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疾控专家就埃博拉病毒答记者问

已有 3173 次阅读 2014-8-14 08:44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在第46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中,三位专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之后,还与媒体记者进行了互动,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问:最近报道说我国已经掌握了埃博拉病毒的抗体基因的研发能力,具备了即时检测试剂的研发能力。最近看到美国在疫苗上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中国奔赴西非的专家是带着什么任务去的,对进一步认识埃博拉病毒以及最后我们研发出疫苗有什么意义?

答:作为一种很严重的传染病,很多人都对疫苗非常感兴趣,因为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对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究,国外都有人在做,包括灭活疫苗、载体疫苗、DNA疫苗等等,但是都没有完成。现在报道美国准备很快进行疫苗的临床实验,他们的疫苗研制上比我们可能会快一点,更深入一点,这也和各个国家对疫苗临床观察的批准管理不同有关,我们国家也是重大专项支持下在做一些载体疫苗,在动物上取得了一些比较可喜的成果。

我们这次派到西非的援助组,主要是给西非捐助了大量物资,包括防护用具,要告诉他们怎么使用。第二个很重要的是要对我们国家在那个地方的医疗队伍和援外的人进行培训,特别是防护培训。

在这个基础我们了解发病的特点,进行交流,这也是我们的工作任务之一,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有可能的话可能和当地政府、国际组织和当地的工作团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采取的防控埃博拉的措施以及他们面临的问题。这次出去通过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交流,对我们自己专业队伍的学习和指导也是获益非常大的,从这个角度也派出了工作组。

问:最近大家出游旅行的很多,出游过程中专家对民众有何提醒?

答:现在如果已经制定了出行计划,一定要去这几个国家旅游的话,从传染源来讲,爆发疫情首例病例可能是非人类灵长类动物或者接触死亡动物,所以第一个建议不要到热带雨林地区,另外到当地以后,尽量不要到当地的医疗机构去就诊,因为当地的情况是医疗机构里面的感染情况非常严重。另外当地人的葬礼不要参加,那也是比较危险的暴露场所。在非洲当地,因为它本身的水电、生活条件确实比较有限,所以在当地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个人卫生是一般意义上的疾病的防控措施,比如你注意手的卫生,接触了不洁的东西大家可以随身携带免洗的手消毒液,如果碰到不干净或者必须消毒的就多洗两遍手。当地的水果一定要削皮吃,这也是比较重要的。在比较特殊的时刻,和当地人尽量保持距离。可能当地人比较热情,尽量的在这个时间段注意一下。总的来讲,在当地要注意防护自己,尽量避免可能的风险。

注意三点。第一,莫探险。很多年轻人可能完全是自助游,他脱离了团队,脱离了导游,到森林里探险,在这个时候别探险。第二,常联系。不但跟家人联系,一定要跟使馆联系,最后能救你一命的很有可能就是使馆。第三,别隐病。有了症状赶快看病。这三点是针对埃博拉的。

问:第一,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埃博拉疫情的蔓延,可能会有大量的公民从非洲入境,对于这些入境的人员我们要采取哪些特殊的处置方式?

答:目前为止大家可以从质检总局的网站上看到,他们已经加强了对入境人员体温筛检和其他医学排查工作。对埃博拉输入性传染病来讲,第一是希望预于国门之外,所以第一步防线是在口岸的检验检疫。目前,口岸加强了检验检疫,对于从西非几个有疫情来的航班已经加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相应的口岸公告内容已经下发,相关技术人员也会根据飞机上是否有机组报告或者自我报告出现症状的病人采取分级检验和加强检疫措施。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和卫生部门正在商讨确定技术细节,一旦在机场发现从疫区来的疑似病人,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好病人的排查,怎么样做好不同部门的交接,做好后续的防控工作。现在关于公告还有相应的技术方案都正在制定中,相信很快在技术机构里大家得到如何处置的技术指南或者技术规范。

问:有一些网友在质疑,汗液会不会导致病毒传播?

答:汗液的传播研究的很少、很少。一般来说像他这种汗液里都携带病毒,但是会在感染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个感染不是一定有病毒存在,涉及到存在的量、存在的时间,方方面面的原因,不是非常清楚。

谈到汗液的问题,其实汗液的产生来自于血液的蒸发,理论上是可能会带有病毒。最关键的一点这个病人的汗液不仅仅是汗液,这个病人临床表现非常严重的时候,他的血液、排泄物都有传染性,那时候触及就不仅仅是汗液,在临床上的单纯的汗液有可能是不存在的。

问:现在疫苗研发存在哪些困难?现在国内大概有9个课题组都在做埃博拉病毒研究,现在有哪些成果?

答:国内外,特别是国外,做疫苗本身的技术方法都用了,而且都做了大量动物实验,效果在动物身上都很明显。下面就是要做临床实验,在人体上观察,疫苗讲求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国内比他们问题大,疫苗制作和论证技术都不大,但是后面的效果评价非常大。我们免疫动物以后,有一个综合抗体,这个抗体能够杀灭这个病毒。我们现在没有活病毒,采用了替代方式,用所谓假的病毒。所以评价的手段都是要打折扣的,特别是动物实验。我们疫苗实验很讲究攻击实验,打了疫苗以后,用活的病毒去攻击,埃博拉动物模型比较多,打了就该死了或者发病了,但是用了疫苗以后可以保护这个动物不发病、不死。但现在没有这个条件,因为要在P4实验室里进行。而且做动物的P4实验室,要求比做一般病人的P4实验室还高一点。我们国家正在建设相关的实验室。

问:今天的主题有两个词,就是“警惕”、“恐慌”。谈到恐慌,很容易联想到当年的SARS,现有的资料包括专家的意见也认为SARS的宿主是果子狸,这个结论是不是定论?在现有这么多的病毒宿主中,是不是绝大部分都出自于原始森林中的动物,对人类未来潜在的威胁是不是非常大?

答:现在有一种说法叫“新发传染病”,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传染病,包括有些地区出现的传染病;还有一个说法“病原病”,大部分都和动物有关系。随着资源的开发、能源的利用、环境的保护可能我们接触野生动物机率更高。我们发现SARS有关的动物只有果子狸一个,只有在广州地区发现,我们查过果子狸原产地是没有的。现在发现有些蝙蝠有SARS病毒蝙蝠里发现过很多病毒,因为它是一个哺乳动物,它是很大的群居的群体,寿命在动物当中也是比较长的。而且由于我们不知道的一些原因,大量的病毒感染都可能是不发病的,往往只会在不发病的动物当中延续下去。蝙蝠不发病但是可以长期存在这个病毒,通过蝙蝠感染灵长类、哺乳动物、其他动物,再去感染到人。蝙蝠直接感染到人可能性不大,像埃博拉病毒、马克病毒也都是蝙蝠当中发现的病毒,很多病都发生在矿工身上,所以要分析是不是矿工接触了蝙蝠的粪便得病。总而言之,野生动物过去和以后都是新发传染病非常重要的原因。

问:假如说我在一架飞机上,从疫区过来,这架飞机上发现了疑似病例,作为同机乘客我会遭遇到什么?我的行李会如何处理?我跟密切接触者这些人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吗?能不能按照现有预案给我们介绍一下。

答:这个问题完全是基于对于疾病的理解和纯技术的考量。现在我说的这些还没有作为正式的方案下发。将来如果真的发生你刚才假定的情况,可以参照我们国家正式下发的方案来执行。你刚才谈到的假定情形,从一架国外航班回来,飞机上发现了疑似病人后,你可能受到哪些影响。首先要界定你和疑似病例的关系是什么?

在飞机航班上发现疑似病例的后续处理,现在我们考虑,第一是跟他同行的人,无论是商务团还是旅行团,亲戚朋友同事作为密切接触者要进行后续处理。第二要根据航班上的座位,埃博拉出血热目前是接触性传染性,所以考虑到座位的左右邻座可能需要采取防控的措施。第三要考虑他在飞机上的活动情况,尽管不是同行、尽管不是邻座,但他是热爱交朋友的人,在飞机上认识一些朋友的过程有比较密切的接触,这些人可能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

另外,他自己使用了的盥洗室,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是具有传染性的,如果在机上发病的话,他使用了盥洗室,后续有人去使用盥洗室的话,后期的进去的人就需要详细的排查,这些人要考虑对后续处理措施。

现在从他最后一次暴露时刻开始21天要进行医学观察,目前为止因为潜伏期没有传染性,观察期内要进行隔离医学观察,我们建议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间需要做的工作。当地的基层CDC或者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要接触密切观察的对象,每天至少两次了解体温的情况和其他异常症状出现的情况。

在21天内的一旦被我们观察的对象出现了症状的话,就需要迅速的进行隔离,要进行采样进行检测。这里还有一种情况,您所提到的疑似病人在21天以内被排除了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的诊断,那么医学隔离期也会由此而终止,不用医学观察21天了,什么时候解除疑似病诊断,就可以结束医学观察期。

您刚才提到了行李,也是要进行详细的流行病调查以后再去进行风险的判断。比如上机之前出现了症状怎么样,严不严重,他的行李有没有可能被他自己的体液所污染,接触行李的有哪些人。最后确定的没有非常明确的人说哪些人,一定是根据每一起事情发生的特殊性,根据判断原则确定哪些人该执行后续措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819385.html

上一篇:疾控专家解读埃博拉病毒
下一篇:加拿大的科学新闻(1970-1990)
收藏 IP: 223.72.177.*| 热度|

1 孙学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