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论文署名之非议
科研论文是用来科研交流与传播的,但论文的发表作为科研成果的一个标志性结果,科研成果的获得、写作与发表,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合作。于是,除了单独作者外,自然产生了论文作者的署名问题。
但凡署名,就有顺序。
如果认为,所有作者的贡献都是均一的(单独作者就是一个特例),那么按照姓氏笔画、拼音字母,无可非议。
但更多的情况是,一篇论文的贡献,从多个实际的角度讲(科研成果产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众筹过程),所有作者的贡献未必均一。
因此,就衍生出第一作者、通信作者。这种做法,其实,就是满足科研成果贡献的不均一的标注需求。
但实际上,很多科研成果的产出,对作者的贡献度量,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界定过程。
但科研成果的发表与传播显然是第一位的。那么署名的本质,就在于首先要服务于科研成果的产出,或者说,科研合作的持续。因此,根据实际科研成果的产出过程,出现共同第一和共同通信,对于科研合作的开展和科研成果的产出,并没有反推力。
当然,在科研成果发表后,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与价值使用,属于后续的附加价值的使用范畴,虽然说是第二位的,但其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但不论如何,从科研成果使用评价的维度讲,其本质的目标仍然是服务于有利于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和科研成果对社会发展的价值体现。
而显然,对于科研成果的科学评价,将会促进科研合作的高效开展和高质量科研成果的持续产出。
附录一篇发表论文的署名示例:
Semi-analytical Industrial Cooling System Model for Reinforcement Learning, 2022
Yuri Chervonyi*,1, Praneet Dutta*,1, Piotr Trochim2, Octavian Voicu1, Cosmin Paduraru1, Crystal Qian2, 3, Emre Karagozler1, Jared Quincy Davis1, Richard Chippendale4, Gautam Bajaj3, Sims Witherspoon1 and Jerry Luo1
*Equal contributions, 1DeepMind, 2Work done at DeepMind, 3Google, 4Work done at COMSOL
Corresponding author(s): cyuri@deepmind.com, praneetdutta@deepmind.co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5: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