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迷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mpenguestc 网络空间做伏枥老马,志在千里育识途小驹!

博文

“寒门”出生的教授与“寒门”弟子

已有 30516 次阅读 2011-8-13 16:16 |个人分类:人生百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寒门学子

要说“寒门”,我想科学网上60%以上的教授、科学家们均可归为“寒门”出生。我就是一个地道的“寒门”出生的教授,包括正指导和已毕业的近50余名研究生中,80%以上也均出生“寒门”。

出生“寒门”或是“豪门”,这是我们所无法选择的。我儿时的“寒”是科学网上的博主们所无法想象的。我出生在一个极其偏僻、且至今还没通公路的湘西大山里的一个小山村,所属县为国家级贫困县,所在村又是县里最穷的小山寨。我出生40天后,父母离异,且双方均很快另组成家庭。1岁前是奶奶抱着我满寨子找有奶水的婶婶们吃百家奶得以存活的。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初中三年级时,爷爷过早去世,只剩下奶奶一个人靠每日辛劳抚养我。因村里只有小学1-4年级(学校只有一个老师,教4个年级的语文、数学、劳动课等),因此,11岁那年只身离开小山寨到几公里外的另一个乡村读5-6年级。学校没有统一的食堂,自己背着锅、米、菜、柴火等,三个石头架起来作为土灶,解决一日两顿饭。小学毕业,考上离家20公里外的一所乡镇中学(县第5中学)读初中。此时,儿时的同伴均放弃读书,开始在家务农,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村里就只剩下我一人,每月背着20多斤杂粮,独自徒步走2-3小时的山路往返于家与学校,直到完成初中学业。1978年,我以全县第6名的中考成绩考取我县最高学府——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保靖县民族中学,开始了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涯。当然,又是一大批初中同学,放弃了学业,回家种地。高中阶段,奶奶年事已高,生活的负担越来越重,每年的学费及生活费,完全靠奶奶走路到10多公里外的县城变卖一些农产品(红薯片)默默资助我完成学业。高中阶段的我,认真读书只有一个目标:跳出农门,报答奶奶对我的爱和付出,让她晚年过上好一点的生活

1984年,我终于如愿以偿,上了本科线,考上一所省属的师范大学,成了全乡有史以来第一个本科生。当时的师范大学,每月国家有足够生活费(27.5/月),且比其他非师范类院校的补足要高,生活费完全可以自理。奶奶的辛劳终于没有白费,她到哪里都炫耀她的孙子,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学生,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注:我的奶奶要是活到现在,应该是92岁了,可惜13年前已经去世。当时我自己的条件也不怎么好,还在外读书,她也一直生活在农村,也没有享到什么福。)

大学毕业分配到老家的小县城从事中学教学,教了5年的中学物理,也小有成绩。虽然生活上也还算过得去,但以当时的收入来看,还属于“寒门”,毕竟大环境还是落后的小县城。为了后代不再困于“寒门”,再次做出决定——考研1993年,再次走入学校,开始了漫长的求学生涯。后来的努力加机会,终于把老婆、女儿从大山深处的小县城带了出来。跟我一起走南闯北,到过国有特大型企业(油田)的研究机构工作5年,也到过中科院某研究所(见博文:我真正从事科研工作是从中科院起步的)工作两年。虽然其间也经历过坎坎坷坷,如在企业工作期间的遭遇(见博文:十年前我与单位的那场劳动纠纷案)等。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如愿了,2003年底我应聘到了现工作的这所高校。目前,已成长为一名985高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如今,我实验室每年要招收5-8名硕、博士研究生,大致统计了一下,80%以上也都属于“寒门”出生。也许,他们是否冲着我也是“寒门”出生的导师来的,原因不得而知。通过这些年的接触和了解,这些学生大都是令人满意的。他们身上有着与我一样敢于拼搏、吃苦耐劳、质朴、工作踏实、不甘落后等优良品质。他们的要求并不高(见博文:为什么我的硕士生大部分不愿意读博),读研的目的也许就是为了增加一份求职竞争力,也许为了报答养育自己多年的父母晚年能过上好一点的生活,或是为了找到一位称心如意的媳妇或如意郎君,为了自己的后代不再是“寒门”。他们目光可能短浅一些,未来可能不能成为科学网博主们要求的科学家或企业家,但他们认为达到了他(她)心目中的目标,就是一种快乐和幸福,就是一种成功。因为,他们出生“寒门”,也是他们所不能选择的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寒门”出生的学子,愿所有的“寒门”学子,早日跳出“寒门”。




寒门子弟没有春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5437-474818.html

上一篇:校园招聘提前一年,利还是弊?
下一篇:挡不住的诱惑——研究生“高薪”实习
收藏 IP: 110.184.38.*| 热度|

38 潘学峰 苗元华 李阳 曹广福 刘建国 陈儒军 赵明 曹建军 葛德燕 田灿荣 田仁飞 赵金丽 王春艳 张晓锋 王亚娟 孔晓飞 迟菲 余世锋 刘全慧 刘庆丰 吴锦宇 吴明火 王德华 鲍永利 王秀萍 肖振亚 张玉秀 戴朝华 杨华磊 cugb2010 laokanke zzjtcm zouzoukankan xqhuang mqp neilchau tanzhjin liuyixin0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7: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