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边无闲草认识皆是宝,看我发现了什么?在海边沙滩上看见一大片狼尾草。狼尾草,学名Pennisetum alopecuroides,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独特的外观和生态价值而闻名。狼尾草根系发达,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做绿化时搭配上其他植物,可打造出特色的景观,利于水生态等修复工程。万物皆可治病,万物皆可为药。中医理论认为,狼尾草和狼尾草根有清肺止咳、凉血明目功效,主治肺热咳嗽、目赤肿痛等症,被收录进《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等权威工具书中。
《中药大辞典》:狼尾草
【拼音注音】 Lánɡ Wěi Cǎo
【别名】 稂(《诗经》),童粱(《毛诗传》),孟、狼尾(《尔雅》),董蓈(《说文》),宿田翁、守田(陆玑《诗疏》),狼茅(《本草拾遗》),小芒草(《植物名实图考》),狗尾草(《分类草药性》),者鼠根、狗仔尾(《广州植物志》),大狗尾草、黑狗尾草(《四川中药志》)。
【出处】出自《本草拾遗》。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狼尾草的全草。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多生长田岸、道旁或山坡。广布我国南北各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须根较粗而硬。秆丛生,直立,高30~100厘米,花序以下常密生柔毛。叶精光滑,扁压,具脊;叶舌短小;叶片线形,长15~50厘米,宽2~6毫米,顶端长渐尖,通常内卷。穗状圆锥花序,长5~20厘米,主轴硬,密生柔毛;总梗长2~3毫米,密生柔毛;刚毛长1~2.5厘米,具向上微小糙刺,成熟后通常呈黑紫色,小穗通常单生,长6~8毫米;第1颖微小,卵形,脉不明显;第2颖具3~5脉,长为小穗的1/2~2/3;第1外稃草质,具7~11脉,与小穗等长,边缘常包卷谷粒;谷粒软骨质,披针形,与小穗等长;花药顶端无毛。颗果扁平长圆形,长约3.5毫米。花、果期秋、冬季。
【功能主治】 《湖南药物志》:"明目,散血。治眼目赤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狼尾草
【拼音注音】 Lánɡ Wěi Cǎo
【别名】 稂、童粱、孟、狼尾、守田、宿田翁、狼茅、芦秆莛、小芒草、狗尾草、老鼠根、狗仔尾、大狗尾草、黑狗尾草、光明草、狗尾巴草、芮草
【英文名】 Herb of Chinese Pennisetum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狼尾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L.) Spreng.[Panicum alopecuroides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1.生态环境:生于田岸、荒地、道旁及小山坡上。2.资源分布:分布几遍全国。
【原形态】 狼尾草: 一年生草本。须根较粗壮。秆直立,丛生,高达30-120cm,在花序下常密被柔毛。叶鞘两侧压扁,基部彼此跨生,除鞘口有毛外,斜均光滑无毛;叶舌长不及0.5mm;叶片线形,长15-50cm,宽2-6mm,先端长渐尖,基部被疣毛。圆锥花序圆柱形,直立,长5-25cm,宽1.5-3.5cm;主轴短,密被柔毛;总梗刚毛粗糙,淡绿色或紫色,长1.5-3.5cm;小穗披针形式,常为单生,长6-8mm。成熟后通常呈黑紫色;每小穗有2小花,第1小花雄性或中性,第2小花两性;颖不等长,第1颖质薄而微小,第2颖有3-5脉,长为小穗的1/2-2/3,与第1外稃等长或稍短于外稃;第2外稃平滑,质纸质,等长或较短于第1外稃,除先端外边缘全着同质的内稃。颖果长圆形,长约3.5mm。花、果期夏秋季。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寒冷湿气候。而旱,耐砂土。宜选择肥沃、稍湿润的砂地栽培。 栽培技术:用种子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直播。2-3月,将种子均匀撒入整好的地上,盖一层细土。分株繁殖:将草带根挖起,切成数丛,按行距15cm×10cm开穴栽种,盖土浇水。 田间管理: 出苗后,及时拔除杂草,每年施1-2次追肥,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
【性味】 甘;性平。
【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凉血明目。主肺热咳嗽;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 《湖南药物志》:明目,散血。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狼尾草
【拼音注音】 Lánɡ Wěi Cǎo
【别名】 大狗尾草、戾草、光明草[湖南.江西]。
【来源】 禾本科狼尾草属植物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L.)Spreng.,以根、根状茎及全草入药。秋季采集,晒干。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凉血明目。用于肺热咳嗽,咯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 根或根茎1~2两,全草3~5钱。治目赤肿痛多用全草入药,余皆用根或根茎。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狼尾草根
【拼音注音】 Lánɡ Wěi Cǎo Gēn
【出处】 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狼尾草的根及根茎。全年可采。
【性味】 《四川中药志》:"味甘,性平,无毒。"
【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解毒。治肺热咳嗽,疮毒。①《分类草药性》:"治疮毒,咳嗽,通经散寒。"②《四川中药志》:"清肺热,止咳,通经络,治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
【复方】 ①治热咳:狼尾草根炖猪心、肺服(《四川中药志》);②治咳嗽咯血:狼尾草根、茅根、水猪毛七,煎服(《四川中药志》)。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狼尾草根
【拼音注音】 Lánɡ Wěi Cǎo Gēn
【英文名】 Root of Chinese Pennisetum
【出处】 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狼尾草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L.) Spreng.[Panicum alopecuroides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1.生态环境:生于田岸、荒地、道旁及小山坡上。2.资源分布:分布几遍全国。
【原形态】 狼尾草 一年生草本。须根较粗壮。秆直立,丛生,高达30-120cm,在花序下常密被柔毛。叶鞘两侧压扁,基部彼此跨生,除鞘口有毛外,斜均光滑无毛;叶舌长不及0.5mm;叶片线形,长15-50cm,宽2-6mm,先端长渐尖,基部被疣毛。圆锥花序圆柱形,直立,长5-25cm,宽1.5-3.5cm;主轴短,密被柔毛;总梗刚毛粗糙,淡绿色或紫色,长1.5-3.5cm;小穗披针形式,常为单生,长6-8mm。成熟后通常呈黑紫色;每小穗有2小花,第1小花雄性或中性,第2小花两性;颖不等长,第1颖质薄而微小,第2颖有3-5脉,长为小穗的1/2-2/3,与第1外稃等长或稍短于外稃;第2外稃平滑,质纸质,等长或较短于第1外稃,除先端外边缘全着同质的内稃。颖果长圆形,长约3.5mm。花、果期夏秋季。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解毒。主肺热咳嗽;疮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复方】 ①治热咳:狼尾草根炖猪心、肺服(《四川中药志》);②治咳嗽咯血:狼尾草根、茅根、水猪毛七,煎服(《四川中药志》)。
【各家论述】 1.《分类草药性》:治疮毒,咳嗽,通经散寒。2.《四川中药志》:清肺热,止咳,通经络,治疮毒。
——摘录 《中华本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30 18: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