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gyongjun

博文

《中庸》的智慧

已有 2091 次阅读 2023-8-6 13:22 |个人分类:观海听涛|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202308042.jpg


研习中华经典,弘扬中华美德。8月4日下午在曲阜尼山圣境风景区的“尼山讲堂”,有幸聆听了孔子研究院特聘教授刘振佳先生的《中庸》讲座。刘振佳教授以《学习中庸思想,提升人生智慧》为题,从“中庸从何而来”、“什么是中庸”、“中庸的基本原则”、“如何提升中庸智慧”等四个方面对儒家经典《中庸》进行了解读,为现场听众带来一场精彩讲座。通过预约报名前来的听众,静心端坐,认真聆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以下是我现场记录的听课笔记,分享一下。


《学习中庸思想,提升人生智慧》

——刘振佳教授在尼山讲堂的讲课笔记

中庸从何而来

    刘振佳教授认为,儒家中庸思想有两个源头:其一是展现出中华民族特定的万物人生的本源观念;其二是展现出人们从天地原理到人生原理思考的迁移思维路径。

    刘教授列举古典文献中的一些历史资料佐证:《尚书.商书.钟虺(hui)之语》:“王悲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股商王朝便知道要建立起民众的“中道”观念。《尚书.召语》:“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孔传:“言王今来居洛邑,继天为治,躬自服行教化于地势正中。”孙星衍疏:“土中,为王城于天下为中也。”西周王朝,认为王城应该建造于天下的正中间,便于教化管理。

    刘教授认为孔子将“中”予以生活哲学思考。《论语》中道:“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吾有知乎!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扣其两端而竭焉。”

   正是基于“中”的深度思考,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中庸”的概念。《论语:雍也》中道:“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也乎,民鲜久矣!”  朱熹解释说:“鲜, 少也。言民少此德,今已久矣。”

    孔子之后,后人将此种中庸思想理论写成一篇专门的文章,保存在《礼记》一书中,为其中的第三十一篇。后来,经过人们考证,认为这篇文章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所作。朱熹在《中庸章句》中道:“中庸何为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于是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为此书。”

什么是中庸

“中庸”概念,虽然在历史上有多种解释,基本内容相距不远。朱熹引程颐的话:“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解释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刘教授认为,“中”如其读作第一声,不如读作第三声。如河南人和鲁西南菏泽地区人的读音。这样的话,这个“中”就不简单的“取中”,而是一种“好”、“可以”、“不错”、 “对”的意思。山东鲁南地区人将其读作第四声,也是一种更好理解读法。所谓“中”,就是从天地自然到社会人生,应该也必须寻找的那个恰当的“点”。在《中庸》中,古人选择用“道”表达对“点”的理解。强调存在性、过程性、应用性。所谓“庸”有两个含义:第一“平常”,也就是平常生活,故有“平庸”一词。第二,“应用”,具体使用它。

所谓“中庸”: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选择运用最为恰当的方式方法,准确而又合理地应对处理生活,以最佳选择取得最佳效果或效益,就叫做中庸。

刘教授认为,孔子“中庸”思想的主体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其一,要确认自己的社会角色。根据角色做选择。“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忠,为人父止于慈;为人子止于孝;与国人交止于信。”其二,要确认自己所处时空条件。根据条件做出选择,“侍于君有三衍(qian,过失),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其三,要确认把握恰当尺度。“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

中庸的基本原则

关于中庸的基本原则,刘教授认为中庸不是毫无原则。他以《论语》中“乡愿”为例。孔子所谓:“乡愿德之贼也。”其一,“乡愿”总是强调“古之人,古之人。”其二,“乡愿”总是能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其三,“乡愿”总是“阉然媚于世也者”,关闭自己,取悦他人。其四,“乡愿”总是“同乎流俗,合呼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刘教授总结中庸的五项基本原则是:

原则之一“以礼节之”,应该合乎社会道理性。孔子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子路曰:‘君子尚勇乎? ’子曰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原则之二“合乎时宜”应该合乎社会道义性。孔子所谓:“有子日: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 ’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  

原则之三“仁以为已任”,应该合乎社会正义性。孔子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孟子所谓: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原则之四:(漏记)。

原则之五:“修己以敬”,应该合乎社会尽职性。孔子所谓:“冉求曰: ‘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面。’”“子曰: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至夷狄,不可弃也。“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如何提升中庸智慧

刘教授认为,在《中庸》一书中明确提出修养提升“中庸”智能的路径与方式——“诚、明”。

“自诚明,谓之性,明自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内在的“诚”和外在的“明”相为一体,就获得了应用“中庸"的智能。内在“诚”和外在“明”,它们具有一体性。只有“诚”能够使人“明”,内在真诚的人,自然会明白事理,具有智慧。在关键时刻,也能够做出恰当而又合理的“中庸”选择。同时,只有“明”,也才能造就人的“诚”,即明智的人,悟透并懂得“诚”,自然会依照“诚”的方式,待人处事,正确地选择和应用中庸之道。社会上的一般人,只能是“明自诚”。即通过“教化”,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悟解智慧,推进提升“诚”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达到“诚明”现实的人们,需要也必须不断地强化心智培育和塑造,经过不断地学习努力,同样可以成为“诚明”之人,获得中庸能力。

孔子以及《中庸》一书,对于我们现代人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如何更好地提升中庸智慧?刘教授提出了如下观点:

其一着眼与当下社会现实学习和思考,明确中庸的取向和目标。世界永远处于“日日新、又日新”过程,既要避免“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又要摒弃“生乎今世,反古之道”,否则,一定会“灾及其身也”

其二以社会的主体思想为依据,奠定中庸的观念基础。《中庸》所谓“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要真正理解认识一个社会有其特定指导思想和理论观念。“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都具有清楚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对此“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严格遵照社会核心价值观,绝不越位思考,这是把握理解中庸的思想基础。

其三广泛学习文化知识,扩展中庸的心智与视野。孔子身处特定时代,所以强调“吾说夏礼,杞不足徽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一方面,强调学习所有时代的“礼仪文化”。另一方面,强调“今用之,吾从周”,将现实社会应用作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明明德”,跟上时代步伐,适时做出合理中庸判断和选择。

其四深度参悟天地人生基本原理,不断提升理性认知能力。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微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通过天地人生根本道理参悟和认知,真正成为一个“明白人”,懂得事理的人。自然会有良好的中庸表现。

    经过广泛文化学习和深度道德修养,自然能够获得并达到“诚”的程度。“唯天下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有不固聪明圣智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7607-1398050.html

上一篇:鸡蛋花海
下一篇:立秋,一起来看海
收藏 IP: 60.233.16.*| 热度|

16 许培扬 尤明庆 杨正瓴 高宏 宁利中 范振英 王安良 郭战胜 王从彦 刘炜 孔令国 何青 刘钢 王成玉 朱晓刚 张晓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