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师的困惑:同样的指导为什么效果不同?
王德华
有年轻导师时常困惑:自己对所有的研究生都是花费时间和精力尽心给以指导,为什么最后的效果差别很大呢?有的研究生课题做得很顺,导师也不用太操心,发表的论文水平也不错;有的研究生则是课题迟迟不见进展,问题总是不断,最后导师都犯愁如何帮其毕业。
这是研究生导师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困惑,也不是困惑。道理上上很容易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和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才有“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但也有不容易理解的地方,研究生选拔的时候都是按照科研苗子的标准遴选的,他们身上自然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如热爱科研、有追求、有理想、思维活跃等,所以导师对学生有所期待也是很自然的。
从群体层面上看,优秀的学生,有一些共同素质,如:
1、 学习目标明确,有学习动力。对自己研究生的学习和工作有过认真的思考,也有较为细致的规划,每个阶段、每个学期都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
2、 喜欢科研,对学术有兴趣,如单位组织的各种学术报告、研讨会,网络上的各种学习资源等,都能充分利用,要求进步、提高自己的意识很强。兴趣广,学习有心,悟性高。
3、 自我管理能力很强,能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对于制定的学习计划、工作计划等,能严格去实施,执行能力强,工作效率高。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研究生学习是自律性很强的学习和训练过程,很多方面需要自我约束,如阅读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整理实验数据、实验进展报告等。做同样的事情,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一样,思考的深度不一样,效果自然就不一样。
4、 有较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有问题及时与导师沟通,有结果及时分享和交流讨论。对于批评和建议,能够理性分析、有胸怀接受。
5、 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有自信心。对于未知的知识和技术,有信心、有能力去查阅和掌握,主动性强。
同样,进展慢、效率低的学生也有一些共同的问题,如上面列出的优秀学生的素质许多方面都相对缺失,学习和工作太随意,懒散,没有时间观念,不会管理时间,规矩意识差,很多事情都需要催促,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差,执行力弱,文献理解肤浅、知识面狭窄,不愿意下功夫去整理文献、整理数据,不愿意交流等等…. … 总之,学习和工作很被动,缺失学习的目标和动力。
所以,研究生的学习和工作成效关键在研究生自己,与导师的指导有些关系,但不是决定性因素。研究生的学习和工作是一个职业训练过程,体现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的各个方面,是全方位的素质培养。现在许多研究生认为读研究生的核心内容就是发表一篇能够获得学位的学术论文,这是非常错的理念!
当然,研究团队的文化、学习和科研氛围、导师的学术和培养理念等,对研究生发展和成长的影响无疑也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值得导师费心去建立和经营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2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