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ingriver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lyingriver 飞翔的河流

博文

我国青藏高原边缘的山地——地质灾害的多发带

已有 5542 次阅读 2010-8-24 09:34 |个人分类:小品——不止一笑|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作者:Flyingriver

我国青藏高原边缘山地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主要是由其地质构造和地形特点所致,其中泥石流灾害还受到气候及降水的控制。

1. 地质构造和地形特点:

当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发生碰撞时,板块接触带发生了强烈的差异性升降运动,使得青藏高原得以形成并持续增高,这使得原本相对平坦的土地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而形成数千米高差、坡度很大、表层岩石破碎的高原边山地区域。这一系列山地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较大,流域形状便于水流汇集等特点,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提供了必要的形成条件。

泥石流形成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且具有较大集流面积的区域,山高坡陡、山体表层岩石破碎,其出口多为束窄的漏斗状;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较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地。

2. 气候及降水:

暴雨突发、或汛期降水总量多,加上干旱与洪涝的年际交替分布,都可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干旱可使地下水位下降显著、土体干燥,而暴雨可导致原来山坡土体快速饱水,山坡稳定性急速降低,导致发生滑坡、泥石流的范围增大、数量增多。

3. 人为诱发因素

水电站等永久性的枢纽工程区、临建工程区,在蓄水的库区,地质灾害的风险都高于以往,易发生链式灾害;此外,矿区、修建公路、水渠、铁路以及进行其他建筑活动均可破坏表面结构而诱发。

4. 只能减轻,无法消除

滑坡、泥石流是自然界自我平衡的一种方式,只因其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才成为了地质灾害。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事件是大自然的永恒法则,是不可避免的。对这些地质灾害多发区应该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对于不宜居住的地区的居民应及早搬迁;建立预警系统,尽量做到提前预报,使人们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回避。地质灾害只能减轻,不能消除。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43864-355823.html

上一篇:砍树引发这次特大泥石流灾害的观点可以休矣
下一篇:管理科学vs科学管理
收藏 IP: .*| 热度|

4 杨学祥 鲍海飞 杨华磊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9: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