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本周开始 就算是正式开始读研生涯了~ 有些许期待和兴奋 也有不少担心和顾虑~ 通常自己是利用排便时间或等车等时间混迹于小木虫论坛 对于很多研究生的科研生活也算是了解了不少~若仅用两个字来概括形容的话 那就是:抱怨~ 自己也要开始读研搞科研了 是不是应该 也会忧虑自己未来会遇到个极品导师?无语的师兄师姐和糟糕悲催的实验工作室环境?毕业无望而延期甚至退学跳楼?博士毕业或博后出站后结果因出身问题而就业工作无望?中国充满功利与利益的科研环境和早已走向下坡路的国内科研体制?是不是自己也会不得不为了SCI量“坑蒙拐骗”呢?······有时候漫步在校园里看到那么多辛辛苦苦为了所谓的梦想和目标的学弟学妹们还在为考研应试做准备的时候 心中有种不敢透露的滋味 不知其是福还是祸~ 悲观的说到这里~ 但在目前来看 自己这里的状态还是不错的~ 吴老师为首的导师团队还是挺强大的 师兄师姐也都很nice 自己有个很适合自己的工作室 剩下的就是希望能够如期的完成导师交代下来的研究学习计划和自己制定的学习生活计划!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就是我发现那些发帖抱怨自己的科研处境的研究生或者被吐槽的极品导师等 看了其专业后似乎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他们都是要在实验室环境里做科研的~ 是因为课题项目都会和钱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还是何故呢?这个问题可以做个调查研究下 成文发表~ 幸运的我是搞理论物理的····
吴老师说得很对!我应该自信~ 我很自信~ 我相信能坚持下去走好这条道路的~ 有人在科学网上说本科的科研经历其实仅仅锻炼的是动手能力~ 我想说的是未必~ 大二后期开始 就经历了为期一年本科学校的科研创新项目 虽然看上去和各种国家基金什么的显然不是一个数量级~ 但是我们团队也经历过科研计划的制定与完善 自学全新领域的知识和计算机语言 广泛涉猎相关期刊文献···~ 还顶着大重庆40°以上的高温在实验室里苦逼的测试模型器件 天天碰壁 测试结果不理想 大大的打击自信心~ 就如同一哥们说起那个月的日子 简直是除了跳楼 什么悲观的想法都想过~ 那还不是坚持过来了嘛!
其实对于我这还是准研究生的应该没什么资格谈科研 但是就算是从一个略知一二的外门汉角度看 也会看出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在看人们谈论一个人的科研经历及近期的科研工作或者科研水平的时候 都会以一个叫SCI或EI的数量及其影响因子来作为一个基本上唯一的评定标准~ 后来经过仔细的调查 原来是个国外的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情况~ 当某个标准成为唯一评定标准的时候 这个机制就和中国标榜的应试教育情形一样了 结局就是人们会不择手段 会不惜一切力量和可能的达到这个标准~ 我在想 为什么不是具体提及自己的那些论文的质量 或其对相关领域的创新点或推动作用呢?只要对其闪光点科普性的介绍 也可以达到普世理解的啊~ 比如自己在本科阶段的一次科研项目经历里 在自学阅读图像处理相关文献的过程中 发现有一篇里面提到了一个想法和量子力学的特点非常相近 可以拿来对比引申~ 于是就写了一篇论文 未发表但是正赶上重庆首届的物理竞赛 就投了出去结果一等奖吧~ 论文想法就是把势肼阵的深度与数字图像中的像素点对比(成正比)为假定 然后算其粒子的位置几率 得出的结论是全新的 并且是很适合并可被理解的应用到图像处理技术中的~ 另外还有一篇未发表的成文 题目是关于摄像机标定的 起因是由于对网络上的3D涂鸦产生了好奇 于是就自学了下透视学原理 推算了地平面和视平面的坐标变换关系 并用3D-CAD模拟验证了 给3D涂鸦爱好者提供里一种理论层面上量化工作的绘画方式 并且其公式要比计算机视觉里那种复杂矩阵的标定方法简单易理解得多 其实其中的数学只要高中立体几何就够了~ 总之就是想说奇怪 光看着别人的文章里硬生生的各种投稿数字和因子 感到非常无趣 非常功利~ 虽然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很难会产生直接引起科技科学革命的文章 但是让别人不了解你的某文具体贡献之处 只是简历中那些硬生生的“分数”呈现出来 这不得不让人又联想到了纯粹的应试教育的“唯分数论”了~
更新就到这里了~ 希望自己能继续在这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上走长 走好~相信自己 没得问题撒~
来自博客http://wctttty.blog.163.com/blog/static/3753490220128171153596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9 1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