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lin Wu Bolg Quantum Hermene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sglwu philosophy of physics、philsophy of technology、quantum hermeneutics

博文

实体是什么?

已有 7421 次阅读 2011-4-11 21:03 |个人分类:物理学哲学量子信息哲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实在, 量子纠缠, 实体, 相互作用论

吴国林
    本部分是《实体、量子纠缠与相互作用实在论》的第一部分。
 

实在论始终是科学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实体是实在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通过对亚里士多德的实体(ousia)概念的认真考查,分析实体的基本特征;借助于量子力学与量子信息论的最前沿概念——量子纠缠的意蕴,论述了量子纠缠具有实体性,进而为相互作用实在论提供一个合理性支持。

 

一、实体是什么?
1ousia是什么?

巴门尼德使“存在”成为哲学的重要概念,而亚里士多德使“实体”成为哲学的核心概念。这些概念都与on有关,on又与ontology有关,ontology的流行译法为“本体论”。从词的构成来看,ontology就是关于ont的学问。ont是希腊文on的变化式。on是希腊动词(词典形式)eimi的分词形式,这个动词的不定式是希腊文einai(相当于英文的to be)。

亚里士多德多次说“on有许多涵义,完整地列举这些涵义的数目有十个:ousia(古希腊文οσία, 我们将其称为“实体”,理由见下)、数量、性质、关系、何地、何时、姿势、状态、主动、被动(如《范畴篇》第四章)。因有偶性的on、真假的on以及潜能现实的on,而且这三类的on都是以范畴的on为基础的。因此我们主要考察范畴的on

在《范畴篇》第2章中,亚里士多德用“是否述说一个主体(said of)”和“是否存在一个主体之中(being in)”这两个标准来划分存在者或实在世界,概括为四种情形:(1)第一ousia,既不述说一个主体又不存在于一个主体之中,如个别的人和个别的马。(2)第二ousia,述说却不存在于一个主体中,如“人”能述说某一个别的人这一主体,但并不存在于这一主体之中,如“白”存在于身体这一主体之中但不述说一个主体。(3)其它范畴的一般,既述说又存在于一个主体中,如“知识”既存在于心灵这个主体之中,又述说“语法”这个主体。(4)其它范畴的特殊,存在于但不述说于一个主体。

这里亚里士多德区分出第一ousia与第二ousia。亚里士多德说:“除了第一实体,其他事物中只有属和种可以被称作第二实体,因为在所有的表语中,只有它们能够清楚地说明第一实体。”(《范畴篇》2b29-30[1] 这就是说,第二ousia是第一ousia的“种(genos)”和“属(eidos)”。但亚里士多德又强调说:“属与种的关系,就如第一实体和其他事物的关系一样,因为属支撑着种,人们是用种来表述属,而决不是反过来用属来表述种。所以,根据这些理由,可以说属比种更是实体。”(《范畴篇》2b19-22)显见,第一ousia与第二ousia之间的关系就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并且第二ousia比第一ousia更是实体。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体将有多种表现,其一是个体或个体性的东西,它构成了事物存在的基础或根据;其二是表现事物之一般的“种”或“属”比个体性更是实体,即种或属更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实在性。实在性成为了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概念的重要内涵。

亚里士多德还指出了实体变化中具有同一性,这反映了变中不变的思想,他说:“实体独有的特征似乎是,在数目上保持单一,在性质上可以有相反的性质。”(《范畴篇》4a10-11)比如,一个人在数目上保持单一,但有时他可以白,也可以黑。

可见,各种on是不平等的,其他范畴不能作ousia的主体,而ousia则可以作它们的主体。显然,ousia是现实世界的基础,其他范畴则成为ousia的属性。正如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所有其他事物,除了第一实体,或者可以被用来述说作为主体的第一主体,或者存在于作为主体的第一实体中。如果第一实体不存在,那么其他一切都不可能存在。”(《范畴篇》2b4-6)因此,第一ousia于是成为其它一切on成为on的必要条件。

亚里士多德还引出了形式(form 这一更为现实的实体。在《形而上学》核心卷中,亚里士多德不仅告诉我们第一实体是形式,而且告诉我们形式就是“这一个”(tode it)。他说:“我们把个别事物的是其所是(to ti en einai)和第一实体(ousia)都称为形式(form)。”(《形而上学》1032a2-3)他又说:“形式,或不论把感性事物中的形状叫做什么,反正很显然它是不能生成,生成不属于它。是其所是(to ti en einai)同样不能生成。它出现在他物之中,或者由于技术,或者由于自然,或者由于潜能。” (《形而上学》1033b7-10)“生成者和被生成者是相似的,虽然决非相同,不是数目上的一,而是在形式上的一。”(《形而上学》1033b31-32)可见,形式比质料更具有实在性。

 

2ti estitode tito ti en einai

ti esti是什么的意思。既然有on,就有是什么问题。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on有多种意义,它或者表示ti esti是什么)和tode ti(这个),或者表示质,或者表示量,或者表示这些范畴中的任何一个。尽管on的意义有这样多,但‘ti esti’还是首要的,因为它表示实体。(《形而上学》1028a10-15)可见,ti esti又常常是ousia的同义词。

每一范畴都应具有ti esti,在《论题篇》第一卷第九章中,亚里士多德说:从这些显而易见,揭示事物ti esti的人,有时表示ousia,有时表示性质,有时则表示其他的某一范畴。(《论题篇103b26-28)这说明ti esti显现于一切范畴之中,十个范畴便有十种是什么。这个ti esti又与实体(ousia)相联系。“当有人在他面前,而他又断言在他面前的东西是一个人或一个动物时,那么,他就是说出了ti esti并且指明了那是ousia。”(《论题篇》103b29-31

在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中,tode it是一个重要的词,它表示“这个、这某物、这一个”。tode是希腊文的指示代词“这”,ti是不定代词,不确定的指示某物、这个。在《形而上学》中,亚里士多德多次申明“实体是这个”。关于什么是实体,什么不是实体的讨论,归结到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看它是不是tode ti。简言之,实体ousia)就是这个(tode it)。

tode ti之外,接近于“实体”的另一个词是to ti en einai,这是由亚里士多德所创造的,其中to是冠词“这”,ti是疑问代词“什么”,en是“是”动词eimi的未完成时形式,相当于英语的waseinaieimi的不定式,英文直译该是 ‘to be’ (of something) what it was",中文直译为一事物的过去之是什么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on分为第一义和其他意义,第一义属于ousia,其他意义属于其他范畴。同样,ti esti也有第一义与第二义之分,第一义属于ousia,第二义属于其它范畴。亚里士多德对to ti en einai也做同样的区分,他说:“现在所说明的已经清楚,在原始而单纯因意义上同样适用于ousia,然后才适用于其他。因为这里的ti esti,并非单纯的to ti en einai,而是作为质的、作为量的to ti en einai。” (《形而上学》1030a30-34)对于to ti en einai常见的根据拉丁的译法essentia,英文将其译作essence,汉译将此译作“本质”,苗力田先生将其译为“是其所是”,也有学者将其译为 “恒是”。

事实上,第一义的on,第一义的ti esti与第一义的to ti en einai,都是等同的,都是亚里士多德从不同角度阐明第一ousia。第一ousia说明了一个事物“是什么”、是其所是的东西,或者说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揭示了事物的“存在”、“是”或“实在”。可见,亚里士多德的这一术语to ti en einai使用了未完成时形式,目的在于强调是事物中恒久不变的东西,这意味着: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

 

3、如何翻译?

ousia应如何翻译呢?中世纪普遍采用了substantia(进入英语就是substance)来翻译亚里士多德的ousia, 它是中古时代的哲学家波埃修斯(Boethius, 480-524)在翻译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时所提出的一个翻译。而在此之前,比如在昆图良那里,采用一个以拉丁语的系动词的词根es所构成的词来翻译,即essentia。可见,仅就词根来看,essentiaousia是对应的,用essentia来翻译ousia表明了ousia作为“存在者”的涵义。

substantia的本意是指“站在下面的”、“基础者”,因此,从词根构成来看,substantia与系动词无关。似乎substantia就是对ousia的一个误译,这个翻译没有翻译出ousia作为“存在者”的涵义。

然而,波埃修斯用这个substantia拉丁词来指“实体”不是对ousia这个词本身的翻译。ousia有多种涵义,波埃修斯在评注亚里士多德逻辑著作时,根据ousia在逻辑中的主项或主体、载体意思,即实体的终极主词和终极主体地位的那个核心术语hupokeimenon(ποκείμενον),以“substantia”一词译之,而且在神学著作中仍用“essentia”翻译。由于波埃修斯的逻辑注释在中世纪十分有影响, substantia便逐渐成为ousia一词的主要译法。波埃修斯用substantia来对应地翻译ousia,也就是要表明实体的这种主词和主体的涵义,并揭示ousia的本质。显然,从这一意义来看,substantia是对ousia的一个更为准确的翻译。

亚里士多德使用hupokeimenon这个词来界定实体,在于表明实体是述说关系中的逻辑最终项,是存在者中的基础存在,且也是终极主词和终极主体的意思。除了逻辑关系的考虑之外,很明显亚里士多德是从物质世界或实在世界的角度来考虑实体的。比如亚里士多德概括了实体是个体或个体性的东西,且分出了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ousia)。

我认为,将ousia译为“实体”是适当的,其英文是substance;从实体的实在性这一意义出发,英文也可以采用entity

当我们用“实体”来翻译ousia,实体的“形式(form)”如何得到说明呢?对to ti en einai(是其所是),从相对静止的角度看,它是事物的基本规定性;而从演化的角度看,它构成事物的形式因。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就说过,形式是更为现实的实体。从当代科学实在论最新进展——结构实在论来看,结构是实在的,而结构就是一种形式。显见,用“实体”来翻译ousia,这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形式”是契合的。综观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ontology),实在性确实构成了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概念的重要的内涵。

从中文来看,汉语将ousia翻译成“实体”,是从实在性的角度考虑的。“实体”中的“实”,与真、真实等对应,而与“虚假”相对立。“实体”中的“体”,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审视中国古代哲学的的关系,一般认为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的外在表现,显然,从“体”的这一涵义来看,“体”表达了亚里士多德的ousia的意思。二是从当代自然科学来看,“体”可以表示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如固体、液体、等离子体等,这就是说“体”可以为人或科学仪器所感知或测量,它不再是一个纯粹思辩的东西或玄之又玄的东西。简言之,实体就是真实的可以被直接或间接感知或被测量的东西,有形体之意。如颜一说,英文entity是最恰当的译法,其基本含义是实际存在之物,既可指实实在在的事物,又可指抽象的存在物,正好确切地对应亚里士多德ousia之所指。[[i]]

如果将ousia译为“本体”,那么“本”做何种理解?当然可以把“本”理解为事物的根源,如根本。但这较为宽泛,且与(科学)实在论联系不紧密,而“实体”、“实在”就从语义上与实在论联系起来了。如聂敏里认为,保持“实体”这个汉语词的翻译是明智的,因为它并没有妨碍我们正确地理解亚里士多德的ousia。至于有些研究者用“本体”这样一个过十泛泛的词来翻译亚里士多德的ousia,则显然是不着边际的。[[ii]]

至于说“实体”没有反映出ousia的系动词所具有的“是”的涵义,我们可以这样来看。近年来,学界对希腊文on, einai(英译being, to be)有极大的关注,一种观点认为将其译为“存在”、“有”是不妥的,而应译为“是”。[[iii]] eimi及拉丁文sum除有含义“是”外,的确同时具有英文existence所表达的“存在”之义。estieinai都涉及到动词eimi(相当于英文be)ousia,而汉语又不能通过变形来产生新的意义,因此单用“是”来译eimibeousia及其变形就过于勉强。而且并非语言学上的eimi每一个变化形式都是哲学概念或范畴。正如陈村富认为:“卡恩论述了希腊动词einai的三个特征和用法……卡恩讲的是‘语用和意义方面的三个特征’:这三个特征是:1.断真(严格说是包含认识论和逻辑双重意义的真与实);2.持续体态;3.指称处所——存在,而不是王路所说的‘系词用法、存在用法和断真用法’。”[[iv]] 因此,我的建议是:要根据上下文的意义来判定它是存在用法或系词用法,将其分别译为“存在”或“是”等,而不能笼统译为“是”。如果将其全部译为“是”,也会带来语言理解上的困难。

从中文的“存在”来看,“存在”由“存”与“在”构成。“存”:形声。从子才声。本义:生存;存在。《尔雅》说:存,存在也。“在”:形声。从土才声。表示草木初生在土上。本义:存活着,生存,存在。《说文》说:在,存也。可见,“存”就相当于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婴儿,有“生长”、“生成”之意,它揭示的是事物正在初长成之中。而“在”含有“土”,它是对“始基”与“生长”的整体描述,就是说,“在”揭示了事物生长的“根据”、“原初”(来自于“土”)与正在初长成。因此,“在”可以完整地表达“存在”。而且还说明了,“存在”或“在”显示了事物生成的起始根据(或理由)和(初步)生成,即“存在”或“在”是根据与生成的统一。从这一意义来看,用中文“存在”或“在”来翻译onbeing是适当的。

因此,我们可以将on译为“存在”,ousia译为“实体”。对于实在世界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可以直接或间接为人或仪器所认知的事物,我们可以用“实体”来指称,进一步可以划分为“自在实体”、“现实实体”与“现象”(见后述);另一种是先于直接或间接认知的实在世界,这是一种纯粹的存在,我们可以用“自在存在”来指称。

 

4、实体的基本特点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实体(ousia)理论,实体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

1)实体具有主体性。实体能够独立存在,在定义、认识的次序以及时间等意义上都是在先的,是一切其他东西赖以存在的基础。实体是终极的的主体。

2)实体具有个体性。它不再可以被分析为他物,它是自我同一的,是一个单纯而严格意义上的个体。它独立于他物。任何一个实体就是它自身。亚里士多德说:所有实体看起来都表示这一个(tode ti(《范畴篇》3b10)“实体具有两方面的意义,或者作为不用述说他物的终极载体;或者是作为可分离的这个而存在,每一事物的形状或形式便具有这种性质。”(《形而上学》1017b24-26

3)实体具有自身性。实体仅仅作为自身而存在,它既不相对于一个他者而存在,也不超出自身而存在,它就在其自身当中。亚里士多德说,“实体不能说成更多地或更少地是实体。”(《范畴篇》4a6-7

4)实体具有持存性。实体是变化中的持存者,在变化中,相关于它的其他一切发生变化,但是,它本身却保持不变。亚里士多德指出,“实体独有的特征似乎是,在数目上保持单一,在性质上可以有相反的性质。”(《范畴篇》4a10-11)。这就是说,实体是变中之不变。

实体不仅是实在的,而且“本质”更是一种实体。如亚里士多德说,“属”与“种”的关系就如第一实体(ousia)与第二实体的关系。而“属”(eidos)在现象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中,是“本质”(Wesen)概念的同义语,它意味着可以通过观念直观而把握到普遍的本质。

5)实体的实在性。实体作为存在的主体,它所指的是真正的实在。亚里士多德所造的ousia就是指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存在者,在于强调实体的这种特殊的存在意义,表明它是真正的实在。

6)实体是潜能(poteniality)与现实(actuality)的统一。潜能比现实更本原。“潜能的意思是运动和变化的本原,存在于他物之中或作为自身中的他物。”(《形而上学》1019a15-16)“最原始意义上潜能的主要规定是在他物中或作为自身中的他物的变化的本原。”(《形而上学》1020a6-7)潜能是现实的潜能,现实是潜能的实现。实体有潜能与现实两种存在方式,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亚里士多德说:“存在有时表示潜在地存在,有时表示现实地存在。……这一区别也同样应用于实体。”(《形而上学》1017b1-7

 


[1] 这里所标注的页码,以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为准。


[[i]] 颜一,实体(ousia)是什么?[J],《世界哲学》,20022):72

[[ii]] 聂敏里,亚里士多德〈范畴篇〉中的实体理论——对〈范畴篇〉第5章的研究[J],《哲学门》,2010,(20):135

[[iii]] 王路,“是”与“真”[M],人民出版社,2003年。

[[iv]] 陈村富,Eimi与卡恩—兼评国内关于“是”与“存在”的若干论文,载宋继杰编, 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上卷)[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260-26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7363-432052.html

上一篇:悠然虎丘之花
下一篇:壮美之华盛顿樱花
收藏 IP: 222.201.155.*| 热度|

1 吉宗祥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