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孟文子
“你们家,以后千万别让你们领导来!”
一个周末的午后,几位朋友来家里聚会喝茶,见到阳台上满满几花架绿意盎然、长势极好的植物,欢喜不已。其中一位赞叹之余还“不怀好意”地来了这么一句。
当时我和妻子都是一怔,几乎同时发出疑惑:“为什么?”那位朋友故作神秘地说:“你看,这么多花草,要长得这么好,得花多少时间在上面?哪里还有时间用心干工作啊!”所有人随即大笑起来。
对于花草的养护和照顾,我是个十足的门外汉。书房里也摆了几盆,几乎天天见,有时左右开关窗户,还要把它们挪来挪去,我却一直都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妻子说我记不住这些花草的名字是因为不用心。其实,在我看来,对于这些事情一个人用心就够了。两个人若都用心于同一件事,必定发生分歧,继而会引发冲突。还不如一个人用心此处,另一人用心彼处,最终落得两人都清净,关系也和谐。
然而,用心于花草却并不意味着就要花很多时间在上面。“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养花种草其实很简单,晚上回来花几分钟时间浇点水,稍微料理一下就好,根本不用耗费多少时间。”妻子向众人解释,如果过分打理、照料、折腾这些花草,反而会影响它们的生长,甚至会养死它们。因为它们都是生命,生命本身就有自己生长的潜能和自主性,过分干预,过于积极,反而有害。
原来,养花种草不能太积极,而是要消极一些。这让我想到了教育,想到了那些活泼泼的孩子们。每个孩子降临人间都是一种生命的奇迹,几亿个精子中唯有那个胜利者才有机会和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经过母亲十月怀胎,历尽艰辛的生产最终才有了如今的宝贝。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都是一个自成系统的“小宇宙”,他们本性自足,完满而美好。正如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所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为什么会变坏?就因为人的手在孩子的成长中“伸得过长”,过于积极、过于干扰。孩子的成长自有天性,自有规律,也自有轨迹,成人却往往站在自己的世界中理解儿童的世界,进而采取自以为更有效、更有用的方式来干预儿童的成长,最后往往不能如愿,反而好心干了坏事情。
据说,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理论灵感主要来自于他经常一个人坐在街边观察儿童游戏。我的专业根底是教育学,皮亚杰是我读大学时最崇拜的心理学家之一。受他影响,我出去散步、游玩,一旦见到有小孩子们玩耍,也会刻意留心一下,有时时间允许也会停下来观察一会儿。
有一次,我见到几个小孩子在小区内的一个沙堆里玩,有位母亲便过来拉着其中一个孩子要走,说要带孩子回去玩“点读笔”,可以认字。孩子不走,妈妈硬拽。一场母子较量上演了。最后那孩子还是哭闹着被妈妈带走了。我以前在农村还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下午放学后孩子端着凳子坐在院子里做作业,没多久,妈妈过来了,看孩子做得怎么样;过一会,爸爸也过来了,看孩子哪个题做错了。还有些父母直接坐在孩子身边盯着孩子做作业,不时还指指点点,甚至咆哮、责骂,孩子则战战兢兢、边哭边做作业。
成人对儿童正常成长的过度干扰还有更多的表现。比如逼孩子上各种课外辅导班,让孩子阅读家长自认为的好书,处心积虑地给孩子调座位、调班级。还有的父母强迫孩子加衣服,以致网上疯传出这样一句名言:“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的确如此,我自己小时候生长在农村,一到冬天,家里人就经常唠叨要我多穿衣服,怕冻坏了。奶奶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你又没背火龙丹,怎么会不冷?!”小孩子哪有能力和大人抗衡,即使感觉没那么冷,也要按照大人们的要求穿上那些衣服。最后出现了两个结果:一个是我穿得太多,便很容易发热上火,竟导致耳朵发炎。另一个结果是我穿的太多显得过于臃肿,被同学们嘲笑,还被冠上了一个“小胖蛋”的绰号。此事当年对我自尊心伤害较大,至今还记忆犹新。
由此来看,小孩子的成长和花草的生长,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样的,给它一个适合的环境,一些适当的营养,一种适切的引导即可,剩下的就是它自己按照自己内在的“秩序”和“规则”自然发展了。这就是我们倡导的“消极”教育。
消极教育意味着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要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成长的空间。另外,消极教育还有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内涵,那就是要学会“浪费时间”,在做“无用”的事情中发现自我。
“时间就是生命,不能浪费时间。”这是我们从小便受到的教导。人世间的大多数事情也是如此,抓紧时间才能获得收获。可是,对于教育,特别是对于儿童教育而言,恰恰要学会浪费时间。因为那些所谓的“抓紧时间”的教育,其实都是在戕害儿童,最后反而浪费了儿童发展的黄金期。
比如我国当前的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字,即早、快、争。早,就是过早地对儿童进行智力开发。“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它的主要“宣言”。这些父母恨不得在孩子还没出生就设计一整套发展方案,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落在其他孩子的后面。孩子一旦降生,面临的就是父母带给他们的种种灾难:还没能看清世界,还没能牙牙学语,还没能亲近自然,他们就被早早地送进了“早教”的轨道。快,就是热衷于追求快速高效学习。一个表现是超前学习,幼儿园的孩子“预习”小学课本,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习四年级英语,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初中数学。另一个表现是重复训练。比如奥赛要获奖,反复训练达到条件反射就成了取胜之道。争,就是在教育中助推、鼓动学生相互竞争。有些学校强调竞争、支持竞争;有些学生对自己的教辅材料和一切有关学习的信息都保密,唯恐别的同学知道;有些家长更是神经兮兮,不仅盯着自己孩子,还盯着别人家的孩子。“如果不……孩子就竞争不过别人。”已经成为当前家长们在面对孩子教育问题时的一个主要表达句式。
可以看出,这些教育问题的背后都有一个主要的观念在作祟,那就是相信在教育的事情上要积极、要“抓紧时间”。其实,这些做法往往都误用了时间,最后也出现了坏的结果。过早的教育,让孩子失去了发展的后劲;过快的教育,让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爱好和那种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的快乐;激烈竞争的教育,让孩子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而失却了人格的健全。正如卢梭所言:“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儿童的教育确实需要一种“浪费时间”的精神。
当代知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曾描述过他看到的一个场景:黄昏时刻,一对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在小河边捞蝌蚪。周国平自己认为这种记述掩盖了事情的真相。其实,真相应该是,黄昏时刻,一个孩子带着他的父母在小河边玩耍。因为在成人眼里,像“捉蝌蚪”这类无用而浪费时间的事情,如果不是孩子要去做,成人多半是不会去干的。成人是活在一个功利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受到“是否浪费时间”这个原则的评判。所以,不是我们成人带着孩子去游戏,而是孩子带我们成人去游戏。
游戏、玩耍,是不求功用的,是做玩泥巴、捉迷藏、堆沙堆、捞鱼等这类“无用”的事情,浪费时间的事情。然而,正是这些无用的事情、浪费时间的活动让孩子们形成了自己的人格、发现了内心的快乐、体验到了生命的真谛。
因此,我们当谨记卢梭在《爱弥儿》中的告诫:对儿童“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它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你开头什么也不教,结果反而会创造一个教育的奇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