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互联网生态下的从众效应等等 精选

已有 6594 次阅读 2021-7-5 14:28 |个人分类:时事浅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本文不会涉及具体的社会案例,只是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谈一些自己的认识。权当一侧学习笔记吧。

作为生物学独立个体,看起来每个人的想法都应该是独立的,事实并非如此。早在上世纪30年代,俄裔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曾通过心理学科学实验证明,其实我们都有从众倾向,就是说,无论我们怎样认为我们会根据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说出真实的想法(说实话),但当面对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相悖时,人们还是可能被多数人的想法带进“坑里”,即从众心态,改变自己的观点。

阿希在他195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社会压力与个体观点》中详细叙述了这一发现,探讨了个体信念、判断的行为和社会影响,群体的压力无疑会对个体的决策带来明显的影响。

从众的力量无疑是巨大的,这或许也是人性的一个方面。首先从众效应并非都是负面的作用,也并非单纯反映了我们独立的智商有多低。每个人都需要融入社会的群体,从众可以保持群体的相对一致性,扩大群体的规模,增加群体的凝聚力。

从众的范围越大,个体承受的压力越大,从众出现叠加效应。

从众的负面效应很明显,就是所谓的盲从,盲目的从众,不仅会扼杀个体大的创造力,而且如果因承受不了来自不良之风或者文化传统的压力,产生的盲从,肯定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不利的一面。有人说,盲从会使聪明人变得愚蠢,勤快人变得懒惰,积极的人变得消极……不无道理。

网络生态下,从众心理会体现得更加有特色。负面效应看起来越发明显。这个”众“往往是少数人制造出来的假象,与事实相悖,一些人(自媒体)会借助网络快速传播的优势,煞费苦心选择性利用一些并不完整或编造的假信息,让人们相信这就是所谓的事实,这些信息占领网络空间,就往往会巨大反响,形成一种所谓主流声音,这时候,任何质疑的声音都会显得很微弱,或被压制,出于融于群体保护自己的需求,许多人往往选择了随大流,尽管表现出来的并不一定是自己的真实想法。

网络时代,被曝光的社会事件似乎空前的多,处于自我保护的心理,负面的事件往往更能引起关注和共情。流量为金的现实下,许多与人们的生活看起来密切相关或者特别能满足人们猎奇心理的事件,无疑成为网络营销的首选。营销者智商都不低,他们会抓住人们的普遍心理,比如对社会不公和违背公共道德行为的痛恨,通过对事件和当事人的包装,扩大从众效应,引导人们的行为,达到营销的目的。每个事件的背后,大约都有一个策划团队。

在一定时期,人们往往只能听到一种声音,先入为主的声音,遗憾的是,我们虽然不停地寻找事情的因果关系,追寻事情的真相,往往一心相信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真相。当事情发生”反转“,真相与你心中的期望或者亲手传播的”事实和观念“不一致是时,情绪往往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增加无形的烦恼。

我想避免无谓的烦恼,时常告诫自己,保持冷静,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网络上爆出的信息,它一定具有偏向性,我们没有办法去了解真正的事实,也无法基于事实去做出准确的判断。

热闹它的吧,暂时不要去说什么,吃瓜群众只要冷眼旁观,坐等真相就好了。

又下雨了,这个夏天的风雨可真多,此时,坐在窗前,细细地听雨的声音,不会有内心的激动和浮躁,因为我的心已努力变得宁静多了,关注社会,坐等更多的真相,做出我心中的裁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8991-1294153.html

上一篇:今有红莲迟出水
下一篇:入伏,玉簪花盛开
收藏 IP: 123.113.187.*| 热度|

17 杨正瓴 李学宽 钟定胜 郑永军 周忠浩 檀成龙 武夷山 范振英 张晓良 李东风 黄永义 曾杰 尤明庆 汤茂林 杜占池 鲍海飞 赵丽莹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8: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