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学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余孟孟的博客 关注生命成长,传播人间知识,启迪教育智慧。

博文

霍军:我们一块儿说清楚——在兰州遇到的人们

已有 6553 次阅读 2009-5-1 11:12 |个人分类:好文摘选|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学

余孟孟 推荐

与语文同行

——“全国著名中青年语文名师观摩课学术交流活动”纪要

2009417日至18日,由《中国教师报》甘肃记者站组织的“全国著名中青年语文名师观摩课学术交流活动”在兰州大学附属中学举办。

本次活动邀请了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中学语文研究会理事、著名特级教师程翔,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新语文教育”专家、著名特级教师韩军,河北石家庄语文教师、“大语文教育”传人、著名特级教师张国生,以及甘肃省酒泉中学的我,主讲观摩课,做学术报告,与来自甘肃、青海、宁夏等各省和自治区的近四百名语文教师交流语文教育心得。

酒泉市内,酒泉中学、酒泉市实验中学、酒泉市育才学校都选派语文教师参加了该项活动。

一、谦和儒雅真君子——程翔

程翔老师近二十年来一直活跃在中学语文学界,曾任全国青年语文教师研究会会长。八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后在山东省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在全省及全国各种语文课堂赛事中屡屡获奖。后调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现在担任学校教学副校长重任,依然立足课堂,兼任两个高中班的语文课,始终坚持给每位学生面批作文和当面辅导科学小论文写作,工作负担很沉重,却始终保持着语文课堂教学的敏锐感觉,站在了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沿。

程翔老师本次为兰州十一中学的初中生上了一堂小说《孔乙己》阅读课。面对没有接触过本篇经典作品的学生,他给足时间让学生速读全文,然后精选课文中孔乙己出场、饮酒、退场几个典型片段,和学生展开讨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语调平和,不激不厉,不按常规介绍作者和背景,而是在自然状态中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他让学生就个别细节反复朗读,在朗读中通过打断提示学生根据细节描写的关键字词揣摩情景、人物语气和心理,调整自己的朗读方式。每读一遍,学生的理解就加深一层。最后,不用专门进行概括和总结,学生已经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特征和状态,深入理解人物的社会处境。在引导中,老师格外注意激励那些产生独特体验的学生,刻意表扬那些能抓住关键字词的学生。我们感到,他极为重视学生优良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自己从文本中体味人生,对典型细节敏感,敢于放开声音去表达自己体会到的文本语气,等等。在他耐心引导下,学生在短短一节课里就比较深入地把握住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和其社会背景特征。课堂并不热闹,但充满了朴素的阅读气氛和富于机趣的师生对话。我觉得,老师对学生的阅读品格培养,重在朗读,层次分明,步步为营,循序渐进,课堂内不仅有效率地解决了文本理解问题,还有意识培植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老师的报告重点阐发他个人的阅读教学思想——从原始阅读上升到理性阅读。他反对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呈献个人渊博,把学生“震住”;他认为一开始就播放充满感情色彩的播音员和教师的朗读,等于把一种外在于学生的理解提前强加给了学生;他说教师在课堂上“太能”往往无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他不主张通过详尽华丽的“作者介绍”和背景介绍“干扰学生的原始阅读和理解”。老师经过多年深入思考获得的观点是,学生进入中学时,并无太多社会经验,他们对人生的体验还比较肤浅单调,根本不可能有对文本的深刻理解;所以,教师要立足基础教育的特点,从最基础层面展开引导;教师不必像大学那样对文本进行太过深入的解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原始理解,必须敏锐地抓住学生理解中的原始起点;教师应当感谢学生理解的幼稚和错误;正是学生这种“浅薄”“错误”给了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教学的契机;学生在文本面前,一开始总是没感觉的,感觉不深刻的,情感不够投入的;教师应当通过反复的朗读和朗读中的“打断”促使学生渐渐读出感觉,并在这种朗读中自然生发理解,悟到文意,体会文本之妙,从而上升到理性阅读。

老师认为阅读应当是一个“思维生成的过程”。国内语文学界这几年有很多专家都在探讨“阅读课堂生成”的问题,老师的分析无疑是这种前列性研究的一种回声。

报告中,老师列举大量教学实例,平实自然,耐人寻味,风趣隽永。他不使用理论语言,但整个报告却充满了理论的深度和力量。我认为,他的阅读思想对当今语文教学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他没有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但并不反对这些先进工具。他认为必须围绕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自然生成思维,来运用工具。要用得恰当。工具不是为了好看好听,而是要帮助学生达成理解,养成好的阅读品质。

2000年,我参加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曾有幸在北京聆听程老师介绍自己成长过程。那时他曾以《谁是做可爱的人》中志愿军战士吃雪的细节描写为例,展示了他阅读教学重视“语言抓手”的思想,让我坚定了自己重视语言细节教学思路的方向。时至今日,已至中年的程翔老师更加成熟,特别富有语文教学的智慧。他所列举的对于鲁迅作品、卡夫卡作品、契诃夫作品理解和教学的案例,其高度远在八年前之上。课下接触,我还了解到,他已经完成刘向《说苑》的注译工作。联系他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朗读时对音韵的分析,我感到作为一名从事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师,程翔老师已经主动通过强化自己的学术背景来提高自身修养。一名好的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勤奋的阅读者和研究者。中国基础教育的希望,不能仅仅依赖国家行为的教育改革和一些新观念新提法来实现。语文教师只有坚守课堂,壮大自身,才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化解应试教育带来的急功近利和浅薄庸俗,还给学生纯正的审美教育和情感体验,从而得到真正的生活教育。

二、语文课件老顽童——张国生

417下午,大语文教学传人张国生老师为与会教师做了语文课件制作示范报告。张老师号称中国中学语文学界“课件王”。他的课件多次获得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大奖,内容丰富,形成系列,图文并茂,电子文本和纸本媒体同时呈现,令老师们感到耳目新颖。很多老师的直接感受是,当今教学现代化手段日新月异,许多年轻教师尚且不能主动和迅速掌握这些技术方法,而一位年近花甲的老教师却使用得如此纯熟老练,花色百出,真正令人惊讶。且他展示的画面,信息量大,色彩谐调,音画文字并现,链接手段多样,紧扣课文内容,成为了课堂教学的良助。

当然,也有教师就张老师用课件作者介绍“震住”学生的做法与程翔老师的“素读法”提出了疑问。

我以为,技术在语文课堂上,永远是一种辅助手段。一方面,语文教学必须利用一切有效手段提高课堂效率,一方面,技术手段的使用必须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服务,它应该“帮忙”而不是“炫耀”,更不是越俎代庖的“花样”,不是吸引学生眼球、追求表面好看实际偏离学生能力培养的“干扰”。一方面,我们必须尊重今天乃至将来学生现实的阅读环境,即,今日学生得到信息和阅读感受,有相当的部分来自电影电视、流行文化和网络,这些东西多半凭借现代化的传媒手段,我们必须在课堂上教会学生适应这些东西,养成辨别这些东西的能力,学会与它们打交道的方法和心态,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坚守语文的本质,尤其要捍卫阅读的尊严,必须让学生体会到,读书是个安静的、属于心灵的事情,浮躁的心态、追求好看刺激的行为、不揣摸字词句的肤浅浏览,都是有悖于阅读之道的;阅读一般读物要耐心,阅读经典尤其应当沉潜下去;高级的阅读给予人的,是深刻的思想,深入的体验和丰满的情感。在今天,正是阅读保证了我们心灵的完整和作为现代化公民的理智清醒。

张国生老师的导师是大语文教育的创始人张孝纯先生。先生国学根柢深厚,修养全面,十分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生成。他学识渊博,却多年坚守语文教学的基础前沿,深深影响了张国生老师的做人和为学方式。多年来,老师始终在普通中学任教,教最普通的高中生。他大量阅读古典作品,广泛搜集素材,自己拍摄课件照片,为此投入几乎全部收入和精力。他始终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拍万张好照片”自勉,这些年来多次到苏州园林、山东曲阜孔庙等和语文教材相关的地方实地考察,拍摄资料。课余博览群书,上网搜罗,为制作精美的语文课件做了相当惊人的资料准备工作,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语文课件“老顽童”。虽则心脏内部已有六个支架,但依然痴心不改,对语文课件一往情深。

我与老师交谈,深感这位老教师生命力之旺盛。他的执着,他的骄傲自豪,他随口吟诵古典诗句的博闻强识,都让我感佩——对一件事情的痴迷投入,完全可以使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进入一种独有的幸福状态。这些年我们也一直在探讨中学骨干教师的“高原现象”,深感我们周围一些教师固步自封的可惜。老师的为人和生命状态,足可为我等师法。

三、激扬文字唯青年——韩军

韩军老师最迟到达。他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我旁边一位老师问我:老师多大年纪?我云与鄙人同庚。他表示难以相信:看看那发型和挺拔的腰身,那种气势,多么像个小伙子。是的,老师还是个真正的青年。2000年,我在北京曾听他讲授作文讲评课。后与他和清华附中的老师们座谈。老师那时以锐利的思想锋芒引发了中国语文学界关于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论。我是那场辩论的关注者和受益者,为此深入阅读了本雅明的文学理论,洪堡的教育思想,海德格尔和胡塞尔的现象学著作,还梳理了许多经典的中学课文。老师当时在清华附中教室阐发了他的“文即是道”的观点,他注重思辨,思想敏锐,联想丰富,让骨干班的学员大受启发。

时至今日,韩军老师保持了一个“青年语文教师”的良好状态。思想润泽了他的心,给予他青年的风貌。这让我感悟良多。一个人的生命往往与他沉醉的东西紧密相关。语文教师的职业如果是有意义的,正是因为这职业中有人能全身心沉浸其中,不可自拔,乐在其中,陶然怡然,不知老之将至,最后是拒绝老之将至。

韩军与人交往没有生疏感,寒暄未定,开枪即打,放谈时事,沉痛感慨,从语文出发,到现实流观,在理论徘徊,又回到语文教学。我从他的言谈感到他主张的“新语文教育”的大致规模:重吟诵,重积累,重人文,重语感;充满激情热情;尊重传统却更富于新思想的锋芒。他的敏感与他广泛的交往涉猎相关。与我同年,却还是在读博士,同时是硕士导师。研究学术又不离中学课堂。大书法家于明诠,现代文学学者钱理群,当代文学专家孙绍振,他都过往密切。他言谈无忌,直率热诚,一开口滔滔不绝。可是,一旦我认真说几句,他立刻全神倾听,眼睛里透出思维的快速运行光芒。

老师的报告深深吸引了老师们。他从学生的语文积累谈起,抓住了今日教学“少慢差费”的症结:读得少,背得少,写得少,讲得却太多。他主张“举一反三”更提倡“举三反一”。语文课固然是用一些例子来教学,要让学生在课堂少量的文本教学中学到阅读和为文的规律,但是,当今日学生失掉了往日语文教育广泛占有的习惯和环境,这些生硬的规律非但不能有所助益,反而让学生的语文能力“贫血”。举三反一,就是要让学生多读、多背、多写。只有量的积累上去了,才有质的飞跃。

师为老师们示范古典诗词的诵读,声情并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其时兰州变天,窗外风雨凄凄,室内音韵铿锵。杜甫的“无边落木”真个儿在韩军吟诵之中萧萧而落,我心中顿感长江之水滚滚而来,语文教学的感悟滔滔翻卷。

老师痛恨课堂上教师的冷漠。他模仿许多没有激情的课堂的状态,告诫大家教师全身心投入、引导学生诵读的重要。他以简单的文字意象入手,解说语文与人文的水乳交融的关系,阐发语文教育和学生人格成长、文化积淀、个性发展的全面结合,深入浅出,诙谐机智。

老师给兰州十一中的初中生上了赵丽宏的散文诗《南来北往》。开篇导入,他拿自己的名字调侃,声言“韩军”何等有名,网上相关搜索达几十万条。然后抛开包袱——近日,美军和韩军联合军事演习,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一室哄堂,师生皆欢然。气氛为之融洽。接下来,放录音,悠悠笛声,老师声泪俱下,朗诵那首散文诗。我掐算,一遍读过,用时已达二十分钟。老师问学生感受,两个来回证明,学生已经懂得。

他再次发问:老师是否读得完美?学生试探再三,终于有人敢于说:老师也有读错的地方。就此展开讨论:读错顺序的排比句能否颠倒?排比的规律是什么?然后仿写排比句。

后边的几个来回大致相仿,利用教师故意误读制造讨论契机,研究修辞,再仿写。老师声言这些理解、仿写与中考相关。我算了,一共三质疑,三仿写。从朗读到误读到质疑仿写,他手法纯熟,从容镇定,目标明确。

有教师质疑:程翔说最好不要在学生理解前用教师或他人朗读,因为朗读本身是一种理解,而老师却以读代讲,这矛盾吗?

韩军答不矛盾。我同意他的看法。程翔说的是维护学生的原始阅读,在那个基础上生成学生的理解。韩军的意思是,他用一种朗读促成了学生的理解,然后却让学生发现了问题,在别的地方开展了讨论练习。两个人都着眼在培养学生的能力。

殊途同归,万法归一。方法从来不是单一的,道路多条,走向罗马就行。我以为语文教学方法的使用如同在不同地方凿井,挖不到一定深度,都是干窟窿,除了石头沙子没别的。挖到一定深度,到处都可以冒出甘泉。方法因人而异,因师而异,因生而异,因时而异。没有最好或最坏的方法,只有用的是否合适的方法。砍柴刀放在柴火秧子上是最好的工具,架到人脖子上怎样?孔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中庸的。

三、问我是否说不清——

我在研讨会上奉献了《祝福》的阅读片段和“有‘我’的阅读教学”的讲座。

《祝福》一课这边的学生已经学过。我备课时有过担心,也打算讲《雷雨》《师说》或者《这个世界的音乐》。高中课文大半深而长,一节课展开,勉为其难。随即释然——总归课文是个例子,而非考试内容;学生要掌握的是阅读技巧和能力;教师要展示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而非一个完成讲解的全貌;教师要通过无论什么样的材料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要追求自己的教学进度;一篇课文是例子,一个句子,几句对话,一个段落,难道不是例子?这些原则,什么时候,我都不可忘记。

况且,许多时候,《祝福》里边,鲁四老爷和主人公“我”都是被匆匆一提的人物。我打算为这两个人的理解各备一课,并想好了:到时候要试探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以便现场确定讲谁。

四个人中,只有我选了高中的课。高中生死板些,不易调动。我坚持不为学生的冷漠所动——学生的淡然和错误才是教师进入教学的有效契机。这个原则我已坚持很久了,但实行起来困惑依然不少。展示了阅读材料《多看了一眼》,我探问学生对课文的了解程度。我注意到许多学生课本上有对人物形象的概括性语段,却没有几个人在文中关键字词下面作出相应的标记。探问一二,学生其实并不明白鲁四老爷的为人。我让学生反复朗读四老爷的典型语言:“可恶!然而……”,让他们体会四老爷的为人状态和心理活动,让学生在前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比如“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比如:“既然是她婆婆要他回去,那就没什么可说的”。然后,问前一句的主语,让他们补后一句的省略。在朗读我给出的这两句全文,学生已能说出四老爷的矛盾与统一。有个女生很快抓住了四老爷的典型动作——踱。我叫一个男生上前来“踱”了一回。又让学生对比《水浒》中鲁智深打镇关西的描写,讲解残缺的儒家文化对人性的剥夺。后面还是讲了“我”,但只是做了尾声。全课在“说不清”还是“说得清”的追问中平静结束。我不想在结尾制造高潮。我对自己用引起思考的方式结束这一课感到满意。

下来有老师说是否先让学生找相关细节会更合适些。其实这正是我已经准备好的思路,可我在现场放弃了。我知道这是热剩饭,我投石问路,掌握的是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然后因势利导,就这样。

“有‘我’的阅读教学”着意阐发我多年来形成的的阅读教学观点:在阅读中,必须把学生和教师双方的自我放入文本的情境中去,形成真切体验,让阅读既成为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教学手段,又能成为生活教育的基本内容;阅读必须与每个人的自我生活息息相关;阅读不仅是了解信息,学会技巧,更重要的是促进自我成长,让学生质疑,思考,反省,直面生活,正视现实。我准备从杜威的学校是社会生活的场所及接受美学的角度加以阐发,但最后还是抛开了讲稿,从许多课文的实例展开了阐述。

两个小时后,几位老师上台谈了感受,让我很感动。白银的李小宁老师原来在玉门,以前在酒泉语文学会的活动中讨论过。他是个诗人,看问题很深邃。他提到了语文教学的当下此刻,许多老师可能难以从他的三言两语明白其含义。他认为我是用语文的方式进行了思想教育。

会后与韩军谈论,他给我鼓励很多,说,语文课本来就应当是这么上的,这是最本质的语文课。现在技术很多,但本质的语文课很少。

四、同行语文文思扬——同行的人们

教育局潘建军及酒中刘顺庵等同行都热心谈语文教学,谈了许多好建议。潘建军在教育局任职,同时兼任教研室副主任,曾领导一个乡村学校,关于教师成长发展,思考甚多,亦正在行动。

听他们建议,我觉得正有必要将“有‘我’的阅读教学”形成一个体系了。要有更多的理论和实践,要更精细,提炼成一个系统。或者,就该叫“有我的语文教育”。我已拟定一本案例著作《语文教学的当下此刻》,另有解读教材的《自我的故事》已经接近完成。最重要的,还是上好每一堂课。每节课都要上得有思想啊。

五、延揽英雄英俊人——张顺科

《中国教师报》驻甘肃记者站的张顺科组织了本次活动。07年,他组织酒泉市教师代表团江南名校行,我参加了,获益甚多。08年夏天,高万祥、李镇西、陶继新等名师到酒泉肃州区演讲,引起震动。也是张顺科组织的。他年轻,能作为,长得像明星汪函,行事沉稳老练,有抱负有方向,施惠西部教育,联络天下名师,我从他身上学到的也很多。

这个活动,让我再次感到了读书的必要和重要,感到了学习与生活的可贵。教师必须阅读和思考,最好有机会出去学一点东西,听一些新东西。这些,对酒泉的教师尤其重要。

文章来源:请参见霍军先生博客:http://www.blogchina.com/name/hejun&pageNo=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121-229274.html

上一篇:教育散论:教育与无知
下一篇:张团国:致高三同学的一封信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2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