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与科学普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instein

博文

警惕新时期的伪科学 精选

已有 12422 次阅读 2017-6-16 08:47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伪科学, 科学素质, 朱清时, 耳朵识字

按:拙文刊载于今日《科技日报》“科技话题”版,题目作:有一种伪科学,更具迷惑性(见: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7-06/16/content_371524.htm?div=-1),感谢该报“嫦娥副刊”陈莹编辑的推荐。发表时编辑有删改,下面为原文。今年2月27日,笔者曾发过“警惕呀,新时期的耳朵识字”(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1927-1036337.html),可算该文的姊妹篇,有兴趣者一并参考。

1878年,恩格斯写了一篇文章《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在这篇文章中,他讽刺和揭露了当时已经陷入伪科学泥潭的三位大科学家,而且从根源上分析了他们从事伪科学的原因。正是由于他们片面地强调与依赖感觉经验,极端轻视理论思维,因此执迷不悟到了可悲的地步。近140年过去了,如今再读这篇文章,不但不觉得过时,反而觉得更有现实意义。新时期的伪科学不过是罩了一件新颖的外袍,本质上并未改变。

恩格斯当年批评的三位科学家,都大名鼎鼎,他们分别是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克鲁克斯(William Crookes)和策尔纳(Johann Karl Friedrich Zöllner)。华莱士是英国著名博物学家,早年因独立于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理论而闻名于世。克鲁克斯是英国大物理学家,他是铊元素的发现者,阴极射线研究中知名的“克鲁克斯管”便是以他命名的。策尔纳是德国天体物理学家,是“光度计”的发明者。那么他们当时搞什么伪科学呢?原来那时欧洲唯灵论盛行,不但认为存在着独立于客观物质世界的“神灵世界”,而且还存在可以沟通两者的“灵媒”,更离谱的是这些科学家要用物理实验去证明这种神灵世界的存在。这正是恩格斯讽刺的“最清醒的经验主义者陷入了最荒唐的迷信之中”。


大科学家克鲁克斯画像

“神灵世界”的伪科学闹剧折腾了一阵子,后来逐渐式微。但大科学家亲自参与和鼓吹伪科学的现象并未绝迹。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初,以四川大足县(今属重庆)一位叫唐雨的儿童具有“耳朵识字”的特异功能为始,掀起了一场全国范围的“造神运动”。“人体特异功能研究”成了新时代的“灵学”。一些大科学家再次被粗浅的“经验事实”所蒙蔽而成了伪科学的俘虏,不但为之摇旗呐喊,而且尝试在科学研究中为之谋求新的广阔天地,提出“人体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个大门类(指钱院士)。20世纪末神州大地上遍地的“神功大师”便是人体特异功能热潮的直接后果。

近年来,我国某位科学院院士在数次公开演讲中(按:朱清时院士),用个人的自我体验代替可重复的实验检验,把量子物理中的新奇现象解释为意识是客观世界的基础,把佛学用语牵强地与物理研究的结果相联系,以证明两者“共通”。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的某些节目(见文首另一博文)也改头换面包装和推出了些许“耳朵识字”类的节目。凡此种种,与140年前欧洲那些灵学大师们没什么两样,认清伪科学的真实面目,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是当前我国科普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那么为什么大科学家也搞伪科学?公众如何辨识伪科学?毋庸置疑,大科学家都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但科学知识仅是具备科学素质的一个方面,或者说一定的科学知识是具备科学素质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门类划分趋于细密,在某一方面的专家、院士,在另一方面可能与公众一样所知甚少。因此,大科学家搞伪科学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和普通公众一样是一种常见社会现象。只是由于大科学家声望高,因此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后果较一般公众严重。谈到辨识伪科学,需要知道什么是“伪科学”。通俗地讲就是把非科学的东西包装(伪装)成科学。前文提到的“灵学”、“人体科学”就是如此。辨识伪科学需要掌握以下三条准则。第一,眼见不一定为实。这条看似普通,实则非常关键。许多大科学家向伪科学乖乖“投降”就在于此,他们惊诧于伪科学骗子表演的惊异结果,往往信以为真。殊不知那些表演要么有托儿,要么暗藏机关(按:王林“大师”能“征服”那么多人原因也在此,与当年的诸多大师一个路子)。第二,特殊的声称需要特殊的证据,而且声称越特殊,需要自证的条件越强。比如一个人声称他发现了地球除了月球外另有一颗天然卫星,而且还“算出”了其运行轨迹,那么他需要提供充足的证据自证其结论。第三,科学的普适性,要经得起重复性实验。比如前文提到的耳朵识字,不能只在某人家里表演(才能奏效),或者只能在心情好的情况下奏效。否则,有理由怀疑其真实性。

科学史上的确有过令人无比向往的辉煌年代——科学革命,比如16-17世纪的第一次科学革命和19-20世纪之交的第二次科学革命。但是我们不应忘了,在人类科学探索的漫长历程中,大部分时段风平浪静,“革命”只是拓展了科学研究的视野,但不足以让这首巨轮改变航向。量子力学改变了我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但牛顿力学依然可以把卫星送入既定轨道。因此,当下一次伪科学的惊悚宣称再次鼓噪在你耳旁时,警惕呀,它们只是又罩上了新的时装。


当年广场上的神功热潮(许多就是邪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1927-1061063.html

上一篇:批一本粗制滥造的书——《科学的奇迹》
下一篇:再说国际科学史、科学哲学类期刊的排名
收藏 IP: 219.143.155.*| 热度|

46 李颖业 尤明庆 李泳 李伟钢 王大岗 王从彦 文克玲 冯大诚 李学宽 周浙昆 杨顺楷 徐令予 朱晓刚 迟延崑 朱豫才 何宏 强涛 黄荣彬 刘炜 晏成和 余昕 章雨旭 贺玖成 姜咏江 罗祥存 刘全慧 张华容 马德义 鲁学星 刘钢 叶苍 王又法 高峡 汪晓军 lrx nipy shenlu aaa23567015 huaihain12345 wqhwqh333 xlsd Global001 rinixianren aliala gaoshannankai bridgene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7: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