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IB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oqiao1980 努力揭开更多原子核的秘密

博文

Cd疑难、SU3-IBM和原子核中的色禁闭(2)

已有 190 次阅读 2024-7-19 12:52 |个人分类:我思故我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三 扁椭球

   在传统的研究中,主要研究的三种形状,是球形、长椭球和γ软核。O(6)对称性的发现,使得研究者相信,γ软核可以被独立的描述。扁椭球和刚性三轴被长时间的遗忘了,即使有研究,也相信这两种原子核出现的概率非常小,不值得花太多的精力。

    正是因为这个,IBM更像是几何模型的声子数截断,或者是几何模型的一种代数描述(两者是不等价的)。也就是说,IBM没有给出新的集体模式,或者新的物理,这是IBM没有最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原因(我猜测)。

    在2000年左右,发生了一个大事。就是把扁椭球也包含了进来,而且以一种很自然的方式。这样一来,IBM就可以描述长椭球到扁椭球的形状相变,也可以描述三相共存点。这个工作被看成是IBM的一个重要突破,甚至被Nature专门发了一篇报道。那几年,正是量子相变研究的热点时候。但是这样的一个推广,似乎不被Iachello认可(我不清楚原因)。

    我在2003年在辽宁师范大学读硕士,导师是潘峰教授。那一年,潘老师打算研究IBM并且研究高阶作用,而我正好赶上。我不是太清楚潘老师的动机,不过我的确是开始了编程序。

    这个长椭到扁椭的形状相变,已经被研究。在这个推广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长椭球和扁椭球对于相同的玻色子数N,能谱是一样的。这个事情对于做这个研究的,是都清楚的,但是这个对称性没有被严肃的对待。

    我当时当然也知道,但是我觉得大牛都已经研究过了,一定没什么问题。(我的硕士论文中还对这个对称性,做了详细的讨论)对于别人研究过的内容,我们实际上很少怀疑什么,更是无法想象,这个研究实际上否定了以前的IBM。如果当时,我能重复一下他们的计算结果,就可以发现这一点。但是没有。

    在现在看来已经知道,这种对称性在他们的研究中,实际上是被否定了。我不太清楚,这个研究的研究者是否意识到这一点。由于这种对称性被否定了,以前的描述扁椭球的方式就是错误的,由于O(6)对称性是以前的描述中从长椭球到扁椭球的临界点,这也导致O(6)对称性是错误的。

    一个不严谨的论证,是如何延迟了科学的发展的,这一点可能当时的研究者们都无法相信。明明是重大突破,但是却成为了拐点。类似的事情在科学史中也发生过,我们都知道大数学家冯诺依曼证明了量子力学的隐变量并不存在,由于他的权威性,导致我们对于量子力学的基础的理解被延滞了很多年。另外一个例子,是当下的超弦理论,极大的影响了物理学的发展,甚至可能是导致物理学停滞的原因。

四 SU3-IBM

    受到球形核疑难的刺激,我意识到以前的IBM是有问题的。那个时候,是2019年初,我对核结构的许多基本理论都不知道,甚至是幻数的解释我也知道的不多。因为我从2011年到2017年六年的时间,没有思考过核结构的问题,很多东西即使以前了解过一些,也都忘了。从2017年博士毕业后,我的确又回到了核结构的领域,继续编程序,但是那个时候这不是我主要思考的方向。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从骨子里都认为,核结构是一个老的研究方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研究的了。不管是我,还是别人,都这么认为,即使是现在,依然有很多人这么认为。所以,虽然我在研究IBM,不管是读博以前,还是读博以后,都没有太多的动力。这个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做研究的预期,是没有什么太可能发现,你就不会全力以赴。我能够在这样的一个老的领域折腾了很多年,实际上就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是我自己研究的第一个方向,无法舍弃。(这是我自己的毛病,对于研究过或者思考过的东西,总是在回过来再琢磨琢磨,有的时候算了半天才发现,这个我好像以前研究过)

    直到2019年初,当我知道球形核疑难的时候(Cd疑难),我才忽然像打了鸡血一样,开始在核结构领域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很多事情,本来是可以在很久以前就开始的,但是无法预料。如果在我读硕士的时候,就验算了长椭到扁椭的工作,就看到了Cd疑难的文章(2008年以前有更早的工作),历史都会不一样。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有谁会在一个已经长时间被认为没有什么进步的领域,会意识到居然会出现新的变化呢?不仅我不知道,大部分人实际上都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在乎。

    很多时候,研究的东西对不对不重要,重要的是赶快发文章。特别是在它被发现不对之前,赶快多发点文章。

    我提出了SU3-IBM,并且把它和110Cd的正常态的实验结果对比,结果让人震惊。我一下意识到,Cd疑难,实际上是发现了一种新的γ软性,而SU3-IBM正好可以提供解释。这篇文章是SU3-IBM最重要的结论,是第一篇文章,在2019年写出来,但是直到2022年才在CPC上发表出来。在中间投稿的过程中,受到了大量的嘲讽和蔑视。

    但是这个联系实在是太吸引人了。我很多年都在思考IBM的高阶作用有什么用,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我错误的认为它没有用。于是我继续寻找可能的联系,让我找到了B(E2)反常,于是做出了第二篇文章。(这篇文章在2020年初在EPL上发表)SU3-IBM也就正式出现了。

    我们其实一直在寻找IBM的高阶作用有什么用,但是这有上百项,而且传统的观点是没太多的用,这个方向有一些文章,不到20篇,似乎看不到什么希望。正是Cd疑难,让我看到了希望,因为实验从来都不会说假话。

    没有任何人会想到,包括我自己,这里居然会改变所有的一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01-1442939.html

上一篇:Cd疑难,SU3-IBM和原子核中的色禁闭(1)
收藏 IP: 111.25.142.*| 热度|

1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15: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