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校是人们对自己曾经学习过的某所学校的一种称谓。据说是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的外来词,即怀有一种感激之情的地方。母校是一种载体,具体应由院校领导、任课老师(含导师)、辅导员、工作人员及同学共同组成。
大凡读过书的人,都有自己的母校。那么,大学母校带给了我们什么?无疑包括:
1)曾经的青春记忆和快乐年华;
2)获得知识、日后获得成功的铺垫;
3)曾经思想困惑、生活苦难时,得到过母校老师、工作人员和同学的解惑、关怀和帮助;
4)曾经生活、学习几年的美丽校园,图书馆、运动场和各式建筑等都是能勾起回忆的地方。
在校期间,我们曾经都会有困惑和迷茫,也曾经快乐和收获青春。就如华科前校长根叔说的:“母校,就是自己一天骂八遍却不允许别人骂的地方。”
然而当代大学生对母校的感情却大不如前,有越来越淡漠之势。
在校期间,总有那么一群人,本该值得我们回忆和感恩。
辅导员:毕业后说起母校,很多学生首先会自然想到辅导员,因为他们是我们从中学踏入大学的第一个可以获得帮助和依靠的老师。我的大学班主任,在我们毕业20周年聚会时,还可以如数家珍的谈起每一个同学的在校情况,让我们很是感动。不过那个年代,一个系就50来个学生。目前的情况是,学院每一级就配备1-2个辅导员,而每届的学生大300-400余人,是真正的一对多。尽管辅导员很尽职尽责,但势必造成辅导员的关爱不能惠及全体学生。不管怎样,学生对辅导员的感情还是最深厚的。我的一名已经毕业的硕士生,在校时曾当过一年大一的新生辅导员,她带过的学生现在已经大四了,但却常给我提起他们大一时曾经的这位临时辅导员。
任课老师:大学学习的课程很多,每门几十学时就结束的课程,或因老师讲的不“好”,或自身学得不如意,或许对学生除传授专业知识以外的关注不够,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缺失。过些年后,很多学生往往记不住×××课的任课老师的名字,已经变得很正常。
毕设导师:由于大部分学生未认真对待这项工作,毕设期间与指导老师的交流甚少。因此,毕设给他们留下的记忆不多,甚至忘记毕设题目的也大有人在,更何况指导老师呢。加上有些学校,师资少,每个老师指导毕设学生10几个到20个不等。研究生导师的情况可能要好一些,毕竟三年时间的朝夕相处,师徒关系嘛,感情自然是要深厚一些的。
院校领导:开学、毕业典礼或重要活动讲讲话、打个照面外,平时的接触就很少了。也许能记住他们的名字,但不一定都能心存太多的感激之情。
毕业以后,为什么会淡忘母校,或者被母校遗忘?
1)刚毕业走入社会的前几年,大多忙于生计、成家立业等,忙碌中往往容易淡忘母校。
2)大部分学生一直处于求生存和谋发展时期,自认对母校无足轻重,认为不是母校关注的对象。大部分高校或多或少主意力会聚焦于杰出校友,而杰出校友毕竟是少数。比如母校校庆,能回来的校友,大部分是退修老校友或那些政界高官、驰骋商海已功成名就者、科技届领军人物或高校菁英等。
3)少数的成功人士和校友,在校期间可能并不是表现突出的一类。但进入社会后获得了成功,认为是自身后期的努力,与母校期间的培养关系不大。
当然,当代大学生感恩缺失,也会因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从小被溺爱,自我为中心等原因造成。
每年会给本科生授课,会指导毕业设计,会指导一些科创竞赛、创新项目等。都记不清给多少个同学出国或外校读研写过推荐信,然而能记住和被记住的总是只有那么聊聊几个学生。
相关博文:师生感情越来越淡,谁之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