青后小麦成了优势种群,杂草暂时竞争不过小麦。但一旦不加管理,播娘蒿等就迅速增长,可以覆盖整个小麦田。但是,毕竟春天雨水少,温度低,杂草还不是最凶的。而夏季就不同了,北方农田雨季温度高、光照强、水分好,这样就给了那些机会主义者的杂草提供了大展身手的空间。即使向玉米那样高秆的作物,其下还常见十几种杂草,如马唐、旱稗、马齿苋、牛筋草、碎米莎草、铁苋菜、醴肠、鸭跖草和青葙等。
杂草获得这样的恶名,估计是现代科学以后的事情。在古代农书上,人们对杂草并不是像今天被人深恶痛绝的。如对杂草的防治,古人竟然用“锄禾”这样的说法,禾是庄稼,怎么除掉呢?原来,锄草的“锄”与除草的“除”不同,前者是给庄稼地松土,兼切断杂草地上不与地下部的联系,同时切断了土壤毛细管,起到控制杂草兼保墒的作用,这个的农活农民一年要干好多次。过去农民一旦锄头拿上了手,就一直到收获。而今天的农活,则是喷雾器一旦背上了肩膀,就一直到收获才停下来。除草剂除草只管灭杀杂草,不管土地的感觉,也不会关心除草剂对于人类食物链的污染,甚至喷洒除草剂这个农活本身就是很有健康风险的。除草剂的毒性很强,从空气中几十米飘过来的除草剂对那些敏感植物还有伤害作用,打除草剂那几天,农民不敢开窗户。
其实用生态除草措施控制杂草是解决杂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人工拔草和锄草都是古老的除草方法,至今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杂草防除方法。直根系的杂草甚至某些多年生杂草在杂草繁衍生长以前拔出,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有研究认为,保持农田一定的杂草生物多样性,在控制害虫、保护天敌、防止土壤侵蚀、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发挥着一定的生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杂草的生物多样性给予适当保护。然而,人工除草虽然是一种最环保的除草方式,但劳动力投入高;化学除草虽然成本较低,但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为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就必须采取合理的除草措施,使农田杂草既能得到控制,又能维持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维持较高的经济效益。
遗憾的是,传统的人工锄草方式,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劳动力短缺,而逐渐减少了。在美国这种古老的技术恐怕彻底消失了,在中国只有五十岁以上的老农民还会锄草。现在使用的是什么技术呢,就是大量除草剂使用,喷洒除草剂的是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和妇女,在美国则是飞机。
化学办法并没有真正控制住杂草。相反,杂草年年用药,年年发生,甚至在美国使用了抗除草剂的转基因技术后,农田里出现了超级杂草。为什么农田里杂草难以防治,甚至除草剂除出了“超级杂草”?这是与杂草的生态习性有关的。
农田杂草大都是一年生植物,它们属于机会主义者,一有空间就去占领,它们对养分需求不挑地段,无论是贫瘠的荒地还是肥沃的耕地,即便是人类不断踩踏的田埂上,只要有机会就繁殖,结大量的种子,并通过多种方式散播到土壤了。那些埋葬在土壤里的种子,一般很难除掉,除草剂对它们毫无办法,即使用火烧,地上部烧光了,但种子还地下还能保留。这就是古人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道理。
生态除草仅斩草除根还不够,还要从种子上控制,就是待杂草结实后人工去除。生态除草怎么做呢?一是要控制种源,不使其结果实,在成熟前后治理;二以草治草,如人工播种有肥效左右的一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占据杂草的生态位;三是秸秆覆盖,利用秸秆中的生化物质对杂草实施抑制;四是人工拔草喂牛羊,但前提是农田里不能有农药,更不能有除草剂。
没有农药和除草剂的鲜草,那些食草动物们如牛、羊、驴、兔、鹅、甚至猪是非常喜欢的。“老牛吃嫩草”讲得就是这个道理。肉牛养殖喂养太多精料容易生病,喂养一些青草后病情就好转了,可见杂草还有草药的功能。四十年前,山东农田里杂草很少,那些杂草哪里去了?竟然是我们这些孩子加上部分妇女控制住了。小时侯,我们放学后,背上筐就去拔草或刨草,1000亩地里的杂草还不够生产队40头牛填饱肚子的,再加上青壮劳动力反复锄草,在人民公社期间,根本没有听说过杂草危害这样的事情。
现在的留守农民以老人妇女为主,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省事。10元一瓶的除草剂,一会儿的功夫,就喷洒到庄稼地里了,几乎可以管一个生长季节,在这样高度省力的诱惑下,谁还愿意花70元雇人去除草呢?要是成了草荒,一亩地雇四个人干一天才能除一遍,花费就是280元,不可能有人傻到放在省事的活不干,会出以前的傻力气。
然而,对于化学除草,我们目前还不能乐观,尽管除草剂暂时占了上风,但其中的生态与健康代价并没有人认真计算过。2013年6月8日,美国《食物与化学毒理学》公布泰国科学家惊人实验结果,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玉米、油菜捆绑使用的草甘膦除草剂农达中的活性成分草甘膦,具有雌激素作用,而且在一万亿分之一超低微量浓度范围促进乳房癌细胞增殖。
泰国科学家的该项研究,有助于解释,法国科学家不久前做过的长期喂养极微量草甘膦除草剂与转基因玉米研究中,发现巨大的乳房肿瘤的致癌机制。该项发现打破了过去认为“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低于某浓度水平无害”的过时认识,揭示了草甘膦这样的有毒有害物质,恰恰在过去难于想象一万亿分之一超低微量范围,具有很强内分泌干扰、性激素干扰作用。
参考阅读:泰国科学家震惊论文:超微量万亿分之一浓度草甘膦致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17e9d0102e8ab.html
上图:人工除草这个古老的技艺几乎在农村绝迹了,只有老人和妇女还会使用。
中图:化学除草后成为光板地,雨后易造成水土和养分损失,耕地退化。
下图:被除草剂伤害的玉米叶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6 2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