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常儿童为什么也会被淘汰?
王永晖
本文说到的,还是那种真正的超常儿童,真正的数学小天才。我结合遇到的例子,稍微说说,不一定说全,因为大千世界,不成功的路径有很多种,也没法说全。
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不坚持自主学习,被家长给误导歧途。
自主学习,是我们科学界对成才的共同认识,在科学家们中间,获得这种共识很容易。譬如,我们系一位教授,私下里说,自己年青本科生的时候,从来不听课,都是自学看会的。
这种情况其实很普遍,我也是的。当然,当年资深教授们上课,很有心得的课,则还是去听的,甚至有的听过两遍。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超常教育的领军科学家,施建农教授,也强调的是自主学习。这跟普通的教育界文科人士是不太一样的,科学界出身的教育关注者,把这一点儿,是放在首位的。
可惜的是,很多中国家长,不懂这里面的意思。自主学习,不是不要老师的学习,大多数还是需要老师指点和把关的。
自主学习,也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如果比较笨,个性比较张扬,比较喜欢瞎搞的,也不适合自主学习,家长以为孩子在那儿学了,在那儿自主了,其实是瞎搞,啥都没真正会。
全中国,能靠自主学习学到大学微积分层次,初中阶段就能达到的,那种真正能够达到的,应该全国能有几十人,但是,很多因为家长的原因被淘汰了。
对于这种资质特别高的孩子,自主学习的成份可以相当大,因为,直到微积分学力之时,他们都还可以完全做到,可以自己指导自己,自己教自己,甚至比绝大多数中小学老师,培训机构老师,要教的还好。
我就有幸遇到这样的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很成功,入选到清华大学丘成桐项目
另外一个,北京孩子,我觉得其能力,在某些角度来看,甚至不亚于李宣佑,可惜的是,因为他身在大城市,反而有了被家长误导的各种培训机构资源。
李宣佑没有被误导,也并不是家长有多高明,而是身在云南边境小城市,根本找不到能够教他的培训机构。
很多数学小天才,是在表露了相当的天资之后,才被家长们发现和意识到的,这些超常儿童的表现,也给他们家长巨大的压力,生怕耽误了自己的孩子,于是到社会上找资源。
李宣佑的妈妈,做了好几个对的事,见那篇文章里面的各篇链接。
北京的这位小天才呢,因为身在北京,所以,家长可以找到各种线下资源,结果,孩子本来是在正确的自主学习的道路上,跟当初的李宣佑一样。
但是,李宣佑因为身在边境小城市,找不到培训机构,反而就能够继续在自主学习的正确道路上,继续奔驰,学得很快,自由地奔跑在数学的天地中。
大城市的孩子呢,一旦表现出天资,家长们就要往培训机构送,结果,反而把他们,从正确的自主学习的轨道上,拉脱轨下来了,效果很不好。
现实中极为可能的情况是,这些孩子们,自己教自己的效果,真的有可能比培训老师们好很多!
为什么呢?因为那些培训老师们,很多自己并不会解题,那些讲出来的题,是他们背下来的,死记硬背,这种教学,只会耽误孩子。
数学上的教学,其思路本来很简单,就是要推理,要理解,不要死记硬背。但是,真正做下来很难,因为,孩子们的老师,大多数就是这个水平,也就把孩子们教成这个样子。
我的那些本科生就大抵如此,虽然从大一开始就遇到我,但改起来很困难。而且,但凡有稍微学的好一点儿的,改过来的,等到上研究生时候,又不学师范了,其实只是学的相对好一点儿,离成为数学家的资质还远着呢,做做师范其实正合适。
数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就面临的是这种困境。
学习数学的动力,从哪儿来的呢?其实,跟人生的动力也差不多,就是不能圈养!
我和朋友,曾经去过一次金海湖游玩,里面有皮划艇,我们兴致勃勃地买票,两人开始划之后,很高兴,望着远方的青山,就要划向那里,结果,才划了几百米,就被湖中的管理船只叫停,只能在这几百米的范围内划,必须限制在这个范围。
剩下的时间,我俩就意兴阑珊,再没劲儿划了,也根本没法像开初那样划的那么快,只好悠悠荡荡。
学数学也一样,要看到远处的风景,有着奔头,有着意境!
孩子本来已经上路了,已经成为数学小天才了,但是,因为家长知道孩子是数学小天才了,却因此不当操作,把孩子拉脱离他本来已经上路的正轨,这种情况,可能在中国当前社会环境下,不止发生过一两例。
所以,初中阶段的数学天才们,就没那么多了,跟我们国家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的话。
再加上师资的问题,情况就更为严重。譬如,用图形单位来表示,2/5,3/7,即使孩子并不知道分数这个概念,但是能够看懂图示,然后,自己把这两个数的大小,用推理来证明,这对于小学高年级学力,天资比较聪颖的孩子们,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可是,数学系师范专业的硕士生们,不一定会证,也就是硕士生们,是比不上这些小天才们、超常儿童的,那怎么来教,老师只会照本宣科,死记硬背,其实自己从小到大都没做会过几道题,那就没法当一个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小天才们,只会是误导。
是为记!
希望超常教育界的老师们和家长们,可以把这种实情,广为传播,避免新一代的小天才们,被误导被脱轨。
延伸阅读:科学网—一名美国中学 “老师”培养了3名诺奖得主(修订版) - 严家新的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