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学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余孟孟的博客 关注生命成长,传播人间知识,启迪教育智慧。

博文

儿童的童年教育

已有 3791 次阅读 2011-2-23 09:52 |个人分类:《教育教学》课堂|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儿童, 教育

余孟孟

儿童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童年教育吗?答案是肯定的。从观察动物得知,凡是出生后不能独立生存的类别,都有一段时间要靠亲长的哺育和保护:靠哺育得以维持生命,靠保护得以避免生命的伤害。越是高级的动物,这段时间的延续性就越长。就人类而言,大约需要十几年的时间,不过最关键的在于前五六年的岁月。除了需要哺育和保护之外,人类儿童还需要一种在亲长的耐心等待下,由儿童自主行动、自由探索的与自然和社会相互作用的自我教育。这种教育被称为童年教育,它是幼年儿童特有的一种教育,它是人一生发展的根基与源泉。“伟大的暗示来自童年,”童年教育的缺失不仅能使人的心灵产生偏离,而且会束缚人的创造力。

童年教育的真正主体只能是儿童吗?答案是肯定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儿童不是被看作“小大人”,就是被当成“无知人”;不是被看作“有罪的”,就是被当成“一张白纸”。所以,儿童并没有什么童年教育,或者说其童年教育完全是在成人的干预下和社会的规训下进行的。儿童连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权利都没有,更别说做童年教育的主体了。自卢梭“发现儿童”之后,福禄培尔、杜威、蒙台梭利等人都对儿童的价值进行过充分的肯定和推崇,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儿童的世界是一个特殊的世界,儿童有自己的想法、观念、思想和哲学,应该把童年教育的主体还给儿童,让儿童主宰其童年教育的发生和开展。

首先,让儿童选择其童年教育的内容。和成人相比,儿童与自然有着更多的类似:同样的淳朴、同样的洁净、同样的真实。儿童与生俱来地拥有一种亲自然和亲生命的力量。黑板上“重要”的文字符号并不能自然地把儿童朝向移动着的蜘蛛的目光吸引过来。柯尔恰克在《当我返老还童之时》一书中说得好:谁也不知道,当学生看着黑板时获得的,是不是比那不可抗拒的力量(即太阳使向日葵随着它转的那种力量)促使他窥视窗外时所得的多。就是说,在接触自然变化与接触书本概念之间,儿童往往会选择前者。而且,大自然对儿童具有更为重要的教育和发展价值。英国湖畔是诗人华兹华斯曾写道:“春天树林的律动,胜过一切圣贤的教导,他能指引你识别善恶,点拨你做人之道。”著名教育家卢梭也看重自然,强调使儿童“归于自然”,成为一个“自然人”。虽然他的“自然”是指顺应儿童的天性,然而,亲近自然、从大自然中学习本身就是儿童的一种天性。

除了自然,儿童的另一种天性选择便是游戏。游戏是一种无目的的、游戏者主动参与的,并且能给游戏者自身带来愉悦感受的活动。在游戏中,儿童往往能构建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儿童学习着如何思维、言语和交往。研究表明:儿童对游戏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食物、睡眠、安全等基本需求相提并论。正如皮亚杰所说的,游戏“就是把真实的东西转变为他想要的东西,从而使他的自我得到满足。”[]童年游戏经验的缺失可能导致今后发展与行为的异常或不良。因此,成人应当尊重和支持儿童游戏的需求和选择。

其次,让儿童主宰其童年教育的方式。“教育使人成为人”,这是康德的名言。教育可以分为自我教育和他人教育。人们往往看重“上所施,下所效”的他人教育,却忽视了“修行在个人”的自我教育。从“终身教育”的意义上讲,人离开学校之后,最终要靠自我教育来发展自身。其实,自我教育比他人教育发生更早。从人类群体的角度讲,最初的自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自我教育;从人类个体的角度讲,童年的教育主要也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教育,主要是在学习者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自我追寻的方式下开展的一种教育。比起成人的指点和教导,儿童更喜欢自己去动手、去探索。许多儿童教育学者都认识到儿童是“探索者”。例如,蒙台梭利就多次指出,儿童是“探索者”,是“上帝的密探”。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儿童有他自己的思想和世界,他的思想和世界并不是成人灌输给他的,而是他自己发现、自己构建的。可见,发现和探索是儿童实现其童年教育的偏爱方式。成人需要做的只是为儿童提供和创造一个充分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最后,让儿童决定其童年教育的期限。广义的儿童教育是指从出生到十七八岁成人这一段时间所受的教育;狭义的儿童教育是指从出生至十一二岁所受的教育。而童年教育的划分并没有明显的确定的年龄界限。严格说来,童年教育是某种内容和方式的教育,它遵循明显的自然性、游戏性、探索性甚至故乡性,它与学校的知识教育和社会的规范教育是对应的。童年教育给人的是无忧无虑的快活、慢条斯理的成长、神奇不朽的暗示、永恒持续的动力,以及甜蜜美好的回忆。童年教育的缺失和不足往往会导致个体生命成长的异常,而且这种需要的冲动会在人生命的某个阶段以变异的方式表现出来。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精神失常和情感变态的原因往往在其早期童年经验之中。胚胎学说也告诉人们:个体获得较高形态的发展阶段后,并不意味着低级形态的发展阶段会自动消失;较低级的发展阶段是较高形态发展阶段孕育的土壤和存在的基础。

由此可见,童年教育的力量和作用会贯穿人的一生。卢梭说,本性的最初的冲动始终是正确的。而童年教育便是这种最初的冲动之一。所以,成人和社会应保护和重视儿童童年教育的这种“最初的冲动”。

然而,每一个儿童都是独特的。这便意味着每一个儿童的童年教育的持续时间是不同的,如同每一个儿童的生物节律是不同的一样。到了入学的年龄,儿童可以去学校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童年教育的结束。有些儿童可能会尽快告别童年教育中特有的树木、泥土、沙滩和游戏,迅速投入到书本的世界当中。但还有一些儿童并没有从那些大自然和游戏当中脱身出来,他们总是寻找着机会亲近自然或享受游戏。例如,身在课堂中,目光却投向窗外;笔在书本上,内心却想着绘出一个动物。面对这种情况,成人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个体差异,在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为其创造继续接触自然和享受游戏的条件与环境。用不了多长时间,儿童便自动会从童年教育中成长出来,开始迎接新的任务和使命。

当把童年还给儿童,当儿童真正成为童年教育的主体之后,一个个鲜活和富于创造力的生命便成长起来了。

 

 


[] 皮亚杰:《儿童的心理发展》,傅统先 译,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43页。

[] 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2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121-415694.html

上一篇:儿童应该如何学习
下一篇:教育是一把金钥匙
收藏 IP: 112.240.83.*| 热度|

1 吉宗祥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1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