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教学的结构:尤其是低年级阶段
王永晖
这个教学结构,主要是从“动作”上来区分的,共分为三大块:
读书
作业
研讲
读书,又分为两块:
预习
复习
我在周三的课堂上调查,全班40人,预习本节Group Action的同学只有一人,全班学习用功的同学,不止一人吧。这就说明,不是用功和勤奋的问题,而是认知问题,这已经是大二了。
预习,对于我们同学的意义,在于开启自学的第一步,大学的意义,至少是学术上的,就是教会同学们读书,自己能把书读下来,而不是老要听老师讲才能学下去。至于研究生,就是把文章读下来,不光会读,而且要会研究,琢磨出道道了。
我们首师大数学系的同学,为什么考研率总是只有30%呢?不少同学高中上来,精神很疲惫,大一不好好学,想着大三复习,至少首师大本系可以考上吧,不是说,首师大数学系在全国数学系里面已经排名到第9位了么,也不错啊。
有意愿考研的同学,其实是有80%的比例,而且近年来越来越高。
首师大的考研,相对容易很多,有好些通过笔试的同学,在面试的时候,我问他们行列式的定义,竟然有一半10多个答不上来,这样的同学我们也招了,大家可以想见有多么容易了。即使如此,本校同学里面仍然是只有30%才能考上研的,考研名额很多给了外校学生。
为什么呢?大一不好好学的同学,不仅仅是在知识上落后,更是在读书能力上落后,大三自己看书复习,其实等于重新读一遍,自己在那儿跟看天书一样,因为不具有基本的读书能力。
所以说,预习,一定要有。但是,根据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做的程度各不一样而已。班上有位同学,解题能力很强,对于他来说,应该把最多的精力放在预习上,然后上课跟老师的讲法比较,就能尽快养成自学状态。
对于班上绝大多数同学来说,不建议花太多的时间在预习上,就跟看小说一样,看个大概就行了,如果能够把自己看不懂的地方,清晰的确定出来,不是模模糊糊的一大段,而是精确定位到主谓宾,这就很完美了。
时间主要还是应该花在复习上。也就是说,读书和作业相比,读书的时间应该更多,预习和复习相比,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复习的时间应该花的非常之多,我们甚至为此创立了一个名词“忆筛”。
班上一些同学,大一时觉得荒废了,现在开始努力用功,本身就聪明,应该很快能赶上来。但是有个问题,他们告诉我,现在一周学习抽代要十几个小时,可是,都是用在作业上面,抽代的作业是很难的,简单的规则之下,竟然可以有难题,这是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数学现象。
班上这些同学,似乎始终不能明白我的教学意图。我们的作业规则从大一开始就是,做不完没关系,只要交作业就算成绩,应该先把最多的时间,放在读书上,也就是复习上,在复习的过程中,顺便把以前没有完成的习题,补做出来就成了。
为什么,因为到了大学数学,最难的题,最重要的题,不是在作业上,而是在书本上的定理。
这是跟中学数学的很大不同之处,我们的好些同学,就是转不过这个弯,作业写不完,是能力问题,但是,书不认真读,就是方法问题,时间分配不当的问题。
这些同学认识不到,如果这么傻用功下去,照样还是考试不好,因为他们始终不能理解我们的教学意图,也始终沉浸在中学习惯中,没有认识到,只要按照我们的规则走,每个同学按理都能考到80分以上,至于90分以上的同学,应该在1/3以上,正好对应于我们的考研率。
为什么没有呢?班上至少有1/3的同学,是既用功,又聪明的吧,当然,我说的是相对的标准,也有我们的考研率为依据,说明还是有这么多学生在学习的,只要学了的,都能考上研。
我们的考试,并没有难为同学们,内容都是课堂上讲过的,或者答疑研讲上讲过的,为防止有太多的人考到99分,会在某个题上出个小变化,仅此而已。
从大一开始,我们投入了很多的力量在答疑研讲上,老师和助教们给同学提供了相当大的课时。15级的同学很不领情,在我看来,是性格过于沉闷,始终没有出现前几届争着上讲台的情况。
这样的人生,是否也太没有竞争力。如果将来找工作要面试的时候,这些同学怎么办?如果他们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希望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同事,上级和下级的时候,他们怎么办?
其实,我们的教学结构,也蕴含着人生的意义,大学的意义。上了大学,不好好练读书能力,研讲能力,那上这个大学是来干什么的?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我们的研讲,又分为:
答疑研讲
小组讨论
答疑研讲是大一就开始有的,跟成绩相挂钩。而小组讨论,是刚开始做的,如果是针对课本知识的讲授来说,以研讲方式为好,几个同学把一本书的各章分工讲下来,所以说是研讲,而不是讨论,同学们可以随时提问,但不能离题万里的讨论。
小组讨论,则针对的是“做题”,可惜的是,已经毕业的11级虽然有几位优秀的同学,超出常态,但是他们在大三的时候,没有启动起来这种小组讨论,没有达成解题能力的质的突破,现在,那几位同学也各自为战,缺少了老师这个粘合剂,他们自己就不再联络了,这是他们人生中的遗憾,大学阶段,没有结成真正的朋友,有些人甚至感觉就没朋友。
我们在大一的时候,强调同学们使用“忆筛”的学习方法,这是切合同学们的实际情况,第一遍做不出来,只能看答案,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但是我们要求,同学们要第二遍去做,第三遍去做,直到自己在忘了之后,能够自己把这道题做出来,才为过关。
现在,如果使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进一步优化。即,同学们在周日上午一起做题,按小组为单位,当同学们做不出来题的时候,不是立刻看答案,而是把做不出来的题,都汇聚在小组同学们面前,大家这时候分工,一个人负责一道题,A同学去看这道题的答案,其他的同学不能看此题答案,但是,可以向A同学提问,互相讨论,A同学采用忆筛格式,给同学们一步一步的提示,从而引导同学们把题做出来,也就可以把忆筛格式(提示部分)弄得更恰当。
这练的是悟性,大家也会有一个磨合的阶段,越磨合,心意越相通,大家对数学的领悟能力,不仅仅通过老师来提高,那是课堂讲授和答疑研讲,也可以通过自己来提高,那是忆筛×笔记,更可以通过这样的小组学习来提高。
如果一个小组有3个人的话,意味着,不会做的题里面,只有1/3的题,是看答案出来的。数学,还是要自己做题,我深深的感觉到,我们的同学,似乎没有学过真正的数学,好像都是从小背数学,死记硬背学下来的。不是说时代在进步,一代更比一代强么?
于是,我们也要看到实际情况,毕竟同学们能力有限,不可能每道题都自己在那儿做出来,所以,我们提供了忆筛的学习方法,小组互相当教练的学习方法。
当然,这种方法,也可以针对奥数学习,只是奥数难度太大,中学生有没有那么大劲的问题。
我理解,同学们从小到大,不是这么学习过来的,所以,改变学习习惯很困难,老是不上道。但是,我们一代代,总要有一代,打破这个链条,走上科学的学习方法,同学们把这些方法搞会弄通之后,我们也就有了新一代的师资,将来,你们或者当了大学老师,或者当了中小学老师,或者当了公司领头人,就也可以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们/下属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