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巫演讲中的一些技术性反馈
1. 小巫在演示用身体节奏来学习数数和乘法表时,后面附加讲了一位不善数学的儿童,使用此法后非常兴奋的经历。不过,说完此段后,最好稍作解释,说明擅长数学的儿童,也是需要这种方法的。
否则容易造成误解,以为华德福这种数学教学方法,仅是针对于弱智儿童,或不善数学的儿童。后面的听众提问,就反映出受到了这种无意中的误导。
对于不善数学的儿童,这种方法确实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数学,此处最好稍加一句,作为点睛之笔,即,为什么这种方法,会比其他方法有优异之处,答案是华德福的身-心-脑理论。
对于擅长数学的儿童,这种方法的作用是,可以将涌到儿童大脑的能量,拉回到身体,使身心脑不致分离过多。分离过多,即使是大人都会出问题,如陈景润,更何况孩子。现代数学家们,都非常注意锻炼身体的,有很多人也非常愿意做家务,从而得保高寿,如跟陈景润齐名的王元院士,现在80岁了,还参加我们的讨论班,还做报告的。
2. 小巫,在讲述其儿子学习路程类应用题时,说明了她的形象的解决办法(加2个小人,具体测量)。不过,她没有很清楚地说明,她的做法,对于她儿子来讲,是最优的,另一个“角度”问题也类似。
实际上,确实可能有更优的解决方法,即,Moore教学法,要点是,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去自己探索。老师所作的应该是,观察学生,并在学生疲惫阶段,注意力下降的临界线上,给予适当的阶梯性提示。
Moore教学法,在美国已经逐渐开始普及,原因是Moore本人,就教出了三位美国数学会会长。
数学,归根结底,是要鼓励孩子的自我探索精神。任何大人代劳的思考,不管想多少花样,其实对于学生的本身数学能力,帮助不会太大。在这里,反而是帮的越少,花样越少,学生的进步可能越大。
3. 小巫,在用绳子演示模10完全剩余系中的乘法时,可能需要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然。这实际上是初等数论课程的一个定理,估计在新课标中,已经由大学下放到了中学。
我就担心,万一一个天资特别聪颖的孩子,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问问这个绳子游戏背后的道理,老师将如何面对。
实际上,这种情况是非常可能发生的。
数学,关键的是敏感度,是对未知的敏感度。有些天资聪颖的学生,这方面敏感度极高,但是问出问题来,普通的老师答不上来,反而斥之为怪物,让同班同学们一起笑话他。非常遗憾的是,传统公立学校中,这样的事情确实是有的。
所以,数学老师,最重要的精神,是揭示未知的精神,和学习的精神,如果老师本人没有学习和探索未知的精神,只是教而不学,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甚至也阻碍学生发现),可以想见,他们是不会带出多好的学生出来的。
4. 这些用游戏学数学的活动,跟传统的数学课,有什么关系,它是否能取代传统的、抽象形式的数学课程。
我的答案是不能。因为,它们本来就不是一个东西。传统的数学课程,更重视的是,让学生们掌握人类公认的数学符号系统,将符号系统,与其天生的数学思维相联络。现代心理学已经有实验证明,我观察自己的孩子也发现,他们天生地知道1+1=2,1+2=3,但我的孩子,刚开始的时候,不能使用人类公认的数学符号系统,他自己会用他的讲法,比如1和1是2,所以,大人所作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和”改成“加”,把“是”改成“等于”而已。
当然,内容逐渐升上去后,难度会增加,但我们是不会试图教一个猩猩抽象的数学的,因为它们不可能有内在的数学思维,但是,孩子们有,所以我们才能教。
所以,这个层次的训练,是数学游戏所无法取代的。但是,数学游戏有另外的好处,即,可以把孩子们,从抽象中,再拉回来,让身-心-脑重新整合。这对幼小教育,当然是非常有意义的。
很显然,老师们将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如何布置课时,使得课程均衡。既有传统的抽象化符号系统的训练,又能够联系于实际,联系于身体,联系于心灵。
小巫的示范,主要还多是游戏和身体,实际上,华德福乃至现在不少数学家、政治家,都认识到,数学对培养人的情操,也是非常有用的。我看到的那本书,Active Arithmetic (by
Henning Anderson),其中一种操作方法,有点格式塔心理学和曼陀罗的味道,确实能对人性的整合,有好处。
当然,这又会增加一份课时安排的难度,需要更巧妙地处理。如果做的不到位,甚至用数学游戏,完全替代掉传统的算术练习,那么学生将来很难发展更高阶的数学,专业程度反而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