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对北科报记者采访新媒体科学传播几个问题的回答

已有 2802 次阅读 2011-10-19 21:5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新媒体, 北科

第一个方面

新媒体开展科学传播,涉及到众多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发挥主导作用,比如新闻出版总署,工信部,科技部等有关部委,同时各人民团体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因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中国科协,学会是中国科协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们有着广阔的平台,针对各种科学话题,它们有众多的资源可以利用。首先在国家层面上应该设立与新媒体开展科学传播相关的研究项目,从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传播主体,受众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前期研究,中国科协和中国科普研究所也一直在关注利用新媒体开展科学传播的话题和动向。同时也有一批科研人员在关注着新媒体发展的方向,并进行了一定的思索和探索。其次,广大科普创作群体也是利用新媒体开展科学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千夫长首倡的手机小说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因而针对新媒体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创作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当然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我们应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创作。首先,要增强法律意识,保护新媒体科学传播参与者的知识产权和个人成果。其次,要从这个社会层面上来说,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人人尊重产权,才能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最后,要有一定的奖励机制,让创新的思想得到认可。同时,是否可以采取建立新媒体科学传播内容的数据库,作为保护知识产权的一个途径,凡是获得认可的科普作品,都纳入到这个数据库中,这样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互相模仿和拼凑的现象出现。

 

第二个方面

我个人认为可以尝试将同样内容的节目制作成适合不同终端使用的形式,不过要各有侧重。当然新媒体科学传播有自己的特点,它集成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多种新式。比如在电视上播放的科学节目就不适合直接拿到新媒体中使用,比如公交和一些楼宇的移动电视终端往往会照搬一些电视节目,当然这些节目是否和科普有关系还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新媒体开展科学传播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碎片化。同时电视中的节目一般都比较大,而如果把它直接嫁接到手机这个终端上来,那么手机的内存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而即使是同样内容的科普作品,在不同的终端上也要有所侧重。比如在手机这个终端上就要考虑到内存和受众的问题,而在电视终端上则要考虑时段的问题等等。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还要对不同新媒体的使用者群体进行细化。毕竟新媒体种类繁多,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易于接触新媒体,同时不同的群体对新媒体的接触频率也会不同。因而不仅要考虑到各种新媒体的特点,还要顾忌到不同群体的特点。举例来说,把电视上的科普节目嫁接到移动电视这个终端上,就需要浓缩其中的内容,把主要的内容进行适量整合,压缩时常,毕竟移动电视的受众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机变化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创作群体,保证有足够的内容储备,否则就有炒冷饭的嫌疑。

 

第三个方面

市场机制是一个无形的手,它能保证优胜劣汰。但是,就我们目前的情况来看,引入市场机制尚且有些过早,因为我们对新媒体科学传播的诸多问题还不明朗,还需要研究和讨论,以及前期的实践来检验。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个体,组织参与到新媒体科学传播中来,不论好不好,先做起来。因为我们对新媒体科学传播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初长起,或者说是发端期,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利用市场机制进行优胜劣汰,那么就有可能使得一批有志于从事新媒体科学传播的人和组织被淘汰出去,如果他们还不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资源储备的话。因而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新媒体开展科学传播的方式和方法,同时也研究引入市场机制的可能性以及其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

 

第四个问题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很多优势。除了很强的互动性外,新媒体还有易获得性,只要有网络,有终端,那么它就可以被利用起来,通过它可以了解全球的科学动态。过去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现在则是终端握在手,便知天下事了,当然这其中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有充分的内容供广大用户获取或者下载,如果内容匮乏,其他方面都是纸上谈兵了。另外,新媒体的碎片化也是一个重要特点,就像我提到的那样,新媒体融合了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其内容的多样化和集成化是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而随着云计算的勃兴,新媒体科学传播的云端化也是一个趋势和特点。另外,在新媒体科学传播中,其传播速度会呈指数级的增长和变化,比如一条微博经过上千次的转发,其受众的数目则会有十万甚至百万。最后,在新媒体科学传播时代,每个人都不仅是传授者,更是传播者,就像麦克卢汉说的那样,媒介即讯息,拥有了媒介也就拥有了信息。我想这也是新媒体科学传播的一个特点吧。

 

以上全部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供参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498696.html

上一篇:高校开展科学传播的可能途径
下一篇:第三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在澳门开幕
收藏 IP: 1.203.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1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