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蒋迅
本文已在《金融博览》2017年第6期上首发。
窥视奇点大学
第一次听说“奇点大学”(Singularity University)是在8年前。这名字起的奇,一下子就记住了。名字怪也就怪了,网址也怪:“su.org”。美国的大学都是以“edu”结尾的,它怎么是org呢?按照奇点大学自己的介绍,它是一个使用指数技术应对世界上最大挑战的全球性社区。那这个指数技术是个什么技术?我带著自己的好奇,走进了奇点大学的大门。
这所大学由未来学家库茨魏尔和科技企业家X奖基金会联合创始人迪亚曼迪斯发起并分别担任校长、副校长。大学校名来自库茨魏尔在2005年出版的《奇点临近》一书。在书中“奇点”被用于描述包括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自动化、基因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科学和技术的加速发展。库茨魏尔认为,几个世纪以来,技术一直是以指数级数以复杂的形式增长的。我们正在接近一个奇点 ──就是这样一个点,从此以后科学技术将代替人类的创造性。2009年,库茨魏尔正式提出了“奇点大学”这个新概念。
科学技术的指数增长
科学技术的指数增长具有我们前面看到的指数函数的性质:让我们把t看作是以年为单位的变量的话,那么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它一直在缓慢地更新。从地球的形成,到生命的出现,再到陆地生命的出现和灵长类动物的出现,以及文明的出现,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漫长和加速的发展过程。数的第一次使用可回溯到大约公元前三万年前。公元前2400年可能有了巴比伦算盘。17世纪出现机械计算器。19世纪中期,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提出了差分机,被视为计算机的先驱。19世纪末,德裔美国统计学家赫尔曼□何乐礼发明了打孔卡片制表机,开启自动数据处理时代。1936年,哈佛数学教授霍华德□艾肯设计了自动顺序控制计算机。1944年,IBM制造出第一部万用型计算机马克一号,开启了现代电脑的时代。1945年,冯·诺伊曼提出了“存储程序”概念:将指令存储在计算机中。1951年,真空电子管的使用标志著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59年晶体管的使用标志著第二代,1965年集成电路成就了第三代,1971年英特尔的微处理器使电子计算机进入了第四代。注意在这里面的时刻表中重大事件出现的间隔。我们可以看到,在二战结束之前,计算技术先是经过了数千年的缓慢发展,直到2百多年前开始出现了几次较大的变化,每次都是由技术的实质创新所带来。
从1971年以来,微处理器朝著更小的体积里存储更多的处理器的方向发展。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预言单位面积半导体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和电阻数量每两年增加一倍。这就是现在人们说的“摩尔定律”(实际上是一个行业规律)。两年加倍一次是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摩尔定律”能在40多年里基本保持成立真地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它依靠的是一项接著一项的技术革新和信息时代的市场推力。
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也带动了所有其他行业的日新月异。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在生活和工作中与计算机的密切接触:电脑越来越好,越来越便宜;手机功能越来越多,网速越来越快;家电计算机化,医生开始用电脑给病人看病,游戏越来越逼真,等等。今天一台普通的个人电脑,性能已经千倍于40年前的超级计算机了。2010年最快的个人电脑处理器的性能百万倍于1980年最快的个人电脑处理器。随著计算机硬件的指数技术增长,软件方面表现的也同样出色。这方面最好的例子恐怕就是人工智能了。
现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始于1940年代。基於抽象数学推理的可编程数字计算机的发明使一批科学家开始严肃地探讨构造一个电子大脑的可能性。但由於计算机技术的局限,人工智能的研究多次停止不前。现在,硬件的指数技术增长使得大数据的存储和调用变得特别方便。这也促进了基於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算法的迅速发展。谷歌研发的AlphaGo和IBM 的沃森人工智能系统是最好的例子。其他的例子有自动驾驶汽车,脑成像分析套件,机器翻译。
未来呢?库茨魏尔认为,人类将可利用纳米机器人通过毛细血管以无害的方式进入大脑,并将我们的大脑皮层与云端联系起来。通过重新编程,技术将帮助人类远离疾病和衰老。到2020年左右,人类将开始使用纳米机器人接管免疫系统。到2030年,血液中的纳米机器人将可以摧毁病原体,清除杂物、血栓以及肿瘤,纠正DNA错误,甚至逆转衰老过程。
这些听起来难以致信,但这样的预测还有很多。比如有人猜测会出现带磁塑料,会出现人工肉,立体农场,到小行星带去丰收水冰,像鸟一样飞行,绿色能源代替石油,核动力把带人类送入深空,量子计算机得到普及,造出真正的假肢和人工大脑,实现人脑和电脑的交流并让人脑控制电脑,甚至建造一个捕获太阳能的巨大球形结构“戴森球”。超高速铁路让旅客在15分钟里从北京到达纽约。海水淡化普遍起来,人类不再担心缺少饮用水。低价的手机传感器扫描远方通话人的视网膜,采集血样,然后分析疾病。人类实现隐身术。复活恐龙。公路上全程提供太阳能充电。隐形眼镜能根据凝注对象提供信息。“智慧化”卫生棉为女性提出疾病警示。《奇点临近》预言在2045年左右奇点将发生,也就是人工智能超过人类智慧总和的时候。
这些技术突破将带来社会的巨变。有些专业会发生极大变化,对医生、律师、市场分析师的需求可能会大大缩水,大部分体力劳动工作可能会被机器人代替。大部分人可能都是靠政府抚恤金生活。一部分人进入太空,移民火星。但这并不意味著地球上将出现90%的穷人和10%的富人。如果解决的好可能是90%的富人和10%的超级富人。
奇点大学应运而生
对於这样的奇点,我们做好准备了?没人能说“是”。但是奇点将会到来吗?也没人能说“不会”。我们必须面对“奇点”,不管你是乐观其成还是恐其到来。这就是奇点大学存在的意义。
最先想到奇点大学的是戴曼迪斯。2007年他读了库茨魏尔写的《奇点临近》并立即意识到,如果建立一个教授指数技术的大学的话,那它一定会有市场的。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给正在推销奇点思想的库茨魏尔。两人一拍即合。他们要通过这所大学汇集一群敢於冲破束缚,敢於迎接挑战的人群。在这样的一个集体中,问题将变成机会。
奇点大学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常规性的大学。他们没有一个固定的课程表,没有四年的本科学位。他们的课程计划一年会变四五次!他们更像是一个高级培训技校。有的课程是三天、五天,也有的课程是三周、六周。致欢迎词的是机器人,wifi密码是指数系列“12481632”。学生接触到的是3D打印机、乐高机器人套件、无人机、Leonar3Do人机界面、数码医疗器械和Arduino开源单芯片微控制器。奇点大学请来的教员是些奇特的人。软件架构师Brad Templeton宣布他在试图制造一个连到隐形眼镜上的投影机。医疗链商人Daniel Kraft的初创公司计划在病人家里3D打印个性化药品。麻省理工学院的Ed Boyden是恢复视觉方面的神经医学专家。Charles Hull是3D打印的发明人。Scott Hassan是谷歌最早的程序员。Anousheh Ansari是第一位自费进入国际空间站的妇女。3D系统CEO Avi Reichental用他的杰魔系统(3D Systems Geomagic)带领学员打印出3D武士。而且学员们都是一群具有创新精神的未来开拓者。这里有分子和合成生物学的研究人员,空间企业家和人工智能专家。一位墨西哥学员建立了由脑电波控制的机器人假肢。还有谷歌的专家和牛津的学者。这也许是奇点大学最宝贵的地方了。他们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向真正世界级的创新大拿取得真经。大拿和大拿的碰撞可能产生超级大拿。
奇点大学的教学方法是跨学科的,在计算技术、机器人、医学、纳米技术和神经科学之间游走,是当今技术的实施。它的主打班是夏季8周住校研究生培训班(GSP)。过去这是一个非常昂贵的班,但在2017年竟然变成了免费。这是大财团赞助的结果。另有三个核心班是高阶经理人专班(EP),创业班和发明班。GSP的课程包括未来学和预测学、设计学、网络和计算机、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纳米技术、医学和神经科学、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认知学、能源和生态科学、空间物理学、政策法规和伦理学、企业家学等各方面的前沿科学。学员们不再单纯“深入”研究某单一主题,打破学科、知识之间的界限,更强调跨学科特性。
来自学界或商界的学员入学研究生培训班后,先用4-5 周时间通过专家讲座、案例研究等方法学习以上 11 类学科。学习的核心是那些在全球面临挑战的问题和一些已经实现了的未来技术。他们会倾听NASA将如何把火星改造成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他们也会学习如何提取自己的DNA;他们还会3D打印一个“奇点村”。学员会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有一个问题是:“当我们的全身都装备了电子仪器时,安全隐患是什么?”在后面的几周里,学员们以项目分组,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也可能因此重新组合。每个小组都以创业为目的,设计、规划一个或多个能让世界的将来有所不同的公司。最后每个小组都把方案交给专家评审。最佳的五个方案会在结业仪式上演示。
创业是重点。学员们把在奇点大学形成的项目继续下去。有些得到了投资,少量的已经开始在改变世界。Matternet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探索在发展中国家利用无人机实现货物快递运输。Modern Meadow 公司正在研究通过 3D 打印制造出人造肉。Popquake正在建立一个廉价太阳能地震传感器网络,用于早期地震检测。Cambrian Genomics创造出了全球第一台DNA激光打印机,生产出世界首例合成基因。Made In Space是在2010年奇点大学的GSP班开始的。现在首台在太空中打印的3D打印机已经送到了国际空间站。其他还有:Getaround,Cosima Gretton,Mars City Design,Fiat Physica,Hypercubes,等等。我个人无法确定这些项目都是奇点大学孵化出来的,因为有些人正是因为有了自己的项目才被奇点大学录取。
奇点大学能否成功?
真正衡量它是否成功还要看它的效果。库茨魏尔说,“看看未来我们的学员的业绩吧。如果我们能产生下一个谷歌,或者我们的某个项目解决了水源问题,那么就…”戴曼迪斯接过话题:“我们刚刚开始。出现最大的问题的地方就是最大的市场机会。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那里吧。”奇点大学会到中国去发展吗?当然!事实上奇点大学曾经在2014年受百度之邀成为BIG大会的嘉宾。奇点大学已经到了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台湾)。目前奇点大学在中国有招生。被录取的学员将得到全额资助。“奇点大学和中国的合作才刚刚开始,我们期待大家能有更有意义的参与。”
对於奇点理论也有一些怀疑的声音。有人甚至说库茨魏尔是一个大骗子。确实,在奇点最终出现之前,我们谁都无法证明它会出现或不会出现。所以这个争论可能一时不会有一个定论。库茨魏尔的预测基於他的“加速回报定律”,但这个定律并不是一个科学的经过严格证明的定律。而且人脑的复杂程度可能超过我们的想像,而且越接近它就越难进一步接近。我们还应该考虑到政治、经济、宗教、伦理等因素。即使技术上证明可行也不一定意味著就一定能实现。宏原科技创始人史建明说的好:“在一个技术突变的时代,过早的相信或者批评,对於从业者来说,可能都不一定客观。”
不管你相信还是不相信奇点的说法,人工智能正以极快的速度发展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甚至可以不去追究奇点能否出现。也许人工智能只能无限地接近而永远达不到人脑。这样的设想似乎更符合数学的极限概念。问题是当人工智能足够先进时(即使没有超过人脑),那么奇点效应是否会发生?霍金、马斯克和盖兹等都对此提出了警告。我们还是应该对此有足够的重视。奇点大学是否找到了解决办法?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走出了奇点大学的大门,我似乎对奇点的含义有了一些理解,又似乎多了一些质疑。指数技术就是被计算技术驱动的融会多领域的将要改变世界的颠覆性技术。我相信,奇点就在前面,但是我们离奇点有多远则是一个我没有完全理解的问题。不过我相信,如果真的到了奇点发生的那一天,人类将开启一个全新的征程。如果我的理解没错的话,那么就称这个新征程的起点为奇点2.0吧。太阳还将照耀十亿年。现在说奇点也许还早了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2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