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gyongjun

博文

一匹白龙马,十味滋补药

已有 626 次阅读 2024-10-8 21:55 |个人分类:好摄之图|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20240913-111301.jpg

在海边散步,看见一匹白马在海边草坪上悠闲地吃草。这几匹马是附近旅游景点上的,是供游人在海边骑马照相用的。看见这么漂亮的白龙马,总会让人不禁产生丰富的文化联想。在人类文明历史上,马是一个有丰富文化价值的伟大物种。马与我们的先民、马与社会产力的发展、马与军事力量的博弈、马与历史兴衰的进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始终伴随着前人,参与了几千年波澜壮阔的时代嬗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走向。马之本身,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不可忽略的角色。马之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构成。马之精神,是中华民族意识深层的一种情愫、一缕精魂。从中医药的视角观察这匹白马,它不仅是人们的坐骑,而且全身都具有药用开发利用价值。中药材中来源于动物的药物有许多,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将其称之为“血肉有情之品”。马作为动物类中药材中的一个药源物种,马的全身都是宝:马肉、马乳、马肝、马心、马皮、马骨、马宝、马蹄甲、马鬐、马鬐膏、马齿等均可入药,甚至白马的生殖器也是一味“神药”,被收录进《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等权威工具书中。

 20240913-111302.jpg

《中药大辞典》:马肉

【拼音注音】Mǎ Ròu

【出处】出自《别录》。

【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肉。

【原形态】马(《诗经》):体长约1.5~2.5米,高约1~1.5米。毛色随种类而不同。头、面狭长,耳直立能动.前额阔,上披长毛如发.颈部长,有鬃毛,自头后沿颈背向下披垂。躯干部长,胸部比腹部宽大。四肢细长,下部有距毛,前肢腕骨上方和后肢跗骨下方,有一部分无毛而有坚固的灰白色胼胝体,俗称"夜眼"。足趾仅第3趾发达,成末端卵圆形的实性蹄;第2,第4趾均退化。尾自基部末端,具总状长毛,形如尘拂。

【性味】甘酸,寒。①《别录》:"味辛苦,冷。"②《日用本草》:"味酸辛,冷。"③《本经逢原》:"辛,温。"④《医林纂要》:"甘酸,寒。"

【注意】①《千金·食治》:"下利者,食马肉必加剧。"②《食疗本草》:"患疮人切不得食,加增难瘥。"③《日华子本草》:"马肉忌苍耳、生姜。"

【功能主治】①《别录》:"主除热下气,长筋,强腰脊。脯疗寒热痿痹。"②《食疗本草》:"主肠中热。"

【复方】①治豌豆疮:马肉煮烂,汁洗,干脯亦得。(《兵部手集方》)②治头店白秃:马肉煮汁洗。(《圣惠方》)。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肉

【拼音注音】Mǎ Ròu

【英文名】Meat of Equine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纲目》:食马中毒者,饮芦菔汁、食杏仁可解。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马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剥去皮,除去内脏,取肉鲜用。

【生境分布】1.生态环境:马属草原动物,善奔驰,草食。2.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原形态】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颈有力。体高1.27-1.60m,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毛部也有长的鬃毛。我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归经】肝;脾经。

【性味】味甘;酸;辛;性微寒。

【注意】1.《雷公炮炙论》:“马自死,肉不可食。五月勿食,伤神。”2.《千金·食治》:“下利者,食马肉必加剧。”“诸食马肉心烦闷者,饮以美酒则解,白酒则剧。”3.《食疗本草》:“不与仓米同食,必卒得恶,十有九死,不与姜同食,生气嗽。其肉多着浸洗,方煮得烂熟,兼去血尽,始可煮炙,肥者亦然,不尔毒不出。”“患疮人切不得食,加增难瘥。”4.《本草拾遗》:“妇人怀妊不得食马。”5.《日华子》:“此肉只堪煮,余食难消。不可多食。忌苍耳、生姜。”6.《饮食须知》:“妊妇食之,令子过月难产。乳妇食之,令子疳瘦。食马肉毒发而心闷者,饮芦根汁,或嚼杏仁或煎甘草汤解之。”7.《医林纂要·药性》:“动风发毒。”

【功能主治】强筋壮骨;除热。主寒热痿痹;筋骨无力,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外用:煮汁洗;或研末调敷。

【复方】1.治豌豆疮:马肉煮烂,汁洗,干脯亦得。(《兵部手集方》)2.治头疮白秃:马肉煮汁洗。(《圣惠方》)

——摘录 《中华本草》

 

 20240913-111304.jpg

《中药大辞典》:马乳

【拼音注音】Mǎ Rǔ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乳汁。

【性味】甘,凉。①《别录》:"冷。"②《药性论》:"无毒。"③《本草拾遗》:"味甘,性冷利。"

【功能主治】补血润燥,清热止渴。治血虚烦热,虚劳骨蒸,消渴,牙疳。①《别录》:"止渴。"②《唐本草》:"止渴疗热。"③《随息居饮食谱》:"功同牛乳而性凉不腻。补血润燥之外,善清胆、胃之热,疗咽喉口齿诸病,利头目,止消渴,专治青腿牙疳。"④《泉州本草》:"治骨蒸、痨热,消瘦。"

【用法用量】内服:煮沸。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乳

【拼音注音】Mǎ Rǔ

【英文名】mare's milk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马的乳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采收和储藏】:收集哺乳雌马的乳汁,鲜用或冷藏。

【生境分布】1.生态环境:马属草原动物,善奔驰,草食。2.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原形态】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颈有力。体高1.27-1.60m,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毛部也有长的鬃毛。我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化学成分】每100g马乳中含水分91g,蛋白质2.1g,脂肪1.1g,碳水化物6g,灰分0.4g,及溶菌酶(lysozyme)。

【药理作用】马乳含较高量的溶菌酶,达0.3-1.0mg/ml。溶菌酶对革兰阳性细菌有杀菌作用,能水解N-乙酰胞壁酸和乙酰氨基脱氧葡萄糖间的β-1,4-糖苷键,使细胞壁破裂,造成细菌死亡。溶菌酶与抗生素合用有协同作用。溶菌酶尚有抗病毒作用,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被疱疹病毒感染的培养液中加入溶菌酶,有抑制细胞变性作用。溶菌酶也可抑制腺病毒的生长。此外,溶菌酶尚有抗血纤维蛋白溶解作用,参与间隙连接组织的修复和粘多糖的生物合成等。

【归经】心;脾经。

【性味】吵甘;性凉。

【功能主治】养血润燥;清热止渴。主血虚烦热;虚劳骨蒸;消渴;牙疳。

【用法用量】内服:煮沸,125-250g。

【各家论述】1.《别录》:止渴。2.《唐本草》:止渴疗热。3.《随息居饮食谱》:功同牛乳而性凉不腻。补血润燥之外,善清胆、胃之热,疗咽喉口齿诸病,利头目,止消渴,专治青腿牙疳。4.《泉州本草》:治骨蒸、痨热,消瘦。

——摘录 《中华本草》

 20240913-111305.png

《中药大辞典》:马心

【拼音注音】Mǎ Xīn

【出处】《别录》。

【来源】马科动物马的心脏。

【注意】盂诜:"患痢人不得食。"

【功能主治】《别录》:"主喜忘。"

【复方】治心昏多忘:马、牛、猪、鸡心,干之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肘后方》)。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心

【拼音注音】Mǎ Xīn

【英文名】Horse heart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马的心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剖开胸腔取心脏,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马属草原动物,善奔驰,草食。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原形态】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颈有力。体高1.27-1.60m,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毛部也有长的鬃毛。我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归经】心;肝经。

【性味】味甘;性平。

【注意】《食疗本草》:“患痢人不得食。”

【功能主治】养心安神。主健忘。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煮食;或研末。

【各家论述】《别录》:主喜忘。

——摘录 《中华本草》

 20240913-111306.jpg

《中药大辞典》:马肝

【拼音注音】Mǎ Gān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马科动物马的肝。

【功能主治】《圣惠方》:"治妇人月水不通,心腹滞闷,四肢疼痛。赤马肝一片,炙令干(燥),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一钱。"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肝

【拼音注音】Mǎ Gān

【英文名】Horse liver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马的肝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剖腹取肝脏,冷藏。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马属草原动物,善奔驰,草食。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原形态】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颈有力。体高1.27-1.60m,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毛部也有长的鬃毛。我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归经】心;肝经

【性味】味甘;苦;性平;有毒

【注意】《本草经集注》:“马肝及鞍下肉,旧言杀人。”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主闭经

【用法用量】内服:炙干研末,酒调,每次3g。

【各家论述】《圣惠方》:治妇人月水不通,心腹滞闷,四肢疼痛。赤马肝一片,炙令干(燥),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热酒调下一钱。

——摘录 《中华本草》

 

 20241006131020.jpg

《中药大辞典》:马皮

【拼音注音】Mǎ Pí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马科动物马的皮。

【功能主治】①《圣惠方》:"治小儿赤秃,以赤马皮、白马蹄烧灰,和腊猪脂敷之。"②《滇南本草》:"烧灰调油搽铜钱牛皮癣。"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皮

【拼音注音】Mǎ Pí

【英文名】Horse hide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马的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取皮,去毛,晾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马属草原动物,善奔驰,草食。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原形态】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颈有力。体高1.27-1.60m,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毛部也有长的鬃毛。我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性味】味酸、咸;性平。

【功能主治】杀虫止痒。主秃疮;癣。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烧灰调敷。

【各家论述】1.《圣惠方》:以赤马皮、白马蹄烧灰,和腊猪脂敷之。2.《滇南本草》:烧灰调油搽铜钱牛皮癣。

——摘录 《中华本草》

 20241006131128.jpg

《中药大辞典》:马骨

【拼音注音】Mǎ Gǔ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马科动物马的骨头。

【性味】甘,凉。①《别录》:"头骨:微寒。"②《纲目》:"头骨:甘,微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治头疮,耳疮,阴疮,瘭疽。①《别录》:"头骨:主喜眠,令人不睡。"②《食疗本草》:"小儿患头疮,烧马骨作灰,和醋敷。亦治身上疮。"③《日华子本草》:"头骨烧灰,敷头耳疮佳。"④《纲目》:"止邪疟;烧灰和油,敷小儿耳疮、头疮、阴疮、瘭疽有浆如火灼。"

【用法用量】外用:烧灰研末调敷。内服:烧灰入丸、散。

【复方】①治胆热多眠:马头骨灰一两,铁粉一两,朱砂半两(研、水飞过),龙脑半分,上药同研令匀,炼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以竹叶温汤下,食后服。(《圣惠方》)②治臁疮溃烂三四年:马牙匡骨烧研(先以土窖过),搽之。(《纲目》)。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骨

【拼音注音】Mǎ Gǔ

【英文名】Horse bone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马的骨骼。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剥去皮,除去内脏及肉,留下骨骼,晾干。

【生境分布】1.生态环境:马属草原动物,善奔驰,草食。2.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原形态】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颈有力。体高1.27-1.60m,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毛部也有长的鬃毛。我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归经】脾;肾经。

【性味】味甘;性微寒。

【注意】《本草经集注》:“马骨伤人,有毒。”

【功能主治】醒神;解毒敛疮。主嗜睡;头疮;耳疮;臁疮;阴疮;瘭疽

【用法用量】内服:烧灰,入丸、散,每次1-2g,每日3次。外用:适量,烧灰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别录》:头骨:主喜眠,令人不睡。2.《食疗本草》:小儿患头疮,烧马骨作灰,和醋敷。亦治身上疮。3.《日华子本草》:头骨烧灰,敷头耳疮佳。4.《纲目》:止邪疟:烧灰和油,敷小儿耳疮、头疮、阴疮、瘭疽有浆如火灼。

——摘录 《中华本草》

 

 20241006131319.jpg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宝

【拼音注音】Mǎ Bǎo

【别名】马粪石。

【来源】马科动物马Equus caballus (L.)的胃肠中的结石。全年均可收集,将病马宰杀后摸其胃肠中有结石者,取出用清水洗净,晾干。

【性味】甘、咸、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镇惊安神。用于癫痫,小儿抽搐,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1~3分。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马宝

【拼音注音】Mǎ Bǎo

【别名】马结石(《四川中药志》)。

【出处】出自《饮片新参》。

【来源】为马科动物马胃肠道中所生的结石。当马宰杀后,取出结石,用清水洗净,晾干即可。

【生境分布】主产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甘肃、云南、贵州、西藏等地。

【性状】呈球形、卵圆形或扁圆形,大小不等,一般直径约6~20厘米,重250~2500公分,但也有小如豆粒者,表面蛋青色、灰白色至油褐色,光滑有光泽,或附有杂乱的细草纹,亦有凹凸不平者。质坚体重,剖面灰白色而有同心层纹,俗称"涡纹",且微具玻璃样光泽。其粉末在显微镜下可看到碎草的纤维。气无味淡,嚼之可成细末。以个大、质重、坚实、灰白色、光滑、剖之有层次者为佳。

【鉴别】取马宝细末少许,散布于锡纸上,下面用火燃烧使热,其粉末即很快聚于一处,并发出马尿气味.如无此等现象,则不是真正的马宝。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心、肝二经。"

【性味】甘咸,凉。①《纲目》:"甘咸,平,无毒。"②《中药志》:"甘咸微苦,凉。"③《四川中药志》:"性凉,味咸微苦,有小毒。"

【注意】《饮片新参》:"中寒痰湿者忌用。"

【功能主治】镇惊化痰,清热解毒。治惊痫癫狂,痰热内盛,神志昏迷,吐血衄血,恶疮肿毒。①《纲目》:"治惊痫,毒疮。"②《饮片新参》:"消肝脑,化热痰,治痉痫,止吐衄。"③《现代实用中药》:"对于神经性失眠、癔病、痉挛性咳嗽等症有效。并能解毒,治痘疮危症。"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2~5分。

【复方】①治小儿惊痫:马宝二钱,牛黄五分。共研细末,每次一分,日服二次。二岁以下小儿酌减。(《吉林中草药》)②治肺结核:马宝二钱,百部二钱,白芨四钱。共研细末,每次半钱至一钱,日服三次。(《吉林中草药》)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宝

【拼音注音】Mǎ Bǎo

【别名】鲊荅、马结石。

【英文名】Horse Bezoar

【出处】出自《饮片新参》。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马胃肠道结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采收和储藏】:马宝的采储方式大致有:①杀马后取出胃肠道结石;②在结石发病北较高地区,从马排出的粪便中寻找结石;③在结石性疝痛的手术时寻找结石。取出的结石用清水洗净,或瑞用开水煮沸数分钟(开水煮后,容易干燥),晾干或晒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马属草原动物,善奔驰,草食。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原形态】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颈有力。体高1.27-1.60m,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毛部也有长的鬃毛。我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研成细粉。饮片性状:为灰白色或淡灰褐色细粉。整体参见“药材鉴别”项。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性状】1.性状鉴别:本品呈球形、卵圆形或扁圆形,大小不一,直径6-20cm,表面灰色、青灰色或油棕色,光滑,略有光泽或附有杂乱的细草纹。质坚体重,断面可见明显的同心层纹,中心部位常有金属或其他粒状异物,无气味或微有臊臭。取粉末少量置铝箔上,直火烘之,粉末由分散迅速相聚集,并有轻微的马尿气。以色青白、外表有光泽、润滑如石、有细草纹、质坚实、断面“涡纹”细致者为佳。显微鉴别,粉末镜下观察呈无定形块状。大小不一,有的半黄色,有的为蟹青色,常伴有碎草纤维。2.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少许,加蒸馏水1-2ml,振摇,加硝酸银溶液2-3滴,则生成黄色沉淀,倾去水液,加氨试液1ml,黄色沉淀则溶解。

【化学成分】马胃肠中的结石含磷酸镁(magnesium phos phate),碳酸钙(calcium carbonate),碳酸镁(magnesium carbonate)等。

【归经】心;肝经。

【性味】味甘;咸;微苦;性凉;小毒。

【注意】1.《饮片新参》:“中寒痰湿者忌用。”2.《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肝、胆经无热痰者忌用。”

【功能主治】镇惊化痰;清热解毒。主惊痫癫狂;痰热神昏;吐血衄血;痰热咳嗽;恶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研开,0.3-3g。

【各家论述】1.《纲目》:治惊痫、毒疮。2.《饮片新参》:清肝脑,化热痰,治痉痈,止吐衄。3.《现代实用中药》:对于神经性失眠、癔病、痉挛性咳嗽等症有效。并能解毒,治痘疮危症。

——摘录 《中华本草》

 20241006131400.jpg

《中药大辞典》:马蹄甲

【拼音注音】Mǎ Tí Jiǎ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来源】马科动物马的马蹄。

【性味】甘,平.①《别录》:"温。"②《纲目》:"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治崩漏带下,牙疳,秃疮,疥癣,脓疱疮。①《别录》:"白马蹄疗妇人漏下,白崩;亦马蹄疗赤崩。"②孟诜:"亦马蹄主辟温疟。"③《滇南本草》:"烧灰为末,油调搽秃头疮、癣疥。"④《纲目》:"疗肠痈,下瘀血,带下,杀虫。又烧灰入盐少许,掺走马疳蚀,甚良。"

【用法用量】内服:烧灰入丸、散。外用:烧灰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带下:烧马左蹄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②治白漏不绝:白马蹄、禹余粮各四两,龙骨三两,乌贼骨、白僵蚕、赤石脂各二两。上六味为末,蜜丸梧子大。酒服十丸,不知,加至三十丸。(《千金方》马蹄丸)③治走马牙疳,延烂穿腮:白马前蹄,刮下脚皮,炙炭存性,加冰片少许吹之。(《外科全生集》马蹄散)④治头赤秃:马蹄烧灰,捣罗为末,以腊月猪脂和敷之。(《圣惠方》)⑤治一切癣:白马蹄,煅存性,为末。预取马齿苋杵烂,加水煎成膏,调前末搽之。(《外科大成》马蹄膏)⑥治脓疱疮:马蹄,烧存性,研细面。涂于患处。(《蒙医经验方》)。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蹄甲

【拼音注音】Mǎ Tí Jiǎ

【英文名】hourse hoof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马的蹄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剁下蹄甲,洗兆,晾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马属草原动物,善奔驰,草食。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原形态】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颈有力。体高1.27-1.60m,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毛部也有长的鬃毛。我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归经】脾;胃;大肠经。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解毒杀虫。主跌打损伤;崩漏;带下;肠痈;湿疹;秃疮;疥癣;脓疱疮

【用法用量】内服:烧灰研末,每次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烧灰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别录》:白马蹄疗妇人漏下,白崩;赤马蹄疗亦崩。2.盂诜:赤马蹄主辟温疟。3.《滇南本草》:烧灰为末,油调搽秃头疮、癣疥。4.《纲目》:疗肠痈,下瘀血,带下,杀虫。又烧灰人盐少许,掺走马疳蚀,甚良。

——摘录 《中华本草》

 

 20241006131456.jpg

《中药大辞典》:马鬃

【拼音注音】Mǎ Zōnɡ

【别名】马髻毛(《别录》),马牦(《千金方》)。

【出处】《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鬃毛或尾毛。

【毒性】《纲目》:"有毒。"

【功能主治】治女子崩中、带下,疮、痈。①《别录》:"主女子崩中赤白。"又:"马毛主小儿惊痫。"②《日华子本草》:"烧灰止血,并敷恶疮。"③《滇南本草》:"烧灰敷疮毒、痈疽、疗疮。"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外用:烧灰研末敷。

【复方】①治带下:白马牦二两,龟甲四两,鳖甲十八铢,牡蛎一两十八铢。上四味,治下筛,空心酒下方寸匕,日三服,加至一匕半。(《千金方》白马牦散)②治崩中下血不止:绵灰、黄绢灰、艾叶灰、马尾灰、藕节灰、莲蓬灰、油发灰、亦松皮灰、棕榈灰、蒲黄灰。等分,为细末,用醋煮糯米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加至一百丸,空心米饮下。(《济生方》十灰丸)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鬃

【拼音注音】Mǎ Zōnɡ

【别名】马鬐毛、马毛。

【英文名】Horse mane

【出处】出自《日华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马的鬃毛或尾毛。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采收和储藏】:剪取鬃秘中尾毛,洗净,晾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马属草原动物,善奔驰,草食。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原形态】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颈有力。体高1.27-1.60m,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毛部也有长的鬃毛。我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归经】心;肺经。

【性味】味涩;性平。

【功能主治】止血止带;解毒敛疮。主崩漏;带下;痈疮

【用法用量】内服:烧灰研末,入丸、散,1-3g。外用:适量,烧灰研开敷。

【各家论述】1.《别录》:主女子崩中赤白。又:马毛主小儿惊痫。2.《日华子本草》:烧灰止血,并敷恶疮。3.《滇南本草》:烧灰敷疮毒、痈疽、疔疮。

——摘录 《中华本草》

 20241006131550.jpg

《中药大辞典》:马鬐膏

【拼音注音】Mǎ Qí Gāo

【别名】马膏(《灵枢》),马鬐头膏(《别录》),马脂(《丹房鉴源》)。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马科动物马项上的皮下脂肪。

【性味】①《别录》:"平。"②《纲目》:"甘,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①《别录》:"主生发。"②《纲目》:"治面酐,手足皴粗,入脂泽,用疗偏风口歪僻。"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鬐膏

【拼音注音】Mǎ Qí Gāo

【别名】马膏、马鬐头膏、马脂。

【英文名】Horse fat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马项上的皮下脂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取顶上的皮下脂肪,炼油,冷却。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马属草原动物,善奔驰,草食。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原形态】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颈有力。体高1.27-1.60m,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毛部也有长的鬃毛。我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归经】脾;肾经。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生发;润肤;祛风。主脱发;白秃疮;皮肤皲裂;偏风口僻。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涂搽。

【各家论述】1.《纲目》:按《灵枢经》云:卒口僻急者,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颊筋有热,则纵缓不收,以桑钩钩之,以生桑灰置坎中坐之,以马膏熨其急颊,以白酒和桂末涂其缓颊,且饮美酒,瞰炙肉,为之三拊而已。2.《灵枢》无注本,世多不知此方之妙。窃谓口颊喎僻乃风中血脉也。手足阳明之筋络于口,会太阳之筋络于目,寒则筋急而僻,热则筋缓而纵,寒者急而热者缓也。急者皮肤顽痹,营卫凝滞。治法,急者缓之,缓者急之,故用马膏之甘平柔缓以摩其急,以润其痹,以通其血脉,用桂酒之辛热急束,以涂其缓,以和其营卫,以通其经络,桑能治风痹,通节窍也。病在上者,酒以行之,甘以助之,故饮美酒,啖炙肉云。3.《别录》:主生发。4.《纲目》:治手足皴粗,入脂泽,用疗偏风口喎僻。

——摘录 《中华本草》

 20241006131614.jpg

《中药大辞典》:马齿

【拼音注音】Mǎ Chǐ

【别名】马牙(《本草拾遗》)。

【出处】出自《别录》。

【来源】马科动物马的牙齿。

【性味】《纲目》:"甘,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治惊痫,疔疮,牙痛。①《别录》:"主小儿马痫。"②《本草拾遗》:"烧作灰,唾和,绯帛贴丁肿上,根出。"③《日华子本草》:"水磨(服)治惊痫。"

【用法用量】内服:煅存性研末,0.5~1钱;或以水磨汁。外用:烧灰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疔肿未破:白马齿烧灰。先以针刺破乃封之,用湿面围肿处,醋洗去之,根出。(《肘后方》)②治赤根疔:捣马牙齿末,腊月猪脂和敷之,拔根出,亦烧灰用。(《千金方》)③治虫牙作痛:马牙一枚煅热,投醋中七次,待冷含之。(《唐瑶经验方》)④治内痈未作头者:马牙灰和鸡子涂之,干则易。(《千金方》)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齿

【拼音注音】Mǎ Chǐ

【别名】马牙。

【英文名】Horse teeth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马的牙齿。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敲取牙齿,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马属草原动物,善奔驰,草食。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原形态】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颈有力。体高1.27-1.60m,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毛部也有长的鬃毛。我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归经】心;脾经。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镇惊熄风;解毒止痛。主小儿惊痫;疔疮痈疽;龋齿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煅存性研末,1-3g;或以水磨汁。外用:适量,烧灰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1.《别录》:主小儿马痫。2.《本草拾遗》:烧作灰,唾和,绯帛贴丁肿上,根出。3.《日华子本草》:水磨(服)治惊痫。

——摘录 《中华本草》

 20241006131615.jpg

《中药大辞典》:白马阴茎

【拼音注音】Bái Mǎ Yīn Jīnɡ

【别名】白马茎(《本经》)。

【出处】出自《纲目》。

【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雄性外生殖器。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马肉"条。

【炮制】《雷公炮炙论》:"(白马茎),临用时以铜刀劈破作七片,将生羊血拌蒸半日,出晒干,以粗布拭上皮,并干羊血了,细锉用也。"

【性味】甘咸,温。①《本经》:"味咸,平。"②《别录》:"甘,无毒。"③《本草经疏》:"甘咸,温。"

【注意】《本草经疏》:"凡阴虚火盛者不得服。"

【功能主治】补肾益气。治阳痿精衰,虚弱羸瘦。①《本经》:"主伤中脉绝,阴不起。强志益气,长肌肉,肥健,生子。"②《别录》:"主小儿惊痫。"③《药性论》:"主男子阴痿。"

【用法用】内服:入丸剂。

【复方】益丈夫阴气:白马茎,阴干者,末,和苁蓉蜜丸,空心酒下四十丸,日再,百日见效。(孟诜)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马阴茎

【拼音注音】Bái Mǎ Yīn Jīnɡ

【别名】白马茎。

【英文名】Horse penis

【出处】出自1.《纲目》。2.《雷公炮炙论》:白马茎要马无病,嫩身如银,春收者最妙。3.《本草拾遗》:凡收白马茎,当以游牝时力势正强者,生取得力良。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马的雄性外生殖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采收和储藏】:宰杀雄马后,割下外生殖器,剔除残肉及脂肪,悬挂于通风处阴干或晾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马属草原动物,善奔驰,草食。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原形态】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颈有力。体高1.27-1.60m,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毛部也有长的鬃毛。我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炮制】《雷公炮炙论》:(白马茎),临用时以铜刀劈破作七片,将生羊血拌蒸半日,出晒干,以粗布拭上皮,并干羊血了,细锉用也。

【归经】肾经。

【性味】味甘;咸;性温。

【注意】《本草经疏》:凡阴虚火盛者不得服。

【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气。主肾虚阳痿;精亏不育;虚弱赢弱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剂,6-9g。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马阴茎,察其功用,气平应作温,非甘温则不主伤中脉绝,以甘能补血脉,温能通经络故耳。阳衰则阴不起,而生长之道绝,咸温走下焦,补助真阳,则阴自起而精自暖,故能令人有子也。气属阳,阳得补,故能益气;肾藏志,肾气足,故能强志;甘温补血脉而助真气,故又能长肌肉肥健也。2.《本经》:主伤中脉绝,阴不起。强志益气,长肌肉,肥健,生子。3.《别录》:主小儿惊痫。4.《药性论》:主男子阴痿。

——摘录 《中华本草》

20241006131617.jpg

IMG_20240928_165745.jpg

IMG_20240928_165812.jpg

IMG_20240928_165938.jpg

IMG_20240624_184748.jpg

IMG_20240624_184802.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7607-1454350.html

上一篇:通奶草真的可以下奶吗?
下一篇:厨房餐桌上的中草药:木薯
收藏 IP: 120.230.19.*| 热度|

19 高宏 杨正瓴 朱晓刚 王从彦 许培扬 刘进平 钟炳 郭战胜 刘炜 李学宽 孙颉 宁利中 杨学祥 汪运山 何青 吕健 崔锦华 张晓良 陈小开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0 14: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