跬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uibu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成功源于积累。

博文

关于这场网络之争,一点片言只语的感想

已有 3170 次阅读 2010-11-5 11:55 |个人分类:研究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这些软件我都不用或不常用。但通过各种报道和评论,感觉是大家(一些网民、专家)对问题的分析还是肤浅,就象中国的科研一样。直觉就是,在这里,你只要隐藏好了,坏事都无所谓的。大多的讨论都没有技术含量,很多人只是在宣扬自己的大道理。。。 其实好人、坏人用不着讲那么多大道理,事实说话就好!

【转】补贴一篇科技日报文章  有点意思!

科技日报:互联网隐私何处相托http://tech.sina.com.cn/i/2010-11-05/16304833928.shtml

科技日报:互联网隐私何处相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5日 16:30  科技日报

  陈雍君

  最近经常上网的朋友肯定注意到,国内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商腾讯公司与互联网安全产品供应商奇虎360公司正在以用户隐私为焦点隔空斗法,进行着针对互联网终端用户的激烈争夺。

  此次争斗的导火索始自360安全软件突然通知上亿的国内用户,称腾讯公司的QQ聊天软件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扫描用户隐私文件。随后两家公司先是打口水仗,接着又把战火引向用户的电脑桌面,软件拼杀你来我往。其实一片喧嚣背后,无非是争夺终端用户、寻求利益最大化的商业战争罢了。谁赢得更多的终端用户数谁就最终赢得了互联网。而我们所有互联网个人终端用户,无一不是被争取的消费者和利益单元——但是,话说回来,我们终端用户的个人隐私,究竟谁来保护?

  互联网飞速发展到今天,个人电脑用户的网络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需求已日渐突出。在线购物、网银账户、商业文档、设计创意、私人相册、通讯记录、信件账单等等,这些都是行使公民个人隐私权的范畴,不应因其电子化存在而受到侵犯或忽略。但是这些个人隐私究竟处于怎样的环境之下呢?

  过去,我们凭借着良好的使用习惯、防范意识和更高级别的密码,一般可以信任自己所处的网络环境是安全有效的。但是今天看来,随着在线应用形式不断丰富,用户几乎完全暴露在网络监视之下。当你打字,输入法软件记录着你的使用习惯;当你浏览,旁边显示着根据你阅读内容推送的广告;当你存储或者下载,杀毒软件已经开始对文件进行扫描分析。试问你还有何隐私而言?怪不得有人说,今日的互联网没有隐私。

  真的该把个人隐私安全问题摆到桌面上来认真思考了。这肯定是腾讯和360之间商业大战带给普通上网用户第一大的好处。可是除了少数对电脑技术特别精通的人之外,绝大部分网民哪有能力辨别应用软件和网络服务究竟在自己的电脑里做些什么?矛盾就在于,用户除了指望它们能够自律地只做本职工作而不读取私密,就只剩下拔除网线这一种办法。而对那些声称能够监视和阻止别的软件读取隐私的软件,用户又拿什么来辨别呢?

  我们可以把围观腾讯和360之争当作对中国互联网现状的一次考察,却无法指望从争斗中看出谁更关心用户的隐私保护。当下的现实情况是,目前互联网用户的个人隐私根本毫无所托,只能靠着自己不断丰富的对敌经验单打独斗,或者干脆就没有隐私。在没有隐私的环境下谈隐私保护,似乎有些搞笑。但无论你是多么的默默无闻,无论你的个人隐私是否摊开在公众面前也无人问津,作为一个享有宪法赋予各项权利的守法公民,你都有保护你的隐私不受侵犯的权利。而你享有的这一权利,绝不以环境是否能够保障这个权利而消失。再小的隐私也是隐私,就比如写给女友的一封情书,在最终完稿之前,你愿意给谁看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9645-380645.html

上一篇:【团队发表论文】基于GeoWeb2_0的村镇民俗旅游电子商务设计与实
下一篇:这台Compaq电脑又预料中的出线操作系统损坏了
收藏 IP: .*|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1: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