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海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orrest250

博文

3.2 黄海生态区的生物

已有 8941 次阅读 2010-5-4 20:59 |个人分类:三、身边的黄海生态区|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在黄海生态区周围生活的人们,无时无刻不与生活在黄海生态区里的生物打着交道,市场上卖的鱼、海带,人们爱吃的鱿鱼丝、海苔,海滨觅食的海鸥,潮起潮落间穿行的小螃蟹、弹涂鱼……,这一节中我们就来了解一些我们认识和不认识的生活在黄海生态区中的生物。


3.2.1 植物



浮游植物 
    黄海拥有93种浮游藻类,其中硅藻门85种,甲藻门7种,金藻门1种。渤海有91种,包括硅藻门83种,甲藻门7种,金藻门1种。硅藻门的种类和数量占绝对优势。主要代表藻类有中肋骨条藻、菱形海线藻、棱角藻、尖刺菱形藻、圆筛藻等。
底栖植物(大型海藻)
    黄海生态区沿海底栖植物资源相当丰富,主要有海带、紫菜、裙带菜、石花菜、海萝等。在黄海生态区,人们从很早就食用海藻,现在又利用海藻提取工业和医药原料,例如藻酸盐。在中国和韩国,海藻是一类重要的养殖对象。在中国,海带和紫菜的养殖产量占到所有藻类产量的66%。羊栖菜、紫菜、裙带菜则是韩国的重要经济藻类。
    水体污染、修建大坝、过度捕捞均导致了海藻分布区的减小。

上图中海带的生态照片实际上为裙带菜的照片,因为海带并无分支。
滨海植物
    滨海植物是指分布在沿海沙丘、海滩、潮间带的高等维管束植物。潮上带盐生植物碱蓬、海堤内外的盐角草、潮下带的大叶藻、河口附近的芦苇都是黄海生态区内重要的滨海植物。滨海植物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灰绿碱蓬可以食用,它的种子有药用价值;芦苇是重要的造纸和建筑原料。滨海植物还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和产卵场,也保护着海岸带免受侵蚀。
    由于滨海湿地被改造成农田、鱼塘、虾池和其他城市用地,滨海植物的分布范围逐渐缩小。污染和船只航行导致中国三分之一的海草床消失。

3.2.3 动物



 无脊椎动物
   
在黄海生态区, 海洋无脊椎动物种类及其丰富。其中有100种多毛类动物、171种软体动物、107种甲壳动物和22种棘皮动物。软体动物是最主要的优势生物种类,大约占底栖生物数量的50%。主要经济贝类有毛蚶、牡蛎、蛤类、贻贝、扇贝、鲍鱼等。名贵的棘皮动物有刺参。经济虾、蟹资源有中国对虾、鹰爪虾、褐虾、新对虾和三疣梭子蟹等。
    海水养殖产生的废水、湿地丧失、污染和过度捕捞都威胁着无脊椎动物的生存。

  鱼类
    黄海生态区拥有丰富的海洋鱼类资源。在黄海记录到300多种鱼类,在渤海记录到150多种鱼类。著名种类有小黄花鱼、鳕鱼、太平洋鲱鱼、黄姑鱼、叫姑鱼、牙鲆、鳕鱼、鲅鱼等。渔业活动是沿海居民的食物和收入来源。黄海生态区中有100多种经济鱼类。在中国和韩国,黄海生态区内的渔业产值占各国渔业总产值的30%左右。
    高强度的捕捞、污染和海岸带的开发活动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渔业活动。

鸟类
    黄海生态区支持着众多的湿地和海洋鸟类。在中国记录有173种水鸟和9种海鸟,包括白鹭、鹮鹳、鹤类、鸭类、天鹅、雁类、鸻鹬类和鸥类。每年有超过100万的水鸟要飞到黄海生态区的众多湿地中进行停歇,通过捕食丰富的水生动物和植物来补充能量。黄海生态区还是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上的22种鸟以及列入韩国的11种全球濒危物种鸟类的栖息地。
    捕猎水鸟大多是出于商业目的,在中国捕猎野生鸟类是非法的。海岸带开发等活动使得鸟类的栖息地大片丧失,这是鸟类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生物入侵、非法捕猎、和污染也威胁着鸟类的生存。

海洋哺乳动物
   黄海和渤海分布着17种鲸类和海豚以及4种海豹和海狮。黄海生态区也是海獭和江豚的重要栖息地。渤海是黄海生态区中唯一出现大面积冰冻的区域。每年冬季斑海豹便成对来到这里的浮冰区进行繁殖。
    在中国所有的鲸类和鳍脚类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尽管对海洋哺乳动物的捕猎在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但高强度的渔业活动导致误捕事件时有发生。海洋污染也导致哺乳动物繁殖能力的降低。

说明:
* IUCN CR、EN、VU:IUCN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
为极危、濒危、易危的动物。
* 国家I级、Ⅱ级: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9074-319746.html

上一篇:3.1 认识黄海生态区
下一篇:3.3 黄海生态区的典型生态系统
收藏 IP: .*| 热度|

3 姜进举 孟津 张天翼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