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itym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vcitym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

博文

[转载]瑞·达利欧新作《原则2: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

已有 2412 次阅读 2023-6-24 17:2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一个经济学视角的世界秩序研究成果。

作者瑞·达利欧(Ray Dalio)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现任美国桥水投资公司首席投资官导师、董事会成员。


转摘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1820496234582514&wfr=spider&for=pc 

“任何研究历史的人都可以看到,没有任何一个政治体制、经济体系、货币或帝国可以永远存在。但当它们失灵时,几乎所有人都会感到惊讶,并受到毁灭性打击。

因此,我自然会问:我和我所关心的人如何才能知晓萧条、革命与战争时期的到来,如何才能很好地应对。”瑞·达利欧(Ray DALIO)在其新书《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的引言中写道。

作为世界顶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对投资原则和周期方面有着独到见解。

这些见解被深入应用于实际投资工作中,带领桥水逆势避开2008年金融危机等大大小小各式危机,并为投资者创造了巨额收益,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也深得政策决策者、商界领袖和各领域专家学者的高度认同。

近年来,瑞·达利欧一直致力于研究历史周期与变化规律,希望以更宏大的视角剖析我们所身处的世界,以提供一些投资与生活的原则,帮助我们应对未知的变化。

本书就展示了他对500年来财富和权力的所有重大变化背后反复出现的模式和因果关系的集中考察,对这些变化背后一些永恒普适规律的梳理总结,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预测。

* 以下为本书引言部分。



文 | 瑞·达利欧



未来的时代将与我们有生之年所经历的时代完全不同,但与历史上的许多时代有着相似之处。



我为何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事实历来如此。



在过去约50 年的时间里,为了做好我的工作,我需要了解决定一个国家及其市场成败的关键要素。我认识到,要想预测和应对前所未有的情况,我必须尽可能多地研究类似的历史案例,搞清这些案例背后的驱动机制。这些工作帮助我总结出妥善应对这些情况的原则。



几年前,我注意到一些重大势态发展,在我的有生之年里,这些事件从未发生过,但在历史上曾多次出现。



最重要的是,我看到在巨额债务和零(或接近于零)利率的综合影响下,世界三大储备货币国家大规模印钞;在各国(特别是美国)内部,由于财富、政治和价值观差距达到约一个世纪以来的最大程度,政治和社会出现了严重冲突;一个崛起的世界大国(中国)挑战现存的世界大国(美国)和现有世界秩序。最近一段与目前类似的时期是1930—1945 年。这令我十分担忧。



我意识到,除非研究类似的历史时期,否则我无法真正理解当前的势态,也无法应对即将发生的情况。于是,我开始研究各国及其储备货币和市场的兴衰。换言之,要想理解当前的势态发展,应对未来几年可能发生的情况,我需要研究类似历史案例背后的机制,例如研究1930—1945 年期间荷兰、英国、中国的兴衰等。



在从事这些研究的过程中,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了。这是另一类我一生中从未发生过但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的大事件。因此,历史上的大流行病成为这项研究的一部分。这些研究告诉我,自然界中的异常现象(如疾病、饥荒和洪水)也是值得考虑的可能因素。无论如何衡量,与最严重的经济萧条和战争相比,这些罕见的异常天灾的影响力甚至更大。



我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发现,就像生物存在生命周期一样,历史通常也是通过相对明确的生命周期,随着一代人向下一代人的过渡而逐步演进的。



事实上,人类的历史和未来可以被看作所有个体生命周期逐步演进的综合。我发现这些个体的生命周期汇聚在一起,就成为一个自古至今、包罗万象的整体历史演进过程;同样的事件受大致相同的原因的驱动而反复发生,同时也在不断演进。通过考察许多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我可以看到这种演化的典型模式和因果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推断未来。这些事件在历史上多次发生,它们是各国及其很多方面的兴衰周期的组成部分,例如教育程度、生产力水平、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军事实力、货币和其他市场等。



上述每个方面或实力都在周期中发展变化,而且相互关联。例如,一个国家的教育程度影响其生产力,生产力影响它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贸易又影响保护贸易路线所需的军事实力,进而影响货币、其他市场和许多其他方面。所有这些变化综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多年的经济和政治周期。例如,一个非常成功的帝国或王朝可以持续200 年或300年。我研究的所有帝国和王朝都是在典型的大周期中崛起和衰落的,这一大周期存在清晰的标记,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所处的位置。



这个大周期在以下两个时期之间产生更迭:(1)和平与繁荣时期,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和生产力,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萧条、革命与战争时期,财富和权力斗争此起彼伏,大量财富、生命和其他珍品被毁灭。我发现和平与繁荣时期比萧条、革命与战争时期持续的时间长得多。二者的比率通常约为5∶1。所以可以说萧条、革命与战争时期是和平与繁荣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



对大多数人来说,和平与繁荣时期固然令人愉悦,但所有这些现实情况的最终目的都是推动进化。因此,更广义地说,两个时期没有好坏之分。萧条、革命与战争时期造成大量破坏,但就像净化风暴一样,它也清除了弱点和过度(如过度债务),以回归本质的方式,打造更坚固的基础,迎来新的开端(尽管这个过程很痛苦)。



冲突解决后,谁是掌权者、其掌握何种权力就会变得明晰。因为大多数人迫切盼望和平,所以新的掌权者通过决议,创建新的货币、经济和政治体系,构成新的世界秩序,促进下一个和平/创造性时期。一个大周期中还有其他的周期。例如,有持续约100年的长期债务周期,也有持续约8年的短期债务周期。短期债务周期中,有较长的经济扩张期;经济扩张期之间是短期经济衰退;这些周期中还有更短的周期;等等。



通过解释所有这些周期,我想表达的要点是,一旦这些周期朝着一个方向发展,历史的构成板块就会移动,所有人的生活都会发生巨变。这些变化可能是极其有利的,也可能是极其不利的。虽然它们在未来必将发生,但大多数人不会预见它们的到来。



换言之,在一个周期中,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变化是常态,而不是例外。一个国家在一个世纪里没有经历至少一个和平与繁荣时期以及一个萧条、革命与战争时期的情况极为罕见。因此,我们应当对这两个时期都有所预料。



但古往今来,大多数人(现在仍然)认为,未来只是近期历史稍做修改的版本。这是因为就像许多事物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重大的繁荣时期和重大的萧条时期只会出现一次,除非我们研究几代人的历史模式,否则很难预料到这些时期的到来。因为繁荣时期和萧条时期的更迭往往相隔很久,我们所面临的未来很可能与大多数人所预期的情况迥然不同。



例如,我父亲和大多数他的同龄人经历了大萧条和二战,他们从未想到二战后经济会出现繁荣,因为这不同于(而非类似于)他们的经历。由于自身的经历,他们不会考虑借款,也不会把辛苦攒下的积蓄投入股市,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他们错过了从美国经济繁荣中获利的机会。



同样,我也可以理解,在几十年后,一些人通过大肆借款进行投机。因为他们只经历过债务融资拉动的经济繁荣,从未经历过经济萧条和战争,所以他们认为未来不会出现经济萧条和战争。



货币走势也是如此:二战后,货币曾经是“硬通货”(与黄金挂钩),直至20世纪70年代,为了支撑借贷和防止实体破产,各国政府使货币“走软”(即发行法定货币)。因此,在我撰写本书的时候,大多数人认为他们应该增加借款,尽管从历史来看,借款和债务融资拉动的经济繁荣会导致经济萧条和内外冲突。



如果我们以这种方式理解历史,就会提出一些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会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提供宝贵的线索。例如,在我的一生中,美元一直是世界储备货币,货币政策一直是刺激经济的有效工具,人们普遍认为西方民主和资本主义是优越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任何研究历史的人都可以看到,没有任何一个政治体制、经济体系、货币或帝国可以永远存在。但当它们失灵时,几乎所有人都会感到惊讶,并受到毁灭性打击。



因此,我自然会问:我和我所关心的人如何才能知晓萧条、革命与战争时期的到来,如何才能很好地应对。因为我的专业职责是,无论在何种环境中,都要保护好财富。所以,我需要打造适用于整个历史(包括这些毁灭性时期)的认知和策略。



本书的目的在于传述我所学到的东西,这些认知对我有所帮助,可能也会帮助其他人,我在此分享以便提供参考。




延伸阅读:

  1. 以史为鉴·理性认知-《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读书分享会https://www.saif.sjtu.edu.cn/show-67-1561.html 

  2. 动画:原则2-不断变化的世界秩序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94y1Z7F1/?vd_source=f115a9bae8ca95ce2a5f9626bc49f9bd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347-1392829.html

上一篇:[转载]IUCN提出七项措施以实现生态城市主义
下一篇:大数据分析易经64卦变化特征探索2则
收藏 IP: 111.203.13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