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gyongjun

博文

海洋贝类对近海碳循环的影响 精选

已有 9131 次阅读 2023-1-13 11:57 |个人分类:好摄之图|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20230108112913.jpg

在海边散步,在沙滩上经常看见被潮水冲刷到岸上的贝壳,一大片一大片的,各式各样,景象甚是壮观。贝壳中除了含有少量的有机物,绝大部分是碳酸钙。从碳酸钙分子式中可计算出,其中碳元素含量占比为12%。从地球碳循环的角度分析,沙滩上这些贝壳在海洋碳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20230108111406.jpg

在当今的学界,关于碳中和、碳达峰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碳元素是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组成的关键元素,它以二氧化碳、碳酸盐及有机化合物等多种形式在环境中不断循环。全球碳循环的动态变化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有着密切关系。地球上吸收大气二氧化碳的区域称为“碳汇”;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区域称为“碳源”。二氧化碳在较短时间尺度上(譬如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聚集存储称为“碳汇聚”。在较长时间尺度上(譬如千年以上量级)稳定聚集存储称为“碳固定”。

20230108111954.jpg

海洋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全球变化的关键控制环节。海洋作为一个巨大的碳库,在吸收和储存大气二氧化碳方面具有非常强大的能力,影响着大气二氧化碳的收支平衡。研究碳在海洋中的转移和归宿,对于预测未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二氧化碳进入海水体系后,海洋浮游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海水中的二氧化碳而生长繁殖,将其由无机碳转化为生物肌体的有机碳,这些有机碳一部分随生物死亡后沉入海底,形成“生物软泥”,另一部分通过食物链被逐级转移至其他动物体内。这些海洋动物在生命过程及死亡过程中形成颗粒有机碳,在沉积过程中,部分颗粒有机碳经真菌或细菌的分解又转化为水中的有机碳,进入海洋再循环,大部分则被沉积埋藏在深海里。这种由生物进行的有机碳生产、消费、传递、沉降、分解、沉积等系列过程实现的“碳转移”即称之为“生物泵”。据科学家推算,每年通过这种生物泵方式,深海沉降作用储存约3亿吨的碳。

20230108111422.jpg

海洋中的生物钙化外壳(扇贝、牡蛎、鲍鱼等)、骨骼中的碳酸钙、造礁珊瑚沉积以及生物肌体的颗粒有机碳,在生物死亡后实现的碳转移,即属于生物泵的范畴。海洋贝类,包括牡蛎、扇贝、蛤蜊、海螺、鲍鱼等。贝类生物的滤食系统十分发达,有着极高的滤水率,能够吸食上覆水中的浮游植物及颗粒有机物质。它们通过滤食水体中的悬浮颗粒有机碳,而促进其软体组织的生长,并由软体组织的外套膜分泌物形成贝壳。贝壳在形成过程中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发生一系列变化,其成分中碳酸钙约占95%。贝类表现出软体组织生长和贝壳形成,是贝类两种固碳方式。这些矿化后的碳元素,绝大部分被埋藏从而脱离了地球化学循环。尽管贝类通过呼吸和钙化释放出部分碳,但有更多的碳通过生物沉积作用被埋藏。因此,从整体上看,贝类在海洋碳循环中起到了碳汇的作用。在海洋贝类生物中,贝壳重量约占总重的60%。海洋中每生产1吨的贝类生物,仅贝壳重量就可固定二氧化碳当量0.25吨。我国养殖贝类是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占整个海水养殖产量的87%以上,总产已达每年1200万吨左右,稳居世界第一位,换算为固碳量为70万吨(折合二氧化碳为251万吨)。碳沉积能力分别相当于122.28、106.78万公顷的造林,可分别减少大气二氧化碳增加量的0.0125%、0.0109%。

20230107210415.jpg

因此,关于养殖贝类的碳汇能力评估研究,应该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Bauer, James E. , et al. The changing carbon cycle of the coastal ocean [J]. Nature, 504.7478(2013):61-70.

2.  Minhan  Dai, et al.  Carbon Fluxes in the Coastal Ocean: Synthesis, Boundary Processes and Future Trends [J].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2022-03-15 . DOI: 10.1146/annurev-earth-032320-090746.

3.  Chang Liu, et al. Current status and potential assessment of China's ocean carbon sinks [J].  Environ. Sci. Technol, 2022. DOI: doi.org/10.1021/acs.est.1c18106.

20230107210403.jpg

20230107210351.jpg

20230107210009.jpg

20230107205958.jpg

20230107210021.jpg

20230107210036.jpg

20230107210048.jpg

20230107210059.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7607-1371813.html

上一篇:绚丽五色梅,味臭颜色美
下一篇:靑山在
收藏 IP: 60.233.16.*| 热度|

18 刘钢 范振英 孙颉 刘良桂 许培扬 宁利中 黄永义 杨正瓴 尤明庆 陆仲绩 张晓良 农绍庄 贾玉玺 谢钢 李建国 刘炜 杨学祥 曾荣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7 09: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