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林
众所周知,场是实在的,但不同于粒子的实在性。因为场在同一空间位置可以叠加,而粒子不行。
李教授认为,将“一一对应”作为“实在性”的要求。是否可以呢?我认为,显然不能。要求有唯一的要素相对应,这是当年爱因斯坦与玻尔争论实在性问题的焦点。1935年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简称EPR)在《物理评论》发表《能认为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是完备的吗?》一文,明确提出两个前提,以判断一个理论是否成功。
①完备性判据。完备理论的必要条件:“物理实在的每一元素都必须在这物理理论中有它的对应。我们把这叫做完备性的条件。”[1]
正如在A-B效应中,矢势A是可以任意添加某些些任意的东西。显然,A的实在性无法与什么要素一一对应起来。矢势A虽然可以加一个任意的标题函数的梯度,但并不能否认A具有实在性。因为A不具有规范不变性,但A的整体(即环路积分)却具有不变性。
本文仅就学术部分进行讨论,因为学术就应当在学术范围内讨论。至于什么“先天不足”,需要讲出来,而不是不说出来。至于题目是否需要改成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夸克:从假说到实在》等,这已不是一个学术的问题。即使对于夸克,由于其不能自由存在,总是处于束缚之中,但夸克显示出别一种实在性。社会主义过去实在、现在仍实在,将来还实在,因为社会主义的理念与制度都是与时俱进的,正如资本主义制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爱因斯坦在《为什么要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指引社会主义方向的是一个社会-伦理目的。可是,科学不能创造目的,更不用说把目的灌输给人们;科学至多只能为达到某些目的提供手段。但目的本身却是由那些具有崇高伦理理想的人构想出来的,只要这些目的不是死胎,而是有生命的,并且是生命力充沛的,它们就会被许多人所采纳并且向前发展,这些人半不自觉地决定着社会缓慢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