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 致 学 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chuanbo .................................................................................... 科学史-科学期刊史-科学传播史-期刊传播学

博文

姚远:《北直农话报》的科技传播创获

已有 2348 次阅读 2010-9-6 23:32 |个人分类:团队发表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北直农话报》, 直隶高等农业学堂, 日本农学, 期刊传播学, 中国农学史

《北直农话报》的科技传播创获
姚 远1,2,王 强1,2,陈镱文1,2
(1.西北大学编辑出版与传播科学研究所; 2.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西安 710069)
  摘 要:基于期刊传播学原理,对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创刊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的《北直农话报》半月刊的农学传播创举作了系统研究。认为该刊是历经三朝,相沿至今的中国农学期刊中连续办刊时间最长的惟一百年老刊。其农学传播创举:一是创造了面向乡绅、野老田夫,将课堂与田间相结合,将学校教育延伸至社会教育的正确办刊策略;二是选择了以继承中国传统农学为己任,基于雄厚日籍师资条件,经由日本输入西方近现代农学知识和技术,并将其融入中国农业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定位;三是建立了有效的发行传播网络,达到“月销两千二百余份”的好成绩,成为清末科技期刊最为成功的发行传播范例之一。
关键词:《北直农话报》;直隶高等农业学堂;西方农学;日本农学;期刊传播学;中国农学史
中图分类号:G239.29      
参考文献:
[1] 袁世凯.批拟开办农报并拟工徒人役开办夜课缘由(光绪三十一年十月十六日,19051112)[J].北直农话报,1906,(6):29.
[2] 姚 远,陈浩元.泛期刊学的概念与定义[J].编辑学报,2005,17(1):1~3.
[3] 姚 远.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34~240;423~437.
[4] 姚 远,王 睿,姚树峰,.中国近现代科技期刊(1792-1949)[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481~491.
[5] 宇文高峰.姚 远.《北直农话报》的刊物特色及其社会作用[J].编辑学报,2004,16(5):329~330.
[6] 黄金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1):1~4.
[7] 编 者.本堂监督赴东调查回来了[J].北直农话报,1905,(2):45.
[8] 玉 生.栽桑适地[J].北直农话报,1906,(6):19~22.
[9] 编 者.本报改良广告[J].北直农话报,1907,(10):期末.
[10] 增方伯.在直隶农务总会本年三月二十三日第一次开会时的演说[J].北直农话报,1907,(9):27~28.
[11] 慕 韩.植物病理学[J].北直农话报,1906,(6):24~28.
[12] 凤 楼.俄国的农事教育(译自日本北海道《农会报》)[J].北直农话报,1906,(6):35~38.
[13] 黄 璟.《农学报》小引[J].北直农话报,1905,(3):1.
[14] 袁世凯.批据敝堂会禀两班学生编译农话报简章请提倡饬属订购缘由[J].北直农话报,1906,(11):48~49.
[15] 北直农话报社.北直农话报简章[J].直隶教育杂志,1905,(13):1.
[16] 编 者.筹办义捐[J].北直农话报,1907,(9):17.
[17] 王观察.会办王观察报告[J].北直农话报,1907,(9):1.
[18] 王树善.说《农话报》为农学会之起点[J].北直农话报,1906,(4):1~2.
[19] 保定阅报处.简章[J].教育杂志,1905,(9):60.
[20] 苑朋欣.清末直隶的农业教育[EB/OL].http://www.pep.com.cn,2005-03-07.
[21] 河间府.详中学堂监督禀请设广育学会参附研究、阅报文并批[J].教育杂志,1905,(10):9~10.
[22] 束鹿县.创设研究时政馆请立案禀并督宪袁批[J].教育杂志,1905,(1):26~27.
发表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6141-14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69915-360151.html

上一篇:陈镱文,姚远:杜亚泉主编三刊及其科学传播实践
下一篇:姚远:《北直农话报》的白话科技传播语言研究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