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文重贴:
(三)康德的先验哲学与科学哲学
针对机械主义的决定论和经验主义的不可知论,康德提出了一个折衷的观点。在他看来,世界既非由上帝或者某些确定的法则完全决定的,也不是完全不可把握的。宇宙有其内在的运行机制,但人所能够知道的世界只是它通过人的感性活动展现给人的那一部分。宇宙的其它的部分,如未来世界,是人的感性活动所无法触及的,从而是不可知的自在之物。康德并不反对人们去积极地探索未知世界,他只是提醒人们注意两点:第一,任何理性的判断或行动都不应超过感性活动所能检验的范围,第二,做事必须符合良心。
康德自称为先验的唯心主义者,他也被很多学者划归为二元唯心论者和不可知论者,但那些学者似乎并没有真正理解他。康德自己说:“一切纯正的唯心主义者……他们的论点都包括在这样的一个公式里:凡是通过感官和经验得来的认识都不过是纯粹的假象,只有在纯粹理智和纯粹理性的观念之中才有真实性。相反,一贯支配和规定我的唯心主义的原则是:凡是单从纯粹理智或纯粹理性得来的对事物的认识都不过是纯粹的假象,只有在经验之中才有真实性。”
康德的意思是,尽管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总要通过自己的感官,但我们的知识并非来自对感觉材料的消极的接受,而是来自意识对感觉材料的主动的综合。这种主动的综合是按照一定的先验的感性直观方式和知性判断方式进行的。这些先验的认知方式包括时间、空间、范畴、理性的判断和推理形式等,其根源是人所共有的自我意识的综合统一能力。它们不依赖于感觉材料,但却只能被运用于感觉材料,而且只有在被人运用于感觉材料时才是有效的。因此,尽管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感觉会有所不同,共同的认知方式仍然能使人们得到关于事物的相同的、从而是真实的和客观的经验知识。
然而,人对事物的认识毕竟是在人与事物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这使得人的认识必然打上人自身的烙印,因而不可能是对事物的公正的、完全的认识。即使人能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设想,制造出和自己的预期完全相符的新事物,也不意味着人已经完全认识了这个事物。这是因为在永恒的物质的运动当中,该事物和包括人在内的其它事物的关系还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完全把握这种变化是不可能的。比如,人能够制造出核武器,但核武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不是在人把它制造出来后立刻就被人所认识到了,直到现在,人们都无法知道核武器将在何等程度上改变人类未来的命运。
这样,感觉一方面是客观的,一方面又是不全面的,因此不依赖于感觉的事物的本质,即自在之物是不可知的。但是,康德并没有否认自在之物的客观存在性,而人的主观能动性总是使人不断地设法去寻求对它们的认识和利用。康德并不想打消人们的努力,只是在他之前,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理性,即在感性直观和知性判断的基础上运用纯理性的演绎方法寻求对未知事物的认识,并以自己的推理结果为正确的结论。通过四个著名的二律背反命题,康德证明,一旦离开感性的手段,以纯理性作演绎推论,就会产生自相矛盾的理论。对于这些相互矛盾的理论,理性既无法证明其真,也无法证明其伪,谨慎的办法是,都不要相信它们。
既然理性不是绝对可靠的,那么人们应当如何在认知过程中使用理性呢?康德认为,我们只能在感性手段所及的范围内使用理性,而不能让它的使用越出可以被经验检测的范围。因此,任何类似上帝是否存在的形而上学的思辩都是无意义的。从已知的经验中得到的理性知识和工具并非不能用于探索未知,但只应作为指导行动的假说,而不是行动必须服从的绝对真理。在应用过程中,理性知识和工具不能脱离感性知觉的经验范围,应随时接受感性手段的检验,并应随着经验知识的变化而变化。这意味着任何绝对的、机械的自然或社会法则都是不存在的。
总之,康德的理论同时克服了机械论和怀疑论的缺陷。针对机械论,康德有句名言“人为自然界立法”。人们所认识的这个共同的、丰富的感性世界不是由人之外的、绝对的规律或上帝决定或创造的,而是宇宙的自在之物和人的自在之物通过人的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法则和工具,包括理性认知手段本身,都是有局限的,都只能适用于一定的经验范围。针对怀疑论,康德承认感觉是变化的,但这种变化不是虚幻的,而是真实的。理性虽然不是绝对正确的,但却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先验的认知方式,而不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这样,非机械的感性世界为人提供了无限的可供选择的机会,而理性则能够用来整理经验知识并提出新的假说,并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不断深化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到此为止,康德实际上提出了一个从感性、知性、理性、再到感性的认知模式,即后人所提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从表面上看,他似乎解决了人能够知道什么以及人应该做什么的问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感性手段虽然是真实的,但未必总是可信的,基于有限的经验知识的逻辑推理也不见得能够给人们指明行动的方向。康德很清楚这个问题,他的解决方案是诉诸人们的善良意志和道德自律。他主张建立道德形而上学,在那里,宗教信仰不再是理性之上的绝对法则,而是需要经过理性权衡的辅助性的道德公设。但是,指望每一个人都能自动地成为有理性的道德高尚的人只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的空想。
简言之,通过否定纯粹理性思辩的绝对性,康德摧毁了形而上学的基础,同时也使理性摆脱了形而上学的束缚。在与信仰分离之后,理性不得不回归到感性经验,从而推动理性与感性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理性与信仰的分裂使理性迷失了方向,失去理性支撑的信仰也成了空中楼阁,这为后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康德哲学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哲学。在那里,人是理性的、在一定范围内自为的人,而不再是被精神的或物质的上帝决定的人,也不是只能怀疑一切的无力的人。自在之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人可以在经验的基础上寻求对它的认识;自在之物是无法确定的,因此人能够而且应该理性地选择它展现给人的面貌。尽管人仍然无法知道世界的未来走向,但只要人拥有可靠的感性手段,人就能够通过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到感性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不断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以波普尔为代表的科学哲学实际上介于经验论和康德哲学之间。科学哲学不承认自在之物,只是笼统地认为世界是无限可知的,这就为独断论和常识主义留下了余地。科学哲学接受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模式,但只承认可重复的以及符合逻辑理性的实践和认识,因此只能是“对可言说者言说,对不可言说者沉默”。科学哲学不接受绝对命令,这使得现代科学部份地迷失了方向,也导致公众对科学的怀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7 18: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